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央视3·15晚会曝光网上支付和网银盗窃案之后,我国网银市场受到一定冲击。不少消费者纷纷质疑网银的安全性,银行开始对网银进行优惠和系统升级。专家提醒,用户切忌盲目开通网上银行。了解网银使用风险是保证用户资金安全的基本前提。

哪家更安全?

调查

您平时使用网银吗?
不用
您会继续信任网银的安全可靠吗?
信任
不信任
说不清楚

网银安全频告急 >>网银直通车

  • 安全使用网银:光依赖密码远远不够
  • 五一小长假临近,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市民选择“宅”在家里,网上冲浪、玩游戏、看电影,自然也少不了通过网银进行网上购物。而此时,也正是各类网银欺诈案件的高发期。
  • 财富保卫战硝烟再起 三成网友疑遇网银盗贼
  • 尽管网上银行的用户使用量正在逐年上升,但是用户的安全感正在不断降低。根据比特网的调查,32%的网友表示其网上银行出现过类似被盗的现象。
  • 黑客叫卖网银木马 狂言U盾也能破
  • 一些“木马黑客”竟公然在网上打起广告,批量兜售网银账号和密码,甚至提供一条龙式服务,协助“客户”谋取不当得利。在“广告”中,一些黑客还声称就连网银U盾都可破解。
  • 三大措施难防网银骗局 专家曝光网银高危用户
  • 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中心业务管理处副处长孙宗群对北京晨报记者透露,容易丢失网银账号和密码的“高危人群”,其实只有两类:一类是急性子,一类是马大哈。
  • 警惕网银五大陷阱 冒名网站往往一字之差
  • 央视3·15晚会曝光网上支付和网银盗窃案之后,我国网银市场受到一定冲击。不少消费者纷纷质疑网银的安全性,银行开始对网银进行优惠和系统升级。专家提醒,用户切忌盲目开通网上银行。
  • 银联提示:网银软证书存在安全风险
  •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提示,“软证书”存在安全隐患。它不强制用户设置证书使用口令,其他人登录同一台电脑就能直接使用。“软证书”的私钥可以导出,从而给木马程序以可乘之机,将证书复制到其他电脑上使用。
数据标题文字1

>> 将密码设置为家庭电话;网银登陆密码、交易密码和电子邮件密码完全一样;在网吧使用网银;办公电脑不设置开机密码,任何人都能使用;不安装杀毒软件,任电脑裸奔;对陌生电邮很好奇,想打开看看…

风险防范小贴士 更多>>

  • 8招排除网银地雷
  • 真实的网银支付页面客户在三次输入口令密码错误以后,就将暂停客户的当天的交易。看清挂锁再支付(就是在页面的右下角有一个黄色的小锁)。
  • 专家提醒用户警惕五陷阱
  • 近年来,假冒克隆网站层出不穷。被揭发的工行假冒网站“www.1cbc.com.cm”与真工行网站的网络地址“www.icbc.com.cn”只有“1”和“i”之差,致使大量客户上当受骗。
  • 选择适合自己的个人网银转账
  • 为保妥善保管账号和密码,务必做到:不使用易被猜测的密码;不在网银系统以外的其他网站,输入账号和密码;不将银行账号和密码等信息,储存在联网的计算机上,以及电子邮件中;不定期修改银行账号密码。
  • 网银安全关键要靠自己
  • 但网上银行的安全风险并非不可控制,目前各家银行为网上银行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安保措施,U盾、数字证书、动态密码……它们各自有何特点?网上银行用户如何才能防止自己的资金被盗?

专家说法

  • 信息专家:网银单凭账号和密码难威胁资金安全
  • 国内权威第三方安全认证机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的信息安全专家在接受晨报采访时表示,只要个人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网银其实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 专家:网银风险可控
  • 专家表示,网上银行的安全,由3个环节组成。第一是银行的交易系统,第二是客户与银行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网络环境,第三是交易身份的识别。这3个环节,构成了整个网上银行的安全。

银行业举措

  • 网银大优惠安抚受惊客户
  • 针对网银使用受到冲击的情况,各大商业银行不但联手举办“2009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活动,而且在不断升级网银系统的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网银优惠活动。
  • 中资银行斗法现金管理 招行欲推超级网银
  • 各家银行都在跟进CBS之际,招行更计划在2009年4月推出超级网银系统。如果说CBS旨在集团企业客户,超级网银则意在中小企业客户。
  • 北京工行开展个人网银客户安全普及工作
  • 北京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银行业务有别于传统银行业务,交易环节包括银行端和客户端两个方面,因此交易安全需要银行与客户携手共同构建。

网银直通车 更多>>

银行logo
银行名称
个人网银
企业网银
电话
95588
95599
95566
95533
95559

制作:新浪财经 朱雅娜 6267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