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银行监管不宜存模糊地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6日 20:07 《财经》杂志网络版

  全面梳理监管法规体系的中国银监会,应积极面对因形势变化产生的政策法规缝隙,以合法手段尽快填补监管空白地带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 厉志刚】中国银监会最新的动作表明,这一部门正在尝试完善中国银行业整体监管体系,以保持政策一致性和提高监管效率。但在当下的现实环境中,中国银行业监管仍有部分问题处于模糊状态。

  7月27日,银监会网站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制定、修改、废止、不适用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公告》,重新梳理了金融监管领域文件近 600件,修改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6件,确定应予以废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59 件。

  有关监管人士称,在此次梳理之后,银监会将出台《银行业监管法规手册》,推动银行监管法规的落实。

  据笔者所知,银监会是各大部委率先对法律法规进行清理的机构之一,这种系统性的梳理有利于监管形成体系,保持政策一致性并提高监管效率。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的银监体系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界定仍有空白地带,监管部门一度采取“搁置”或“默许”的方式模糊处置。但这种做法,在金融业全面对外资开放之后的今天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7月初,东亚银行(中国)副董事长陈棋昌表示,可以考虑以东亚(中国)作为入股内地商业银行的投资者,因为东亚(中国)乃本地法人银行,原则上持股比例不受外资银行入股内地商银的上限限制,持股比例甚至可以达到 100%。

  陈棋昌之言,挑战了银监会2003年底制定的“游戏规则”——根据当年12月8日发布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不得超过20%,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中资金融机构持股达到或超过25%的,对被投资的中资金融机构将按外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

  在外资银行获准于境内成立法人机构后,东亚陈棋昌对于所谓“境外金融机构”的概念表达了自己的“理解”,这或可视为对监管当局的一种试探,然而一个月过去,监管方面对此保持沉默。

  据悉,无论是银监会的

政策法规部,还是监管外资银行的三部,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是否符合规则,要看你自己怎么去理解了。”一位监管部门的官员说。

  事实上,随着监管当局对外资银行不断开放金融业务准入范围,所谓的“外资监管标准”已逐渐不能对外资持有中资金融机构更多股份构成“壁垒”。而至少到目前为止,监管当局尚无意让外资银行获得控股内地银行的权利。

  如此,全面梳理监管法规体系的中国银监会,理应积极面对因形势变化而产生的政策法规缝隙,以合法手段尽快填补监管空白地带。对外界提出的有关质疑,亦应给予明确的回应。

  “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的重要特征。可以理解,现实情况的迅速变化,令有关法规、政策面临不断调整,出现空白地带也在所难免。需要强调的是,依法行政已成为中国政府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准则,有关部门长期依赖审批权力来对问题“表态”的方式,恐难以为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