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建立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监管方式的历史性变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 19:08 《中国金融》

  建立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银行业监管方式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访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王兆星

  - 本刊记者 胡同捷

  经过三年多的开发建设,银监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于2007年初正式投入运行。这一系统的运用,是银监会落实新的监管理念,不断提高监管有效性的重大举措,为银监会完善非现场监管手段,改进非现场监管技术,提升非现场监管水平提供了支持与保障。为进一步了解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中的具体情况,本刊记者对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王兆星进行了采访。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银监会开发建设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王兆星:自2003年11月银监会主席办公会提出建立监管信息系统以来,在银监会各部门、各银监局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进展顺利,并于2007年1月起如期正式运行。这是银监会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践行 “风险为本”监管理念的重大举措,是监管工作的一次革命。从长远看,必将对我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说来,建设这一系统的目的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这是银监会依法监管的需要。《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明确提出银监会要 “建立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分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还规定,银监会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并表监管,并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评级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等。要实现这些要求,都需要报表和数据作为支持,需要以计算机系统为依托,以帮助监管人员全面了解和科学评价银行业风险状况和变化趋势。这一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解决了银行业监管技术手段与监管要求之间的矛盾,为银监会依法履职奠定了基础。

  其次,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是银监会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有效性的重要基础。我们的监管资源是很有限的,包括人员、经费和时间等,而面临的任务和要求却与日俱增,表现为银行业务不断创新,机构类型与数量不断增加,风险分析的方法与技术日益复杂等。传统意义上我国银行业监管以现场检查和合规监管为主,对非现场监管重视不够,这是不科学的。按照“风险为本”监管理念,监管当局首先应通过深入的非现场监管分析,发现银行的风险点,评估银行风险状况和变化趋势,再结合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监管当局能够有效识别和度量银行的风险,能全面地了解银行业金融机构本身的风险管理能力,进而准确采取措施,合理配置资源。我们建立监管信息系统,其意义盖缘于此。

  第三,建立监管信息系统是银监会缩小与发达国家监管当局差距的重要手段。2006 年10月,巴塞尔委员会修订并发布了新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其中第21条“监管报告(Supervisory reporting)”专门阐述了建立监管信息系统这一问题。要求“监管当局必须具备在单一和并表的基础上收集、审查和分析各家银行的审计报告和统计报表的手段”,这一原则后面还附有11条评价标准。同时,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监管当局都建立有相对完善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作为信息收集和分析的主要渠道。银监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中,充分参考和借鉴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的良好做法。这一系统的运行,能够大大缩小在这一领域内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也将使我们更加符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提出的各项要求。

  最后,通过这一系统能够推动商业银行改善内部管理,提高风险管控水平。监管信息系统的基础是来自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的报表。这些报表能够实现对风险的揭示和度量,能够将“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险转换为一目了然的数据和指标。银监会要求填报的报表,是充分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而设计的,其设计思路和基本理念与商业银行现代风险管理的要求是相一致的。通过系统的实施和报表的推广,能够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关负责人和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自觉地把报送银监会的数据运用到日常管理当中,对本行业务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和预警,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银监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王兆星:银监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开发了一套计算机软件,这一项目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

  首先,银监会设计了一套完善的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发布了明确的报送要求。在学习借鉴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监管当局良好做法的基础上,银监会设计了一套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用以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及并表口径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风险情况和风险抵御能力。这一指标体系由23张基础报表、28张特色报表、113项监管指标和227张生成报表构成,涵盖了银行资产负债、损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资本充足率等内容。同时银监会以填报说明形式对报表的内容、指标释义、核对关系、报送要求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其次,银监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风险分析框架。通过计算机系统辅助监管人员开展比率分析、结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同质同类分析和异常变动分析等。通过这些分析方法,能够帮助监管人员及时识别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状况和风险变化情况,提高了非现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第三,银监会明确了非现场监管工作的流程和要求,制定并发布了《非现场监管工作指引》。《指引》中明确提出非现场监管工作应包括的七个重要环节,即制定监管计划、收集监管信息、日常监管分析、风险评估、现场检查立项、监管评价和后续监管等;同时,对每一环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作出详细规定,并提出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之间的结合点。通过明确非现场监管流程和要求,为做好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第四,银监会对会机关和派出机构内设部门、人员配备和职责分工进行了调整。通过改革,建立了主监管员制度,既实现了非现场工作的相对独立,又明确了非现场与现场检查之间的联系;通过改革,把一批业务精、素质高、经验丰富的监管人员充实到非现场监管工作中,为提高非现场监管工作质量提供保证。

  第五,以系统推广为契机,进行了全面业务培训。2005年以来,银监会直接组织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有关培训班有25期,培训内容除了《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外,还包括“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新的非现场监管流程、报表数据的分析应用以及 IT技术等方面,累计培训银监会内部工作人员1500多名,银行业金融机构相关人员 2200多名。此外,银监会派出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还举办了大量的再培训和转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全系统人员素质和能力,为系统的顺利运行提供帮助。

