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晨报记者 刘志飞(理财主笔)

  面对中资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热火朝天,外资银行信用卡显得格外“低调”。首批外资法人银行在华成立已10年,汇丰中国去年底才发行首张信用卡,也是首批四家外资法人银行中最后一家推出信用卡的银行。对消费者而言,各家外资法人银行信用卡有何特点?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信用卡?

  东亚信用卡一路领先

  外资法人银行信用卡业务主打差异化路线,主要面向中高端客户,在功能、权益的设计上也迎合中高端需求。外资法人银行中最早发行信用卡的当属东亚中国,而且该行的多张信用卡在外资法人银行中都是首家。

  2008年12月,东亚中国在内地发行了外资银行中第一张人民币信用卡,从此拉开了外资银行在内地发行人民币信用卡的序幕。东亚中国首发的人民币信用卡包括普通卡、金卡和白金卡,持卡人可全年享有不同的美食、购物及旅游优惠和礼遇。

  在发行首张人民币信用卡之后,东亚中国再接再厉,于2011年4月7日与Visa合作推出境内首张由外资银行发行的美元信用卡;当年12月,东亚中国又再度率先在内地首发外资银行银联标准人民币IC信用卡——百家网点纪念版IC信用卡,象征东亚中国从磁条卡向IC卡的全面转换进程正式开启;2015年7月,东亚中国顺利成为国内首家发行VISA 芯片信用卡并同时具有“PayWave”功能的外资银行。

  渣打、花旗不温不火

  外资银行信用卡业务受制于我国大陆地区开放网点的限制,信用卡业务规模的扩张受到一定程度制约。从银行自身来讲,对信用卡推广的积极性也不高。以渣打中国和花旗中国为例,两家银行在华发行的信用卡种类非常简单,如渣打只有臻程卡和真逸卡两种,分别代表不同的持卡人级别;而花旗中国只有礼享卡、礼程卡、至享卡。两家银行信用卡的活动推广力度也是一般,丰富性至少跟中资银行信用卡没法比。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外资法人银行信用卡盈利能力与中资银行信用卡不可同日而语,各家银行发卡主要是为了丰富产品线,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需求,但盈利能力较差,因此推广的积极性也不高。

  以花旗银行为例,该行在美国地区的信用卡业务主要通过信用卡本身具有的较高利息收益率获得收益,年费收入成为其收入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具有提前消费意识和珍惜信用记录的社会环境下,花旗银行在美国的信用卡净利息收入占比可高达79%。但在我国,这种盈利方式受到挑战。而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显然无法跟中资银行抗衡。

  汇丰信用卡还有新鲜感

  首批四家外资法人银行中,汇丰中国是最后一家发行信用卡的。由于是去年底刚刚发行信用卡,因此目前来看汇丰的推广力度还可以。

  汇丰中国同时推出4套不同等级的信用卡,目前,每位客户仅限申领一套信用卡,客户可以从汇丰卓越理财旅行信用卡和汇丰卓越理财信用卡(仅限汇丰中国的卓越理财客户申请)、汇丰旅行信用卡、汇丰生活信用卡四套信用卡中进行选择,不可兼得。

  面向大众的就是汇丰生活信用卡了,该卡包含一张人民币银联白金卡和一张美元MasterCard白金卡。作为一张标准白金卡,汇丰生活信用卡只要申请人年满18周岁,境内居民月薪达人民币4000元或以上,境外居民月薪达人民币10000元或以上就可以申请。汇丰中国目前还推出开卡有礼、刷卡好礼等活动。如通过官方网站申请,卡片获批后60天内激活并在此期限内完成任意金额消费或取现,即可获赠50元刷卡金。卡片获批后60天内激活并在此期限内消费次数满3笔,且每笔可计积分消费金额均满人民币288元(含)或等值美元,即可在满足活动条件后3个月内通过汇丰中国信用卡权益平台“荟·赏 掌中世界”领取法国大使DELSEY 休闲电脑包或JBL便携蓝牙音箱或Jabra无线蓝牙耳机。

责任编辑:宁书文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