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6日14:57 中国金融杂志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宏观审慎再强调也不过分

  魏革军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理财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以及各类非金融机构的类银行活动不断扩大。影子银行扩张,一方面反映了金融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助长了一些资产价格上涨,并对金融稳定构成潜在威胁;同时也表明加强宏观审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我国是研究推动宏观审慎政策较早的国家之一。在分离银行监管职能后人民银行就着手探索金融稳定机制,负责跨市场监测协调、风险处置和建立存款保护制度;同时,在货币政策框架内确立差额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尝试激励约束机制。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提出宏观审慎框架设想,实行基于资本自我约束和经济增长合理需要来逆周期计算合意贷款,在BIS和G20框架下推动宏观审慎建设,并于今年年初将差额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与此同时,我国监管部门也运用宏观审慎理念加强监管改革,借鉴巴塞尔协议Ⅲ要求修改完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调高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其他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明确各类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扩大资本覆盖风险范围。但是,与国外一些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在宏观审慎方面的基础统计、立法建设、监管重构、监管覆盖面以及实施效果诸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增长过快,审慎管理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仍存在真空和模糊地带。影子银行和类银行活动最近几年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审慎管理的薄弱。

  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普遍加强了宏观审慎建设。美国实施《多德—弗兰克法案》,建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授权美联储监管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基础设施。英国在英格兰银行框架内设立金融政策委员会负责宏观审慎政策,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从运行情况看,这些经济体非流动性风险资产规模有所降低,银行对批发性融资的依赖减弱,危机中严重期限错配的各种融资工具大量减少,对全球金融机构资本的附加要求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外部性问题,大部分投资银行、经纪代理人、货币市场基金和保险公司都受到某种程度的审慎监管。

  我国的影子银行活动与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差异会引起信贷过度增长和资产泡沫。人民银行引入宏观审慎评估,有助于弥补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局限及微观监管缺陷,解决大而不倒、监管真空、资产膨胀、跨市场交易以及跨境融资风险,从而有效防范经济金融运行顺周期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对此监管部门应当重视,将宏观审慎理念有机融入各类监管活动之中,加强对各类金融活动特别是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积极化解各种矛盾。

  需要说明的是,宏观审慎只是宏观管理的一种监测、管理方法,不能代替其他宏观政策;它也不能完全消除风险和危机。风险是现代金融的一部分,宏观审慎政策目标不是消灭风险,而是把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保护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保护实体经济的能力。我们提倡在全社会树立宏观审慎理念,就是呼吁宏观调控部门以及监管部门各司其职、科学施策、相互协调,发挥各自身效能,防止不同政策的负面外溢效应,形成宏观审慎管理合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宏观审慎改革已经迈出重要步伐,我们期待着力度更大的改革,不断在审慎治理、透明度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责任编辑:王琛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