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定位理财产品链上的银行角色(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09:46 理财周报

  当然,银行并不仅仅满足于销售平台角色。

  张旭阳就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由于银行还无法直接参与二级市场交易,所以通过合作方曲线进入。我相信银行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深入,比如银基合作产品,银行会与投资顾问共同组成投资委员会,每个季度对股票池进行调整时,银行在大的配置方面也会参与。”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尽管银行努力从发行人向资产管理人角色转变,但目前银行能参与的程度也仅限于此。

  在理财产品中,人民币产品如债券、票据等银行本身熟悉的产品,由银行进行全盘管理,再如部分银行所推的QDII产品,也是由银行充当管理人。

  对挂钩类理财产品,看似银行将资金投向海外股票或者黄金期货、石油、水资源、矿、二氧化碳等普通投资者平日接触不到的交易品种,但背后银行也只是扮演销售角色,部分银行甚至沦为国际投行代销商。

  据悉,挂钩类理财产品往往嵌入某一种期权,中资银行在这方面没有定价权,只能从国际投行处购买。其中,中资银行又缺乏对期权的把关能力,购买来的期权产品未必如宣传的那么诱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表示:“我们从一些零收益、负收益产品中可以看到,银行存在着一些道德风险,不仅是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夸大其词的做法,从产品本身看,如果银行当初留点心,会发现这个产品从过去表现看并不具有投资价值。”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则表示:“这类产品背后设计结构相当复杂,一般投资者很难理解。但第三方产品设计者并不清楚终端消费群体,产品必须经过商业银行修改与完善,否则银行只是做纯粹代销是不合适的。”

  据透露,在此类结构性理财产品中,整个资金运用模式通常是,银行将募集资金算上年利率,扣除完利息后本金交由国际投行进行交易。

  所以,国际投行在交易上输赢多少银行并不清楚,银行赚取的只是代销费用,高额利润是被国际投行吞吃掉了。如果这类产品最终亏损,名誉受损的只是承担了销售角色的银行,而非背后交易的国际投行。好比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由销售方来承担责任而非生产商。

  “大金融时代必然以银行为核心”

  无论是银基合作,还是银证、银信合作,金融业的混业形态已是大势所趋。

  “大金融时代必然以银行为核心。”专家们观点一致。

  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的理财产品,可以看作大金融时代的起点。“也许银行并不需要扮演一个资产管理人的角色来确定它的主导地位,它可以利用它的资源平台进行分工和整合,从而分得更高利润。”业内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从银行掌握选择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主动权上看,“相比传统代销产品,对于相互合作推出的产品,银行应该更能获取有利谈判条件。”郭田勇向记者表示。

  对此,银行予以否认,表示只是收取了一定认购费、手续费等,这主要是从营销成本、人力成本进行收取,银行无其他方面的费用收取。

  但是,研究人员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与信托公司合作的打新股产品中,业绩报酬涉及双方利益谈判,其中可能存在银行与信托公司分多分少的谈判。”

  当然,不是所有的信托产品银行都会有业绩提成,比如一些以信贷为主的信托项目,更多地是“高息揽存”业务的变相方式,银行通过募集资金放贷给某个项目,信托反而起到桥梁作用。(时晔)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