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郭树清:大行改革 任重道远(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6日 03:23  第一财经日报

  对于选择战略投资者的标准,我认为要因时而定、顺势而为,没有硬性标准可以生搬硬套。但我相信,国内银行与境外金融机构的投资合作应该是战略性的而不是财务性的,应该是有技术和经验分享的而不是没有实质性帮助的,应该是共赢的而不是单赢的,这也是建行与战略投资者合作取得显著成果的根本原因。

  4 防止新一轮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不良贷款反弹

  《第一财经日报》:风险控制是银行经营的核心,而稳健也是建行非常鲜明的特色。建行在风险控制方面有何独到之处?

  经过2009年贷款投放的天量增长,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一度引发市场担忧。你认为这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影响银行盈利的重大隐患吗?

  2010年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将会对中资银行提出哪些挑战?

  郭树清:建行将风险管理能力作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水平可以说已经有了质的提升。建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大力提倡全员负责的风险文化,率先实行独立审贷和经济资本制度,近些年又建立了独立的内审和风险管理体系,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非常严格,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也不断加大。截至去年9月30日,建行不良贷款率为1.57%,较上年末下降0.64个百分点;减值准备对不良贷款比率为161.08%,较上年末上升29.50个百分点,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下,银行一方面要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必须严格控制各种风险,防止新一轮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不良贷款反弹。今年初建行就确定了“积极审慎”的经营方针。

  所谓积极就是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创新方式方法,将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透。所谓审慎,就是银行把风险管理作为永恒的主题,坚持“了解客户、理解市场、全员参与、抓住关键”的风险理念,把握合规底线,避免出现“一哄而起”和“萝卜快了不洗泥”。

  去年总行反复提示各分支机构要坚持有效发展,不盲目争夺市场份额。调整了业绩考核体系,一反往年做法,不再考核分行的市场占比,避免了单纯攀比放贷规模和月末、季末冲时点现象。去年以来新增贷款由前几年的第一、二名变为第四名,市场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增速比同业平均慢近5个百分点。在具体的信贷业务中,我们始终按照商业原则独立选择客户和项目,注重了解客户的真实情况,特别加大了贷后检查力度,认真监控贷款用途,确保信贷资源合理使用。

  新巴塞尔协议对中国银行业的监管、金融创新、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中国银行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机遇。事实上,中国银行业的监管一直是按照审慎原则进行的,多项监管指标已高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虽然有消息称新资本协议可能延期实施,但我们仍将加快完善公司信用评级、零售评分卡、组合管理、押品管理监测等风险计量项目群建设,为实施新资本协议做好各项准备。

  5 员工是银行最宝贵的资源

  《第一财经日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建行是我国第一家推出针对普通员工股权激励方案的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建行取得的成效如何?

  郭树清:我们认为,员工是银行最为宝贵的资源,只有集中员工智慧,才能更好地提高建行的价值创造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银行的步伐。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我们才推出了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由员工自己出资,按市场批发价格购买建行的股票,总行领导都不能参加。

  近年来,我们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改进。例如,一是在全行推广弹性排班,解决了近14万名柜员轮休不便的问题;二是全面清理报表,大幅度精简手工登记作业,减轻基层员工负担;三是建立与岗位价值、员工能力、绩效贡献相联系的薪酬制度,收入分配向一线、向基层、向真正有贡献的人员倾斜;四是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建立员工满意度调查制度。此外,为提高员工的持续发展能力,建行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素质。

  不过,银行工作人员承担的各种风险压力很大,银行各种制度和规章也十分严格,在目前这样的正常年份,每年建行处分的人员都超过5000人次。1998年到2008年这10年间,离开建行的人员将近20万,其中一半以上是协议解除劳动关系,另外被开除、辞退、责令调离的也有数万人。严格要求和管理队伍,对银行来说也非常重要。

  《第一财经日报》;金融危机爆发后,有人认为中资银行受损较小的原因是国际化程度太低,“出海”之旅依然势在必行。你如何看待中资银行的境外扩张?建行的境外布局战略是怎样的?境外扩张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郭树清:中资银行在境外建立分支机构,对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优化资产及收入结构、拓展中间业务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

  股改上市后,建行稳步推进境外发展战略,已在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东京、首尔等全球重要金融市场开设子公司或分行。去年12月10日,越南国家银行正式为建行胡志明市分行颁发了银行牌照。预计明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也将设立一家分行。此外,建行已与近13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利用代理行的网络延伸自身的服务渠道,全球客户服务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虽然我们非常重视拓展境外服务网络,但建行仍是一家植根中国的大型商业银行。我们将继续坚持审慎经营原则,为国内广大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同时在境外投资策略上,将适应客户境外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境外金融市场的成长性,积极稳妥地推进境外投资。

  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中资银行在境外发展中应保持冷静头脑,深入研究市场特点,认真识别潜在风险,避免盲目出手。

  6 银行不同业务之间应建立有效的“防火墙”

  《第一财经日报》:建行目前已经在基金、信托、金融租赁、投行等非银行金融领域搭建起自己的综合金融平台,入股保险公司也在推进过程中。金融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混业经营暴露出巨大风险。目前是否是开展混业经营的合适时机?中资银行混业经营应遵循什么样的模式?

  郭树清:在反思金融危机时,有人提出美国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模式是其遭受严重损失的重要制度原因。这种批评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在混业经营的情况下,如果管理跟不上,法律和监督跟不上,很容易出问题,形成交叉违约,爆发系统性危机。

  不过,美国的次贷危机主要是因为贷款发放标准过松,证券化产品又过分复杂,进一步掩盖了风险,实际上最先出问题的都是纯粹的投资银行,例如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因此简单地限制综合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并不是防止类似危机的有效措施。

  防范风险的关键是,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管要全面覆盖,不能有“盲点”;另一方面银行自身应在内部不同业务领域之间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切实防止风险在不同业务领域之间蔓延。当然,更重要、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无论商业银行还是投资银行,无论是信托公司还是保险机构,都要避免从事那些高风险的业务,不做那些复杂的结构性产品,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中心定位。

  近年来,建行将“积极稳妥推进综合化经营,向多功能银行转变”作为战略转型的重要内容,已经搭建了较好的综合化经营平台。建行投资入股合肥兴泰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准。此外,建行还控股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美国银行合资设立了建信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在银行保险等领域的拓展也在积极推进中。

  我们认为中资银行的混业经营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非常特别的时机,应该针对市场状况和客户需求制定综合化经营发展计划,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金融服务体系,为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