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研究 > 正文
 

9.32万亿元存贷差带来经济发展隐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 05:03 第一财经日报

  银行存贷差持续扩大,金融体系低效率运作

  本报记者 郭茹 发自上海

  央行公布的去年12月份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差额继续扩大。

  截止到去年12月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0.02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0.7万亿元,存贷款差额达到了创纪录的9.32万亿元,比2004年底增加了近3万亿元。这使得去年滞留在银行体系内的资金异常充沛,这些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债券市场,令市场的收益率不断走低。

  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金融国际化和加入WTO的承诺”小型国际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教授指出,银行存贷差持续扩大的现象是我国金融中介不足的表现之一,导致我国金融体系的低效率运转,并可能对我国经济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潘英丽指出,目前我国很多银行存贷比只有50%~60%,低于国际一般水平20~30个百分点,并且存贷差额占GDP的比重也迅速增长。1994年我国银行体系的存贷款差额只有526亿元,仅占当年GDP的1.13%;到2004年存贷款差额已达到6316亿元,占当年GDP(修正前)的比例上升到46.27%;而到去年末,银行存贷款差额可能已超过了去年GDP总量的50%。

  潘英丽表示,这表明存款没有高比例转化为贷款,即储蓄-投资的转化率较低,这种金融中介不足产生了一些问题。

  首先,金融中介不足引致了资本国际循环,外资大规模流入取代民间投资,内资输出境外寻求更高的收益,而境内外收益率的差异,导致了国家利益的隐性损失。据统计,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利润率平均为13%~15%,而中国

外汇储备资产的收益率只有4%左右。

  其次,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在50%~60%,但在企业贷款中的份额则低于30%,金融中介不足阻碍了民间企业的成长,延缓了经济转型的进程。

  再次,由于金融工具和投资渠道的缺乏,存款大量滞留在银行,利息收入有时甚至抵不上通胀的损失,中国的大多数老百姓无法分享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

  例如,海外基金大量投资中国的

房地产,而由于中国缺乏类似的基金,老百姓因而没有相应的渠道来享受
房地产业
增长带来的收益。此外,中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经常选择境外上市,也使不能进行境外投资的中国老百姓无法获益。

  虽然金融体系低效率运作,但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对此,潘英丽指出,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弥补了储蓄转化率低下和民间投资的不足,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两个生育高峰也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所谓的“人口红利”(即人口大量增加使得劳动力成本低下所带来的好处)。

  此外,潘英丽还指出,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注资、央行再贷款、外汇储备注资、高利差补贴等方式注入金融体系,而金融资源运作的低效率和浪费现象,企业、金融机构的经营和道德风险等则形成金融资源流失,这构成了以金融体系为核心的社会资源的注入和流失循环系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