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银行评论 > 建行上市 > 正文
 

建行上市低调快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 11:21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张伟靖 报道

  现在来看,张恩照事件对建行上市没有什么影响

  9月的建行,喜事连连。

  9月7日,英国《银行家》杂志在伦敦举行“2005年全球最佳银行”颁奖仪式,中国建设银行荣获2005年“中国最佳银行”称号,成为本年度中国银行业中惟一获此殊荣的银行。

  9月8日,建行宣布,美洲银行和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完成了所购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建行股份的首次交割。建行也就此挥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时代。

  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就在39.66亿美元战略投资宣布到位的第二天,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穆迪公司将建行的财务实力评级从E+转为上调复评。

  “内部条件已经完全符合”

  建行正处于“新闻缄默期”,对于市场流传的建行可能10月份登陆H股的说法,建行新闻处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这些消息不是我行发布出去的,我们不做任何评论。”不过,战略投资的到位预示着建行IPO(首次公开募股)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今年6月10日,建行公布了成立股份公司以来的首份年报,这份经过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报显示,建行各项指标在国内商业银行中遥遥领先。

  目前,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对建行2005年上半年财务报表进行审计,预计将于近期结束,经过审计的上半年财务报表是上市材料中的重要部分。

  建行副行长陈佐夫透露,截至6月底建行不良贷款率已降至3.8%,目前的资本充足率约11%。

  “商业银行上市硬性的两个指标,一个是不良资产要下降到5%以下,要求再高点,就要低于4%。另外,资本充足率达到8%以上,再保守一点,10%建行都达到了。其他指标没有做硬性规定,只是对治理结构做了软性的要求,包括引进战略投资者。”国泰君安的研究员伍永刚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

  两个硬性的指标建行都已完全符合。为给成功上市增加筹码,在财务重组的同时,建行的人事、机构改革也在同步推进。

  今年5月,执掌建行两个月的董事长郭树清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问责风暴”,由此引发了建行湖南分行行长孙建成、山西分行行长梁富成等三个省级分行行长“引咎辞职”。

  6月,建行进行了审计体制改革。8月,建行任命了该行历史上第一位总审计师,建立起相对独立、垂直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眼下,建行正在全球范围内招聘首席风险官。

  种种迹象表明,建行力争在多层面与国际惯例接轨。“现在建行上市内部条件已经完全符合,到底在10月份还是11月份IPO只是程序上的问题。”伍永刚说。

  据建行新闻发言人范一飞说,建行首先力争赴香港上市,然后再考虑在内地发行A股。国内上市前后,建行还会考虑在其他海外市场上市。

  “其实建行本身希望能够在全球同步上市,但出于保险考虑,还是先选择了H股,”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教授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主要是美国方面,上市初期要求呈报审核的材料比较严格,上市的门槛较高,后续的监管也十分的严格,建行没有把握应对,后续成本也相对较高。而A股市场正在股改的前期,预计要到2006年才会有一个基本的方向,不确定性比较大。”

  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今年3月份建行前董事长张恩照因涉嫌受贿被迫下台,《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一些市场人士表示,频发的金融丑闻会对商业银行上市定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不过,天相投资的石磊不同意这种看法,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张恩照事件对建行上市没有什么影响。”

  “对资本市场来说,投资者买的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故事,中国金融改革使得国有大银行从信息完全不透明到股份制改造,银行自身经营模式发生转变,带来业绩的增长,同时还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其中有很多可期待的地方,获利空间是很大的。”

  石磊以交行为例:“交行上市之前,大家表现得也都比较谨慎,而最终市场是非常积极的。我们做了一个统计,社保基金在交行上盈利已经超过100亿了。”

  不过,石磊认为,建行跟交行应该有一定差距。因为交行中汇丰持股比例比较高,与第一大股东财政部持股比例相差不大。而建行尽管有美洲银行持股,但持股比例没那么高。所以要达到交行当时受欢迎的程度,可能性比较小。

  从建行寻找战略投资者情况来看,中国市场对西方银行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毕竟,由此可以进入一个储蓄总额超过2.5万亿美元的金融系统,能够利用中国商业银行数千个分支机构和数以亿计的客户,进入中国快速增长的抵押、信用卡和资产管理等金融市场。

  然而,中国银行业的形象也使得境外投资者不得不谨慎。他们希望中国政府作出承诺:一旦建行境外上市后坏账激增,政府出手相助。

  这一要求遭到央行行长周小川的拒绝。他指出,为降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负担,中国政府在过去10年中提供了巨大的财务支持,“中国央行不会再提供任何额外的金融援助,以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减轻坏账负担。”

  不过,一位银行研究人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其实无形中已经使用了国家信用,因为本来就是国有银行,这已经是隐含在里面的条件,没有必要再刻意提这一点。”

  对于建行是否达到上市标准,这位银行研究人员说,“财务指标是可以处理的,不良资产可以剥离,可以注资,但是真正在管理上以及其他很多方面,能否达标就很难说了。”

  上市不是终点

  “在我们的经济改革中,实体经济率先开放,而金融改革是滞后的,因为金融开放的风险更大。商业银行股改上市是开放又向前迈一大步的举措。”石磊说。

  “以前其他企业,如中石化、中移动的上市,体现的是国家企业的硬实力,服务业则体现了一个国家企业的软实力,国有银行的上市会使曾经讨论的中国金融风险等问题得以重新解答。”钟伟教授比较乐观。

  在推进国有商业银行重组和海外上市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一直表现得比较急切,“从上世纪90年代初,国有银行就开始改革,但一直没有很大成效。所以说目前的做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上述银行研究人员如此认为。

  世界银行高级金融专家王君也认为,目前背景下,完全依靠政府来解决庞大的国有银行的问题,力量显然不足。现在的策略相当于把政府应当做又难以做到的事情交给资本市场,把监管问题外包给海外监管当局。

  “上市只是一个手段,最终目标还是能成为国际上一流的银行。一个多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才是有意义的,上市引进其他投资者的目的正是为了改善治理结构。”钟伟说。

  8月底,上市满两个月的交通银行公布半年报,上半年该行共获得纯利润人民币46亿元,每股盈利达0.12元,税前盈利急升1.74倍,高达68.84亿元。不良贷款比率由去年中期的2.91%下降至今年6月底的2.45%。

  这一业绩标志着中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境外上市”的改革模式首战告捷。然而,建行能否延续交行开创的有利局面?各方观点并不统一。

  复旦大学金融系教授孙立坚对《瞭望东方周刊》分析说,“从公布的中报来看,如果排除汇金注资的影响,各银行的坏账比例其实是上升,而并非下降。用注资来托高资本充足率,使各行达到上市标准这一做法,治标不治本,估计无法支持太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9,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