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银行评论 > 正文
 

构建高效融资体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 15:29 《中国金融家》

  当前,伴随着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亚太地区已成为推动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加强经济和外交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已成为亚太国家的共识。作为金融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亚太地区各成员在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APEC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合作年会”就是其中之一。我们高兴地看到,通过各方努力,一种互利、互补、互助的新型合作关系正逐步形成,这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是实现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企业富国,中小企业富民。大企业主要通过形成规模经济和核心

竞争力富国,而中小企业则通过增加竞争活力,解决就业实现富民目标。富国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要解决富民问题,否则就会加剧矛盾。从世界经济来看,美、英、日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都很迅速,创造了50%以上的GDP,吸纳了55%-78%的劳动力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表明,从市场角度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富国富民的结合,是实现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仍然受到融资问题的制约。融资问题之所以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就是因为经济实体在很多情况下自主发展能力还不强,企业的发展程度、治理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不够,法律体系、信用体系、市场体系等各种社会体系也不完善,存在制度落后和市场缺损。中国作为发展中经济、发展中体制、发展中市场,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因此,必须加快市场建设、制度建设和信用建设,构建强健高效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要从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入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方面,企业要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诚实守信、规范运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进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为此,要把政府、市场、金融等力量结合起来,着力加快市场建设、制度建设和信用建设,构建高效的微观制度和金融基础设施,形成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开发性金融能够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各国实践看,开发性金融是连接政府和市场的桥梁,是适应制度落后和市场缺损,为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增强经济竞争力而出现的一种金融形式。它能够整合政府、市场、融资等各种资源优势,促进共同治理,运用市场手段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这也是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惯例,像世界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美国的小企业署,韩国的中小企业银行、国民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集团(KFW)旗下的中小企业银行等都是如此。

  作为中国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始终致力于以融资推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几年来,我们通过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建设制度、建设信用、建设市场,培育中小企业自主发展能力,用开发性方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具体从创建中小企业贷款平台和担保平台入手,把地方政府协调优势、开行融资优势,以及群众组织的优势结合起来,建立政府组织建设管理信用和市场、开行融资推动制度体制完善、市场化平台运作、群众监督信用环境、

商业银行网点结算的有效模式,健全政府组织增信和群众组织增信相结合的风险防范体系,通过融资决策民主和内外部压力的互动,有效控制风险,确保中小企业资金畅通无阻和安全运行。这个做法在中国的山东、四川、甘肃、河南、海南等地试验,收到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果,发挥了催化剂作用。截止2005年6月末,开行累计承诺中小企业贷款91.88亿元,发放贷款88.45亿元,支持了1970家中小企业,累计创造就业岗位17万多个,目前贷款的资产质量均为优良。另外,我们还与世界银行合作,由世行提供贷款,开行转贷,借鉴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模式开展了微小企业贷款业务。

  同时,一流的市场业绩也为国家开发银行更好地参与亚太地区金融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2004年底,开发银行主要经营指标连续三年稳定在国际先进水平。不良贷款率从2002年开始,逐步进入稳定期,处于2%以下的低位,资本充足率10.50%,风险

准备金对不良贷款覆盖率142.23%,实现了与国际一流银行的接轨。这进一步提升了我们支持中小企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将有益于在亚太金融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本文根据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在APEC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研讨会上的演讲整理)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