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这里把银行业叫做艰苦行业(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9日 02:57  21世纪经济报道

  很多台湾的银行其实在大陆的代表处已经有好多年了,但之前都不能做任何业务,不过今年1月16日两岸金融合作备忘录开始生效,这个情况可能会改变。

  所以说,如果台湾的银行都盯着台湾的客户,那肯定是过度竞争了,如果说可以到大陆去,我想就会多很多空间。

  我觉得台湾的银行业,过度竞争是最大的问题,但如果可以到中国大陆开展业务,那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台湾的竞争力主要还是在一些细部的服务方面。

  台湾有一个现象,可以说是好处也可以说是坏处,就是台湾人普遍有一个过度教育的问题,像美国很多银行可能高中毕业就可以做银行员工了,台湾至少要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后去考试,录取率也只有2%-3%,非常低,所以银行员工的素质很高,以前很多人也说没有必要研究生毕业做行员,但他们毕竟还是很有效率,人也非常聪明,过去他们可能没有太多机会,因为只有台湾的市场,如果以后可以有大陆市场的话,这个优势可能可以体现出来。

  不过台湾的银行在大陆毕竟是后来者,所以要变得很有竞争力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总体来说,台湾的服务业还是比较强,但当然比不上香港,不过台湾有个优势,就是讲的语言跟大陆是一样的,中文和英文都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还是有自己的特点的。

  《21世纪》:台湾的银行应该都很愿意去大陆开展业务把?目前探讨的方式有哪些?

  刘忆如:对,现在备忘录签了以后,很多银行已经在考虑以什么方式进入大陆了,是分行还是子行,还是合资的方式。

  台湾相对大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台湾所有的银行全部都是金融控股集团了,所以在资源整合方面台湾应该还是很有经验的,虽然规模相对很小,但毕竟是金融控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包括银行跟证券、保险之间如何配合,这方面台湾也是很有优势的,虽然过去台湾的银行、证券都不能去大陆开展业务,但是保险可以,所以其实台湾的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在大陆有业务了。

  至于最终合作的方式,要看各自银行的具体情况确定,比如富邦银行跟厦门银行,就是合资,富邦银行持股20%,总经理也是富邦派过去的,董事会也都进去了。其它也有设立分行的形式如保诚、华一等。

  台湾银行业在本土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了,没有空间了。如果再不出去的话,过两年可能会死得很惨,所以我们这里把银行业叫做艰苦行业。

  《21世纪》:银行业的整体薪酬水平跟其它非金融行业比呢?

  刘忆如:比非传统行业还是高一点吧。但从国际上的水平来看,还是偏低,因为供应过剩。

  银行无需补充资本金

  台湾之前有过信用卡危机,在2002-2003年的时候,台湾的企业都去了大陆,但台湾的银行都跟不过去,所以它们就只好统统都去追个人客户,拼命发信用卡,最后出现了危机。

  《21世纪》:金融危机之后,业界对银行业的监管焦点除了资本充足率之外,还特别强调了流动性管理。在这方面,台湾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如何?流动性方面是否面临更高的监管要求?如果需要再融资,融资能力如何?

  刘忆如:都很高,这个肯定没什么问题,其实跟香港类似,因为台湾之前有过信用卡危机,在2002-2003年的时候,台湾的企业都去了大陆,但台湾的银行都跟不过去,所以它们就只好统统都去追个人客户,拼命发信用卡,最后出现了危机。经过那次之后,台湾的银行就变得很保守了,不良率很低,资本充足率很高,最近几年一直都这样,所以这次金融危机来的时候,基本上也就是把银行之前的盈利打掉一些,但总体来说还可以吧。

  台湾的银行不需要补充资本金,只不过盈利情况比较难看就是了。所以台湾把按揭利率下调我觉得很好,不仅仅是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整个行业,但另外一方面,虽然按揭利率下来,银行业没有被逼去多做放贷,所以放贷也不会因为危机变得腐烂,所以大家也不太担心危机过后是不是会出现很多不良贷款的问题,不太有这样的担忧,只是赚钱不多而已。

  《21世纪》:去年银行的收入水平是不是不太乐观?因为按揭利率都降到很低了,而且这也占银行利润的不小的部分。

  刘忆如:也不会吧,虽然按揭利率下来了,收入会下来,但是因为银行的成本也很低,存款利率基本上接近零了,现在银行还是超额资金非常多,整体来看应该还是赚钱的,不过就像前面说的,因为台湾的银行大部分都有整合的效应,大都是金融控股集团了,所以就算银行本身没有赚很多钱,但是银行的客户带来的其他利润,比如证券、保险啊,所以也都还好。当然单纯从银行业务来说,可能不那么乐观。即使赚钱可能也很少吧,因为利润率那么低,放贷量也在下降,所以应该没有太多钱可以赚。但证券表现不错的话,银行可以卖基金,可以卖保险等等,这些方面可能有些利润。

  《21世纪》:台湾的金融控股公司,利润最大的来源是哪里?证券、保险,还是银行?

