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8日16:14 《金融博览财富》

  文/ 高 峰 马海敏

  2016 年,分享经济成为“互联网+”之后的热词,受到社会和业界追捧。分享经济借助于“互联网+”的先进技术,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连接整个社会的经济剩余资源,使无限的碎片化闲置资源被激活,并被重新赋予价值。

  虽然分享经济起源于美国,但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实践基地。短短几年时间,国内市场规模已超过万亿元,席卷十大主流行业,超过30 个子领域,出现了多家分享经济独角兽企业和估值超过10 亿元、累计估值超700 亿元的多家准独角兽企业。虽然,在中国从事分享经济的个体公司规模和起源国美国的企业并不在一个可比的量级平台上,但燎原与蔓延之势格外迅猛。Airbnb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rian Chesky 曾预言分享经济“将为中国带来成千上万的新企业家”。

  在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分享经济无疑为整个社会运行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

  风口上的分享经济 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商业形态,分享经济诞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影响深远。在我国一些城市,从交通出行、空置房租售到旅游住宿等新模式,分享经济拓展到了多个领域,遍地开花。

  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 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 万亿元,为分享经济提供服务者约为5000 万人,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已经超过5 亿,主要集中在金融、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生产能力、知识技能、房屋短租等六大领域。预计未来5 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在40% 左右,到2020 年分享经济规模占G D P 比重将达10% 以上。可见,分享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发展实践看,中国的分享经济实践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萌芽阶段(2008 年之前):在互联网大潮的影响下,一批海归人才回国创业,开始出现一些基于互动式问答的知识分享网站,并逐步出现一些众包平台,如K68、威客中国、猪八戒网等。这一时期分享经济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似星星之火,尚未形成燎原之势。

  二是起步阶段(2009-2012 年):伴随着国外分享经济浪潮的发展,国内众多领域的分享型企业开始大量涌现,如滴滴出行、红岭创投、人人贷、天使汇、蚂蚁短租、途家网、小猪短租等。

  三是快速成长阶段(2013 年以后):随着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大量的资金进入,部分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体量和影响力迅速扩大。分享经济影响越来越广泛,许多领域出现了本土化创新企业,已经有企业开始了全球化进程。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分享经济领域的企业数量和市场规模都呈加速成长态势。

  这一时期,分享经济模式的创业公司大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如洗衣O2O 服务平台“e 袋洗”,在2015 年8 月获得了百度领投的1 亿美元B 轮融资;猪八戒网获得了26 亿元C 轮融资;小猪短租完成6000万美元的C 轮融资。

  分享经济迎政策红利 如今,处于迅速发展期的分享经济再迎政策红利。分享经济第一次写入党的全会决议是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其中明确指出“发展分享经济”,标志着分享经济正式列入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

  2015 年11 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这是在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分享经济”的概念。

  在2016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分享经济被再次提及。明确“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从中央文件中的“发展分享经济”,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支持分享经济发展”,不难看出国家对分享经济的重视,分享经济已经上升到国家经济战略层面。 在政策的影响下,分享经济已经从草根自发、实现正本清源,名正言顺地走进“商业战场”,成为一个逐渐融合到政府、行业、企业之中的新经济符号。

  新经济的成长动能 近两年,只要你身边有一个做生意的朋友,都会听到他们像祥林嫂一样的絮叨——门店倒闭、生意难做呀、东西不好卖呀。从工业品到农产品,从银行到房地产,好像就没有欣欣向荣的行业。这种现状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无法破解。

  传统经济学以资源稀缺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必须对有限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才能取得最大化市场效果的结论。分享经济突破了资源稀缺的经典假定,是对闲置资源的利用。

  换句话说,分享经济是盘活现有的社会资源,而不是重新制造,这对目前国家推行的“去产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要化解过剩产能,一方面要堵住源头;另一方面,要找到出口,通过新的经营方式,让闲置资源得到更为高效的配置。那么,什么是新的经营方式呢?那就是分享经济。 在制造业领域,分享经济带来的生产革新已经开始萌芽,出现了分享供应链和以租代售化解企业库存的做法。

  2015 年年底,原央视新闻主播郎永淳辞职,宣布加入垂直钢铁电商企业找钢网,并担任高级副总裁。郎永淳的这一跨界,令许多人大跌眼镜。 是什么原因导致郎永淳从新闻联播主播这一引人注目的位置上离开,走进一个看似正处在寒冬的钢铁行业呢?找钢网到底具有什么吸引力呢?

