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昆才
在距离上海市青浦区政府30公里的一个小镇上,只有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下称“上海农商行”)一家银行设有网点。
“目前,这个网点的业务量只有1个多亿,其中,储蓄七八千万元,对公贷款只有两三千万元。只能实现保本,谈不上什么盈利。”上海农商行行长侯福宁说,但对于致力于打造社区型零售银行的上海农商行而言,类似的郊区网点却是根基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8月27日上午,侯福宁接受了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采访,细数了改制三年以来的主要工作、当前备受关注的房地产贷款风险防范和新增贷款分配情况。
在言及未来三年的战略转变时,侯福宁表示,首先要把资本回报放在重要位置上,而过去较多强调的人均创利不应是重要目标。
超计划增长
《21世纪》:改制后,上海农商行的各项业务发展如何?
侯福宁:改制以来,上海农商行大力实施零售银行发展战略,加快业务创新发展步伐,经营特色逐步显现,经营效益显著提升。截至2008年6月末,上海农商行各项存款余额138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65亿元,总资产1652亿元,分别比2004年末增加了480亿元、336亿元、566亿元。
2007年,我行实现拨备前利润25.56亿元,是2004年的2.67倍;实现税前利润7.56亿元,是2004年的2.2倍。今年上半年,上海农商行实现拨备前利润18.92亿元,实现税前利润6.67亿元。
《21世纪》:成立3年以来,上海农商行的利润实现翻倍,但相对而言,你们的资产规模增速是否有些过于平稳?
侯福宁:首先,在改制时确定的三年规划中,每年的存贷款和总资产增长速度为10%左右。所以,现在我们还超计划增长。
其次,我一直不太赞成把资产增速作为衡量银行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应该更为看重的是,第一,这种增长是否可持续性,第二是增长的资产质量如何。
第三个原因,资产规模的增长与贷款密切相关。而银行的前台营销人员、信贷人员、相关的管理团队,应该与其管理的信贷资产相匹配,目前我们的人员能力不足以支持快速的信贷增长。所以,我们不希望贷款增长太多,每年增加的贷款在100亿元左右,今年计划90多亿。
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资产规模的增长与银行的客户结构有关系。我们的客户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个人,而这些客户最大的特点是增长也是平稳的,不可能会大起大落。其实,银行想做大资产很容易,但我们的做法与内部管理的要求、发展规划和市场都有关系。
《21世纪》:你们提出业务转型、结构调整的动因何在?包括哪些内容?
侯福宁:业务品种单一,适应不了客户需求。去年因为没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下降十几亿元,但更为担忧的是客户流失。今年,虽然理财业务跟上去了,但业务结构和竞争力还存在问题,如外汇业务还未实现从功能型向收益型的转变,这类问题的最大后果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此,我们在业务转型上提出五个多元化--资产配置多元化、负债来源多元化、业务品种多元化、客户层次多元化和收入结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