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提升银行业竞争力需三管齐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 03:39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中资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展开短兵相接的较量。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赢得更多优质客户,得到投资者的支持,成为摆在上市股份制银行面前的难题。我们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将有助于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

  第一,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对中外资银行盈利能力的比较发现,中资银行在中间业务领域与外资银行有较大的差距。随着利差缺口的逐渐缩小,中间业务将成为银行利润的新增长点。因此,中资银行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来掌握竞争的主动权,提高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变劣势为优势。例如,银行可以建立以咨询服务为核心的咨询中心,对企业和个人开展有关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并购咨询、投资组合设计和家庭理财等多种咨询业务。通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来最大限度地争取客户,开拓市场。同时,要培训专门人员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熟练掌握产品的定价,通过期权、掉期等套期保值业务的开展锁定汇率风险,在国际金融战场中守住阵地。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银行创新能力的增强及创新产品的应用,势必将改善银行的收入结构、客户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增强银行的竞争实力。

  第二,继续加强风险管理,保持低不良贷款率水平。对中外

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比较发现,上市股份制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均已达到监管要求,与前些年的资本充足率不足、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局面形成了极大反差。但是,近几年不良贷款的持续“双降”并不意味着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可以告别高不良贷款时代。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应继续加强风险管理,形成一整套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例如,建立风险甄别系统用于分析风险来源及成因,区分风险类别及危害性程度;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来传递风险信息并建立风险资料库;建立风险决策系统,制定风险指标以及避险策略等;建立风险避险系统来具体实施风险规避行为,对风险进行分散或转移;还可建立全程监控系统,对风险管理进行全面监测和控制,力求从贷款的整个流程上对风险实施控制。通过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来巩固当前的低不良贷款局面,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第三,保持适度流动性,稳步提高盈利能力。对流动性指标的分析可见,中资银行的流动性明显高于外资银行。流动性过高易引发“流动性过剩”危机,这不仅降低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而且对商业银行本身而言则会削弱其盈利能力。上市商业银行在注重资产流动性的同时,还应提高资金的利用水平,通过多渠道的投放资金,分散投资,减少银行内部的闲置资金数量,从而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具体来讲,中资银行可转变观念,一方面拓宽信贷领域,调整贷款结构,如可把一部分资金投向迅速发展的小企业贷款市场;另一方面拓展

理财市场,通过基金、保险、债券、黄金、股票等多样化的
理财产品
有效分流被动负债,减轻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同时,可以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科技手段,加强主动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处理好保证支付与对外资金运作之间的关系,即如何在保证支付、减少头寸闲置的基础上实现资金运作数量的最大化。总之,商业银行关键要处理好资金管理中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关系。(郭田勇 赵晓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