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银行股权激励改革缘何引来非议(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 12:33 金时网·金融时报

  银行为何如此选择

  专家指出,目前全国的银行都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短期激励机制比较充分,比如资产回报率、资本回报率,以及其他一些业务考核指标上来了,收入就能跟着上来;但中长期激励普遍不足,这对留住优秀员工、业务骨干确实不利。

  股权激励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将经营者与公司的利益长期捆绑,从而达到较好的激励效果,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王松奇解释,中国的银行受经济周期影响比较大,宏观经济好,它的业绩就好,不良资产就下降,收益就提高;但过几年宏观经济周期往下走了,银行的收益就又不好了。

  “搞员工的股权激励,实际上是给你画一张饼,让你以后去拿——当收益提高,你兑现时这块饼就大一些,收益降低,饼就小一些。但不管怎样它是远期的,只要不行权,就永远是在账上,不会变成现金。”王松奇说。

  而事实上,这些赴海外上市的银行,之所以在薪酬改革方面迫切要求与国际接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股权激励机制很大程度上是海外投资者考量上市公司的重要标尺。

  在海外投资者看来,中国国有银行管理层账面工资收入很少——即便相对于一些国内的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的收入也不算高,而低收入很难保障高管把精力百分百放在银行事务上,而且还可能诱发高管追求灰色和黑色收入的动机,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增资扩股持有本企业股权。这表明,国有企业高管激励的大门已经开启。

  然而,具体到当前中国银行业,推行股权激励改革是否时机成熟了呢?

  薪酬“接轨”从缓为宜

  显然,银行业要比其他行业情况复杂得多,而问题的实质也并非简单地以收入高或低所能涵盖。

  “如果不是国家花钱救助、支持,帮其甩掉包袱,它们不可能这么快股改上市;而现在,运营机制等很多体制方面并没有发生真正的改变,效益才刚刚有所改善,不应通过高收入分配的办法把它分掉,”——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既然如此,我觉得这些机构在股权激励上应该从缓。到将来有了职业经理人市场,干部聘用真正实现市场化;效益创造足够多,给国家税收贡献足够大,那是另外一回事。”王松奇说。

  王松奇还分析,中央提出有效调节高收入,并不是对已有的高收入行业降薪,而是主要依靠加强征税的有效性、保证收入所得税能够及时缴库来解决。

  针对金融等行业高管人员收入过高的问题,邱兆祥则提出,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这些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