  据郎永淳介绍,找钢网是个垂直于钢铁电商的全产业链平台,目前已经拥有了庞大的自营电商,包括仓储、加工、物流等供应链环节。简单说,找钢网主要目的就是撮合交易,钢厂需要减少成本,撮合能够减少第三方渠道,快速对接企业。

  作为信息技术融合钢铁行业的一个重要例子,找钢网代表了钢铁行业握手分享经济的方向和趋势。目前找钢网通过集合近百家钢厂的标准化产品,为数万家企业提供零售服务,直接革新了原来的钢铁批发代销模式。分享经济已经为钢铁制造行业找到新模式。

  确实,发展分享经济可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从供给的角度看,分享经济能够调动全社会最优质的资源参与整个生产过程,加速促进生产制造的网络化、智能化。从需求的角度看,分享经济能够让用户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分享经济使个性化定制生产逐渐取代原有的大规模生产模式,是制造业从工业3.0向工业4.0 升级的重要体现。分享经济为中国制造业走向智能化提供了新的路径。

  助力大众创业 分享经济,也被称为“临时工经济”,是指由提供各种付费差事和办公室零碎工作的在线市场所催生的大量微工作。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正悄悄把数百万人变成兼职创业者。

  中国目前正在大力提倡“互联网+”和“创新创业”,大众创业门槛降低,创新创业蓬勃兴起。再加上,分享经济渗透力与覆盖面都很强,正进军许多行业,其固有延展功能将带动房屋设计师、私家租车、私家导游、自家烹饪等新兴职业的出现。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课题组对外发布的《平台经济与新就业形态:中国优步就业促进研究报告(2016)》,以中国优步为样本,对移动出行平台司机的工作方式与就业模式进行了专题研究。在调查的一万五千多名样本中,26.7% 的平台司机在开优步之前属于下岗失业人员。根据该比例推算,中国优步的出现理论上为数百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创造获得收入的机会。

  确实,分享经济下,更多拥有创业梦想的人参与到创业创新活动之中,通过利用闲置资源等灵活的就业机会,大大拉动社会就业总量,并为公众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为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新活力。

  塑造低成本社会 分享经济主要的特点就是开放和协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不仅是一种时尚、一股风潮,它背后还有强大的经济逻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甚至认为,分享经济将催生一个“零边际成本”的社会。 分享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运行环境,彻底颠覆并影响了传统商业模式,形成了一种新的供给模式和交易关系。

  就生产者而言,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使传统企业边界收缩,带来个体经济的强势回归。对于消费者而言,交易成本的下降引发“以买为主”向“以租为主”的转变,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

  分享经济实现了消费模式从“扔掉型”转变为“再利用型”,以低成本、低消耗的绿色生产为特色,通过社会存量资产调整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平均分配和商品价值最大程度的再利用,是一种物尽其用且更加节约能耗、节约社会资源的新经济形态。

  正如工业经济对应着工业文明,分享经济对应的是生态文明。地球上的资源原本就是有限的,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和制造业发展之后,很多资源都濒临枯竭的境地,工业化还大大污染了自然环境,使得生态系统愈发脆弱。从整个社会供给来看,分享经济减少了社会供给总量,推动了绿色革命。

  分享经济将成为过度消费的终结者,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分享经济还有助于解决城市一些最棘手的问题,分享汽车缓解了交通压力、减少了尾气排放,分享私人住宅平衡了城市住房供需关系,分享经济甚至还可以通过稳定社会网络来解决城市犯罪问题 ……

  这场已影响了数亿人的分享经济风潮,已经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一股强大的新动能,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动力转换”,把服务业变成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 ( 高峰为中国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的五大体制成本

我们考虑成本,不单单要考虑生产成本,不单单是狭义的完备市场体制下的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我们这种转型期国家伴随的体制成本,运行的制度成本,这个成本对我们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投资独撑经济大局稳中有忧

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将继续成为下半年稳增长主力。而民间投资能否摆脱持续下行困境而有所起色,关键要看基建投资力度是否足够大,是否能够重新唤起各方对经济前景预期。

急病旅客为何地面求医难?

备受舆论关注的旅客机上突发急病事件,或许更多折射出中产阶级的不安全感:终日忧虑的看病难延续到了自己的远距离出行,即便是选择了最贵的民航,哪怕坐在头等舱里,也不能放心,更无法像在家里拨打急救电话自己掌握生命。

中国经济失速的风险不大

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的精神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失速和硬着陆的风险较校但是不可否认,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内供给侧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仍不容乐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