2017年01月17日10:18 中国金融杂志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魏革军

  保持稳健中性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的货币政策基调。这一政策取向是国家在综合判断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后作出的前瞻性指引,每个经济主体应当深入理解并适应这一新的变化。

  在我国的金融调控历史上,很少使用教科书上关于扩张性、收缩性、中性的货币政策的表述,一般采用适度从紧、积极、稳健之类的提法,自2011年开始一直沿用“稳健”的提法,这次将“稳健”调整为“稳健中性”,意味着对货币政策的更高要求,也具有丰富的内涵。

  如果将稳健划分为稳健从紧、稳健宽松、稳健中性,那么,找到稳健中性的均衡点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需要融入新的调控理念和艺术,也需要各方面的共识和协调。定性来看,应将宏观审慎政策有机嵌入货币政策实施之中,做到松紧适度、穿透监控,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之间把握平衡;定量来看,稳健宽松的货币政策应逐渐回归到稳健中性的状态,使货币增长不高于前几年的平均增长水平,降低过高的综合杠杆率,防止新的扩张和泡沫。

  这并非易事。货币政策作为社会高度关注的宏观调控政策,总是备受关注和争议,并伴随着各种理论主张和声音。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需要有效的社会沟通,包括与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各金融监管部门以及金融市场参与者等诸方面的沟通。在稳中求进总基调下,各地区和各部门对货币政策有更高的诉求和期待,特别是在融资结构不合理、债务质量不高的环境下,市场主体指望央行放松流动性管理,以缓解存量调整的压力和矛盾,从而产生对货币政策的非理性博弈和扰动。这需要我们深入宣传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内涵及其必要性,使社会各界能够从中长期、宏观上和系统的角度理解货币政策,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和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总需求不足,靠货币放水难以解决。我国货币池子里的水并不少,总杠杆率水平也处于较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货币过度宽松会产生加杠杆效应和放大资产泡沫。保持稳健中性,就是要保持货币信贷松紧适度,稳定总杠杆率,为杠杆结构改善和总杠杆率降低打下基础。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是其中的关键,应多策并举,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企业资产证券化,指导商业银行开展债转股,扩大企业股权融资规模。

  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应改善货币政策传导,使更多的资金和资本流向实体经济。振兴实体经济根本上要靠改革和多种政策合力。金融政策责无旁贷。应通过货币信贷政策指引,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运用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货币调控机制改革对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至关重要。稳健中性,不是简单的紧、简单的松,也不是简单的折中,靠行政管制不行,必须深化调控机制改革。这几年,我国货币政策进行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创新,调控手段更加丰富,但尚未形成以利率为传导的调控机制,货币政策需同时关注利率、货币供应量和社会信用总量等中介目标,兼顾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深化利率、汇率机制改革,拓展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使货币总量更好地反映市场动态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同时,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金融机构审慎经营,促进金融稳定。

责任编辑:王琛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