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北京农村商行纪委书记:当前经济形势及对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 14:07 新浪财经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纪委书记 任俊峰

  当前我国经济再次面临从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宏观调控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一是投资增长过快,二是流动性过剩。其他问题如工业增长过快、价格上升、节能减排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应该指出:现在经济还不是过热:总供求基本平衡,价格偏高但通货膨胀预期不大;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供求基本平衡,没有出现瓶颈现象;粮食生产近几年持续丰收,供求平衡;原材料、能源、粮食价格上涨受国际影响较多,下游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宏观调控风声渐紧,社会上通货膨胀预期很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应将治标与治本结合,注重短期调控与长期制度建设相结合,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抑制投资增长过快

  (一)抑制三大需求的重点是固定资产投资需求

  上半年我国三大需求全面升温,这是过热的“热源”。防止经济过热,需要降温。降温的重点在哪里?应该在投资。因为我国近些年来经济发展的一个缺陷就是内需不足,目前消费的缓慢上升,是有利于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促进内需增长的好现象,不能打压;而出口则是在内需不足情况下通过国际贸易解决国内生产过剩的阀门,只是出口结构和国外反弹问题。投资增长过快,既增加了当期需求,又造成了对今后生产能力过剩的预期,弊大于利,应该着力压缩。

  (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点是

房地产投资

  首先,房地产投资过度是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火车头。今年1-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6078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887亿元,增长28.5%。增幅同比加快约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约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2%,不仅直接大幅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而且又引起与其高度关联产业的投资过度,这些产业包括钢铁、建材及一些化工原材料产业,并导致能源产业的过快扩张。

  其次,房地产投资过度不仅促使投资过热,而且不利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房地产投资及其相关产业都是高耗能耗资源的产业,所对应产品的技术含量也明显偏低。

  再次,房地产要素对经济效率增长贡献较少,应防止过度集中。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有利于提高效率,劳动密集有利于解决就业,房屋密集没有这样的意义。相反,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都是把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要素,循环往复地走着“土地集中——失地农民革命——土地分散——土地再次集中……”的老路,使得工商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不起来,直到被西方列强打开大门。历史教训不能忘记,我们不能再走不动产产权循环的老路,而应该限制不动产的集中。况且,我国13亿人口(还在增长)及其日益增长的改善居住条件的欲望是永远也满足不完的,如果不控制房地产的需求,耕地和环境将不能承载。

  (三)抑制房地产投资重点在控制需求

  目前房地产投资是需求拉动型的,即:需求大——价格高——投资增长。如果直接控制投资,例如:控制批地、提高税收等等,必然导致求大于供,在卖方市场条件下,开发商有无数花样将成本转移到需求方,最终还是投资没减少、土地没少占、价格下不来,对困难群体的补贴日益增多。

  (四)控制住房需求的手段

  首先,政策要明确。至少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策提倡城乡居民只购买一套住房,控制自有住房的之外的需求。

  其次,采取行政、规划、财税、金融、社保等多种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以行政手段控制财政购房支出的标准(每户一套以及人均面积)以及市场准入标准、违规处罚;以规划手段合理控制房屋住宅建设用地,分年度根据经济形势批地;财税金融政策要对自住一套房与自住之外的住房有所区别。为保障居者有其屋,对自住房的税赋、贷款利率、物业费等应予以优惠,同时增加住房公积金和补贴;对超标准住房则采取相反政策。

  (五)切实控制其它相关产业投资

  为将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调整为适度增长,对其它相关产业投资也要切实控制。按照产业政策,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三个门槛,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保证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二、控制和引导流动性的规模和流向

  (一)如何看待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主要是指社会资金过剩,流动性过剩对投资扩张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加以适度调控。流动性过剩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的一种全球性长期现象,国际上的流动性过剩通过各种渠道输入到我国。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使我国2003年以来开始出现较明显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并且问题越来越严重。

  资金供大于求,才表现出流动性过剩。流动性大小本身是客观的,对其评价则因时势而不同。从经济史的角度看,流动性过剩表明我国摆脱了建国以来长期资金和外汇短缺的困境,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目前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结构不适应流动性过剩新形势以及我们利用流动性能力不强(靠钱生钱、利用外汇和资金促进科技和产业升级或拓展等)的问题。国务院常务会提出,综合运用金融、财税等手段,引导和调控资金流动,拓宽外汇使用和资本流出渠道。这是十分英明的举措。

  (二)直接收紧流动性

  今年前6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54万亿元。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对人民币,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利率、窗口指导等等;对外汇,渐次放松留学换汇额度、批准一批QDII等等。这是治标,虽然目前效果不太理想,但还可以继续研究加以改善。

  控制国际热钱进入也是重要方面。我国的外汇储备新增规模大于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需要注意非常规资金结汇规模,以一季度为例,一季度顺差及外商直接投资仅为623亿美元,另外有734亿美元的非常规资金结汇。由于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使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增长过快。2005年下半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使得信贷扩张、投资反弹和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压力一直存在,并且波及范围越来越广。