  第六,开发计算机软件,为做好非现场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有关系统和软件包括三部分主要内容:一是银监会外网和内网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收集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的各类非现场监管报表并自动进行数据校验和信息反馈等工作;二是数据仓库系统,用于存储、生成、管理和查询各类监管指标和生成报表;三是用户数据集市系统,用于满足各部门按照不同需要生成各自特色的非现场监管信息。

  由此可见,银监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不仅仅是开发了一套计算机软件,而是涉及到监管报表指标、制度方法、业务流程、机构人员改革等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系统建设的过程。

  王兆星:2003年11月4日银监会主席办公会提出要建立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明确提出“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的总体原则。从系统开发角度看,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一是框架设计和需求准备阶段,自2004年初到2004年9月,主要工作包括需求前期准备,工作任务梳理,设计系统总体框架研究等内容。二是集中需求研究阶段,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5月。工作内容包括研究设计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业务需求,最主要有两方面内容: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和计算机系统功能需求。三是软件开发和测试阶段,自2005年6月至2006年1月。主要完成了各个子系统的招标、开发和测试工作;与此同时,银监会内部人力资源改革和整合工作也同时进行。四是业务培训及试运行阶段,自2006年2月至2006年12月。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分机构、分地区对系统进行推广和试运行,并针对试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第五个阶段是2007年以来的正式运行阶段。

  记者:非现场监管系统运行后,对于监管部门掌握、分析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将带来哪些实际的便利?实现了哪些主要变化?

  王兆星:传统意义上我国以现场检查和合规监管为主,而按照国际上通行的“风险为本”监管理念,要求首先通过非现场监管工作,对每一家银行业机构的风险状况、风险变化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然后重点对那些风险高、风险不断增强而风险管理能力又比较弱的机构进行现场检查。这样可以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可以降低监管成本。

  建立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就是希望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对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进行收集、梳理、分析、研究,从而实现风险的识别、度量、评价和预警,真正发现银行的风险点,分析风险变化趋势。

  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运行后,银监会定期收集的数据量成倍增加,信息极大丰富,为监管人员识别度量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风险和风险抵御能力提供了依据。此外,信息收集的方式实现了电子化,改变了过去传统上主要依靠手工收集加工数据的状况。特别是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对数据的分析预警能力大大提高,非现场监管人员能够依据计算机系统的提示,高效、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最后,通过这一系统和网络,银监会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汇总掌握全国银行业总体数据,为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支持。

  记者: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运行,对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对于其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有何促进作用?

  王兆星: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填报的非现场监管报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统计报表,其背后的设计思路和理念是要将“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险转变为可以识别和度量的数据与指标。非现场监管报表是在充分借鉴有关国际标准和良好做法基础上设计的,是与商业银行现代风险管理的要求相一致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很有帮助。如果一家银行无法按照要求提供这些报表数据,就表明该银行在内部风险管理和计算机系统开发中存在不足。

  自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实施以来,很多银行业金融机构都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好效果。但这方面工作将来还要进一步加强。第一,各机构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对非现场监管报表的填报工作要予以足够重视。能否按要求填报这些非现场监管报表不仅仅体现了一家机构的统计工作好坏,更是一家机构能否达到合规监管要求的重要标志。第二,各行要不断提高内部风险管理水平。有的机构认为银监会这一套报表要求过高,过于先进。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不是我们要求高,而是有的机构内部风险管理水平不到位。银监会要求的所有数据都是一家机构的管理者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的。因此各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内部风险管理水平,主动把这些数据运用到日常风险管理中。第三,各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内部计算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为提高数据质量奠定技术基础。这些报表仅依靠手工是难以按要求完成的,只有各机构切实加大投入,加快内部系统建设,才能够为及时、准确、完整报送数据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记者: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正式运行后,银监会下一阶段还有哪些计划和安排?

  王兆星: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于2007年1月如期投产运行,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但下阶段工作任务还很重,要求也很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是狠抓数据质量。系统运行后我们发现个别机构报表填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够。数据质量是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基础和生命。下阶段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数据质量。第二是在银监会内部要进一步加强对非现场监管信息的分析和应用。系统已经开发好,数据已经收上来,但如何确保银监会系统上千名主监管员和从事非现场监管工作的人员熟悉报表内容,掌握分析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数据深入开展非现场监管工作,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第三是银监会内部还要继续进行机构改革和人员调配,进一步明确主监管员和主审查员的职能、责任、激励和约束机制。第四是要加快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对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而言,其监管对象包括两大类:当地中小法人机构和全国性法人机构在当地的分支机构。现行的系统只是解决了法人机构的问题,而对分支机构还是空白。下一步要加快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满足银监会派出机构信息工作要求。

  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已正式投入运行,但银监会改进监管手段,完善监管方法,提升监管水平,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的探索之路还正在继续。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投产和相关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已经为将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我们相信,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这一系统一定会在银行监管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