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正文
 

面对大考 城商行三面出击寻突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邓卫华 张建平

  118家城市商业银行正在面对事关发展与存亡的两场大考。

  从2006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将取消对外资银行从事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范围限制。中外资银行将在银行业细分市场等各个领域进行“短兵相接”,战役将首先在城商
行集中的大中城市展开。这将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考试”。

  另一场考试同样令许多负重前行的城商行深感忧虑。按照银行业监管部门要求,2007年1月1日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达标,否则将限制业务发展和市场扩张。

  记者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会议上采访时感到,面对大考和国内同行纷纷转型的压力,“引进外资、跨区经营、寻求定位”成为城商行“应试”突围的三大关键词。

  “开放年”劲吹开放风

  大多数城商行自成立之日起就背负着这些沉重的枷锁艰难前行。11年来,城商行通过引进外资,改善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的愿望和步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1999年,上海银行首家引进国际金融公司股权投资,我国城商行引资序幕就此拉开。来自银监会的消息显示,截至2005年底,共有10家境外金融机构以及国际金融公司先后与上海、南京、西安、济南、北京、杭州、南充、天津、宁波共9家城市商业银行实现战略合作,外资股已占到城商行所有股权的5%左右。

  外资入股后城商行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资本充足率的达标,同时还促进了城商行治理结构的完善、内控机制的健全以及经营效益的提升。

  榜样的力量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加入引资的队伍。截至目前,已经有大连、重庆、长沙、武汉、南昌、沈阳等10多家城商行正积极与外资银行进行洽谈,有的银行已达成合作意向。

  原花旗银行亚太区CEO夏保罗分析认为,城商行地处中国经济活跃的大中城市,不仅掌握着大量的客户资源,而且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加上总股本盘子较小、参股成本较低,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是海外金融资本追逐的热点。

  中小银行的跨区域冲动

  4月26日,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正式开业。上海银行因此成为我国首家跨省(区、市)设立异地分行的城商行,原本立足“本土服务”的城商行就此吹响了跨区域经营的号角。

  然而,专业人士分析认为,跨区域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准入门槛较高,只能是少数城商行的发展之路,大多数城商行在近期内难以完全具备条件。

  在资本约束、效益约束、风险控制等多重限制下,以徽商银行为代表的另一种非完整意义上的“跨区域经营”模式引人关注。

  此外,由江苏多家城商行联合重组的江苏银行业已获银监会批准,正在积极筹建之中。东北、山西、河南等地也在积极酝酿城商行的联合重组工作。

  徽商银行的成立为城商行实现跨区域经营提供了另一种蓝本。但一些专家担心,这种数量型的大规模重组扩张之路,可能会使它们在寻求新的市场定位的过程中丢失自己原来“贴近城市和市民”的优势。

  山东省银监局局长王进诚认为,不妨在保持各行法人地位和体制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资本和业务联合,使“城市银行”达到现代商业银行的服务能力和水准。

  令人担忧的“定位雷同”

  然而,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无论是已经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城商行,还是开始迈出“跨区域经营”步伐的城商行,以及更多尚未走出这两步的城商行,几乎都把未来的业务定位集中在“中小企业和零售银行”上。

  起步之初就专注于民营和中小企业业务的民生银行副行长洪崎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要防止银行从前一个同质化同时转向另一个同质化。

  银监会二部副主任肖远企则认为,对于118家城商行而言,除了少数可能发展成区域性大银行外,大多数应定位于特色银行或社区银行。

  然而,对于频频被亮黄牌的秦皇岛、珠海等几家风险较大的城商行来说,在找准合适的市场定位之前,关键则是赶在2007年1月1日大考以前,首先寻求一条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通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