  (三)有效地利用流动性过剩

  首先,要调控过剩流动性的流向,使过剩资金流入急需的产业升级部门及社会事业发展部门,使其向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的方向调整。(美国90年代中期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流动性过剩的一个结果。高科技的发展与流动性过剩的结合构成了新经济。)

  其次,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我国间接融资比重过大,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储蓄分流是必然现象,问题是短时间分流过快加上资本市场单一,A股市场形成快牛甚至疯牛局面。因此,需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促使过剩资金用有所值,应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一是制定差别化的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政策,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都将存在资金过剩而低端劳动力短缺,应该适当放宽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条件,使其能够借助资本市场来强化创新能力。二是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吸收保险资金和社会剩余资金投入到高新产业发展中去。三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的兼并重组,促进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外部资本扩张。

  三、调整外贸政策,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今年前6个月贸易顺差达到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3%,这也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要控制对外贸易顺差过快增长。一是将出口鼓励政策由“过度激励”向“适度激励”转变,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类产品的出口,继续逐步提高出口关税。二是对自主性高技术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三是完善扩大进口的支持政策,积极扩大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以及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的进口。四是进一步完善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对外来资金的利用应从数量扩展向质量提高转变。五是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和国内产能过剩的外资项目进入。

  四、调整外资政策,加快转变引资观念

  外资流入的动力除国际性流动性过剩外,主要是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资本收益率最高的国家。国内很多人仍然存在着“资金短缺”的过时观念。今后几年都要以流动性过剩而不是短缺的观念指导外资政策,要快速减弱地方政府的“引资偏好”,对引资的数量“政绩”转变为质量“政绩”,对外资的政策优惠要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应把实行普遍优惠转变为实行差异优惠。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的权限应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取消地方政府对外资出台的各种“超国民待遇”,促进内外资平等竞争。

  五、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

  我国低价格出口而且还有出口利润,很大的原因,是建立在对国内工人劳动的低工资低福利和破坏环境这样的公共利益之上的。劳动价值通过低价格输送给发达国家是让劳动者吃亏的,破坏环境是不能持续发展的。这种出口在外汇短缺的情况下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应该改变了。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所占比重较低,据有关专家估算,2005年劳动所得占GDP的37%,比1978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资本所得比重同期上升了20个百分点,2001年-2005年城镇人均劳动收入年均增长12.2%,高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1.3个百分点,而农村人均劳动收入增长仍较慢。因此,要按照中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补低、扩中、调高”策略,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劳动要素的收入水平,特别是农村劳动所得水平,这有利于减少城乡差别和两极分化,同时有利于减少出口顺差和热钱流入,扩大内需,缓解低端劳动力短缺问题。与此相关的是,应当逐步放宽人口迁移及其户口管理限制,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六、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促进投资与消费协调增长

  当前经济存在两大结构性失衡问题,一是投资与消费增长严重的不平衡。二是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政府财政收入及支出也在大幅度增长,在支出上不能加剧不平衡,应该适当减少投资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促进投资与消费的合理均衡增长。

  七、加大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

  今年前6个月,生产资料价格延续去年5月份以来上升势头,1-6份价格累计同比上升4%。一方面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下游消费品价格传导,加剧今年物价上升压力;另一方面,生产资料价格过高不利于高耗能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大了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难度。因此应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总体看,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有助于还原资源真实价值,促进资源节约,节约国内资源并购买国际资源,有助于解决贸易顺差、流动性过剩等问题。

  八、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国际石油涨价导致化肥价格上升和采用玉米转化燃料,造成全球粮食紧张和价格上涨。我国连续几年丰收以及今年夏粮丰收,使我国形势尚好,但仍需要密切关注。应该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特别要抓紧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做好夏收、夏种工作。扶持生猪稳定生产,加强奶业发展,促进合作社发展和金融支农等等。

  九、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和反腐倡廉

  就经济谈经济有所局限,经济调控受到政治体制、政府职能、腐败现象的影响严重,有些问题表现在经济上,实际源于经济之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各级政府的政绩应该体现在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上。目前首先要解决中央国务院对下的政令不通的问题,对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要加大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查处力度。其次要着力解决各级政府决策民主和科学问题,尽快把政府的重大政策听证制度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最后要真正贯彻“

三个代表”,扭转各个地方和部门只代表局部利益的现象。这些问题都是老问题了,但实际情况却是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我们现有的办法对解决这些问题力不从心。真正管用的办法涉及到权力和利益的调整,需要领导层进行利弊分析,出台切实有效的办法。

  没有勤政廉政,就没有有效率的调控,甚至反向调控。因此,需要进一步从政治体制上理顺权力配置,壮大反腐败的力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07年新浪冠军项目 ·网络赚钱新浪分类 ·传海量生活资讯 ·城市活动大联展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