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银行需要二次拯救

2013年08月05日 13:29  卓越理财 

  挽回资本与货币市场信心,是个极其艰难的任务。希望,资产证券化不要重蹈股票市场的覆辙。

  文/叶檀[微博]

  第一次银行危机出现2003年前后,地方政府与国企改制甩包袱压垮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最后通过开放、卖股、境内外上市解决了危机。第二次银行危机就在当下,虽然银行资产负债表很靓丽,但银行股市融资、贷款、利差的赢利模式无法持续,以至于无法承受6月短短一周3000亿元的资金压力。

  这次银行危机是隐性的,利润高压力大。以债城鄂尔多斯为例,这个2012年财政收入为375亿元的城市负债2000多亿元。除了拖欠企业款项外,银行数百亿贷款没有着落。压力的另一头来自于行业,当光伏行业全面溃败,仅国开行就提供了2000多亿元的授信,这些贷款曝光坏帐需要4到5年的时间,但业内人士知根知底。接下来,熔盛重工等企业也开口要求政府援助。

  此次拯救银行祭出的法宝是盘活存量,资产证券化。银行不可能从日益低迷的股票市场得到资金,银行扩股、发行可转债、次级债补充资本金的方式一用再用,已到极限。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撰文指出,据测算,如果5家大型商业银行保持现有的增长水平和内源融资比例,2014年将首次出现资本缺口405亿元,2017年资本缺口累计将达到1.66万亿元;如果利润在现有水平上下降30%,则资本缺口在2014年达3836亿元,在2017年则累计达2.82万亿元。必须指出,这是不把理财等产品纳入表内的保守估计,如果把20万亿(有的预计更高)资产放入表内,那么银行就得继续补充2.4万亿的资本金,是银行不可承受之重。

  如果从股票债券市场外源性输血的方式不畅通,解决银行业危机的方法无外乎以下三种:一是缩小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如花旗一样在次贷危机后降低15%,对资金的渴求直线下降,国内的银行可以回购股票,银行目前股价格纷纷跌破净资产,正是回购的大好时机,除非这些数据值得怀疑。但银行贷款规模下降,恐怕靠银行信贷支撑的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等,会很快鄂尔多斯化,这种壮士断腕的方式经过6月的钱荒后,不可能再次启用。

  二是增加银行的赢利,将净利润补充资本。这当然是内部建立造血机制的最好办法,但考虑到银行最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目前正在面对利率市场化、汇率国际化、贷款风险上升的大考,这条路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第三条路就是借助市场力量,实行资产证券化,银行不必真正缩减规模,但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把风险与收益让度给投资者。还记得次贷危机前的美国银行吗?各大投行忙着把银行与两房的贷款分割成风险等级不同的证券,卖给全球的投资者,如果有必要,他们会卖给南极的企鹅。

  资产证券化是挽救眼前危机的良方,银行出售资产,获得收益,成为投资者与资金需求方的中介机构。但是,如果不能建立真正的风险定价体制,资产证券化将成为比次贷更可怕的庞氏骗局。我国用股市挽救企业与银行,由于没有真正的风险控制与风险定价,内幕交易与造假让股票市场成为一潭死水。我国也可以用资产证券化救急,如果缺乏风险控制,就会成为最恶劣的理财产品,一味转嫁风险,没有利润来源,比在银行欺诈老年人的保险产品更恶劣。如果说股票市场大家还认输,那么大规模出售恶劣的理财产品试试,投资者的疯狂完全可以想像,已有的几例投资者理财产品维权案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有真正的风险控制与风险定价,如果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识,无论是股市、债券衍生品还是资产证券化都是有益的创新。如果每次都为救急,缺乏风险控制手段匆匆推出创新工具,为投机者与造假者大开方便之门,那么,开辟一个市场就会毁灭一个市场。

  挽回资本与货币市场信心,是个极其艰难的任务。希望,资产证券化不要重蹈股票市场的覆辙。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党报:“宪政”本质是舆论战武器
  • 体育世游赛孙杨1500自夺冠 获最佳男运动员
  • 娱乐韩红因涉嫌挪用汽车牌照遭罚款5000元
  • 财经娃哈哈多美滋涉进口恒天然毒菌乳粉
  • 科技传携号转网增三省试点:成功率低存隐忧
  • 博客钟凯:奶粉里的肉毒杆菌哪来的?
  • 读书令美国刮目:戴笠预测日本偷袭珍珠港
  • 教育清华生笔试第一当城管 高考录取
  • 安邦智库:中国债务危机的情景分析
  • 罗天昊:中国改革战略的九大方向
  • 张庭宾:三重导火索或引发金融危机
  • 陈宇:房地产已是中国梦的绊脚石
  • 叶檀:升级版的4万亿再来?
  • 姚树洁:从10亿吨钢换5亿根冰棍说起
  • 徐斌:第一轮城镇化的休止符是老龄化
  • anmin:明朝经济危机有什么启示作用
  • 永新人:调控17年钢铁产量增加7倍
  • 姚树洁:债务危机与地产泡沫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