  刘忆如:银行肯定不是,我想应该是证券,现在不知道保险会怎么样,去年年初的时候大家比较担心保险,因为保险的投资回报那么低,但保单的利率都比较高,所以开始大家比较担心,但后来看起来似乎问题不算太大,可是要期待保险赚很多钱,在去年这种情况下可能也不太容易。这种情况要在短期之内改观,其实不容易。我想台湾如果没有金融控股的话,(可能会更困难),因为金融控股毕竟可以多样化,可以比较好的应对这种个别行业的下滑。

  证券是比较赚钱的,但我想整个金融业相对于其它行业来说,这几年的报酬率还是比较差的,也就是说,台湾有很多的行业赚钱要比金融业多得多。

  总体上来说,金融危机对金融行业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不过现在台湾跟全球其它地区不同的就是有跟大陆之间的备忘录,有这样一个备忘录的想象,总是觉得今年开始台湾的金融业可能会比较好,除此之外,台湾的金融业跟其它地区一样,都是受累很重的。

  《21世纪》:你觉得2010年或者2011年台湾银行业有改观的希望吗?

  刘忆如:当然。因为有市场。

  按揭利率大降催热房地产

  金融海啸之前,台湾的遗产税是50%,但海啸之后我们在去年1月的时候,把遗产税降到了10%,这个政策吸引了很多台商的资金回到台湾来,来做什么呢?就是去买豪宅。

  《21世纪》:你提到2009年台湾房贷利率大幅下降,正常情况下台湾的房贷利率是多少?

  刘忆如:以前差不多是3%多,金融危机之后就变成1%多,最低的时候大概到了1.2%。

  台湾的不良贷款率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也不错,只有1.8%左右,金融风暴之后也没有怎么太多的增加,差不多1.3%-1.8%之间,所以不良率也不高,很多银行都能承受,我想这个效果来说都还不错。

  《21世纪》:去年台湾的房地产涨幅有多少?是否有泡沫化的担忧?

  刘忆如:差不多平均涨了20%。泡沫的话我觉得还好,因为虽然平均有涨20%,但台湾的房地产非常两极化,去年涨的主要是豪宅。我们还有一个政策是,金融海啸之前,台湾的遗产税是50%,但海啸之后我们在去年1月的时候,把遗产税降到了10%,这个政策吸引了很多台商的资金回到台湾来,来做什么呢?就是去买豪宅,所以去年主要是豪宅涨得多,台北市和台北县的涨的比较多。整体来看,还好。

  《21世纪》:有没有达到2007年的水平?

  刘忆如:当全球很多地方房地产都出现泡沫的时候,台湾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泡沫,所以当大家的泡沫都开始破裂的时候,台湾也没有太多卷入。台湾之前的房地产价格其实一直没有涨太多,很多地方的房地产价格其实比十几二十年前的价格也才高一点点而已。

  我觉得泡沫的问题不严重,应该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当然很多人担心后面会怎么发展,因为除了全球的资金都很多之外,台湾还有一个地区性的因素会让大家担心泡沫:去年台湾一个很重要的政策是开放陆资来台湾,这个情况也是别的地区或者别的亚洲国家没有的。以前台湾的资金只有一个流向,就是台湾的资金流向中国大陆,但现在逐渐开放之后,很多人都有一种想象或者认为有一种可能性,即以后会有很多的陆资到台湾投资——当然现在还不知道会不会成为现实——来台湾买股票也好,来直接投资也好,这个当然就会让有些人担心会不会导致出现泡沫,所以新台币的升值也是目前台湾“央行”非常关注的问题。

  《21世纪》:在2009年的时候,陆资的因素有体现出来吗?实际上目前这应该只是一种预期。

  刘忆如:没有,因为09年6月的时候才开始开放,7月才开始说陆资可以到台湾来买商业物业,住宅还没有开放,但开放之后,现在还有很多细节还不清楚,配套也还都没有准备好,看起来到2010年细节的东西才会出来,到底要怎么做,还要有很多规范。

  《21世纪》:现在中国大陆已经开始要调控房地产价格了,台湾没有这个问题?

  刘忆如:我们没有到控制房价的程度,但也有很多人埋怨,他们主要是看到豪宅那么贵,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说,豪宅毕竟不是给所有人的,而且台湾的房价,大概不到香港的1/6,所以总体房价我觉得还好。台湾过去的房价都没有涨过,没什么人买,只有台湾人买,连台商自己都不来买,所以过去肯定不会涨到哪里去。但是现在有两岸的题目,加上遗产税也调降了,所以很多台资也回来买,导致豪宅涨了,我估计也涨了有60%-80%吧,可是相对于香港当初涨好几倍,台湾还算可以了。

  其实股价也一样,我们现在已经非常不适应高股价了,台股到了8000多点,大家已经都在叫股价高了,但其实台股13年前就是8000点了,虽然大家都说过去几年经济景气不高,相对于其它国家和地区来说,但怎么说实体经济每年平均有4%-5%的涨幅,那股价怎么会13年都没有动呢?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个台湾是被低估了。

  《21世纪》:总之台湾当局也没有什么政策方面的调控措施出来是吧?

  刘忆如:没有。很多人还是建议要尊重市场,毕竟是要按照市场规律的,如果说要照顾很多买不起房子的人,有些人就建议说,因为捷运(铁路等公共交通系统)已经建了很多条,所以就可以在比较远的地方,让当局拿出一些土地盖一些房子,卖得比较便宜一点,就是说提高供应量,而不是直接用政策干预市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