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得如同自家人般的“国”字头银行们也开始叫嚷着收费了,小额账户扫地出门看起来成了大势所趋。小储户们就这般不受待见?专家指出,进行市场细分、制定不同发展战略才是解决之道———
李琼 李建江
“大银行面向大客户,小银行面向小客户。以收费的方式进行客户细分,这将是今后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王松奇如是评论近年来银行刮起的“收费风”。
犹如平地一声惊雷,建行小额收费的消息宣告了一个免费金融时代的结束。人们纷纷猜测,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迈入这一行列。被挤向一隅的小储户们,是否注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中遭遇寒潮?收不收费都是国际惯例
“小额账户是否收费,其实并无绝对‘国际惯例’”,著名金融专家秦池江教授说,“建行搬出‘惯例’说事有点儿给自己打圆场的味道。”
但是,花旗、汇丰等国际知名商业银行,在我国纷纷打出低端客户收取服务费的大旗,又似乎验证了这“惯例”的正确性。
“真正的‘惯例’是,有的银行收费,有的银行不收费。”华夏银行研发部一位曾做过多年欧洲国家访问学者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金融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除中央银行外,通常还有两类银行,即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前者主要针对大客户,盈利方式包括传统的贷款利息以及中间业务收入等;后者吸收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比存在商业银行的企业活期存款要高,没有所谓最低存款额度的限制,它主要从事小额银行业务、批发抵押贷款与建设贷款业务等。
以新加坡为例,储蓄银行遍布狮城各角落,存户的数目比新加坡的人口还多;在德国,储蓄银行占领了一半以上的银行业市场,在该国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也有一类银行对500美元以下的账户每月收5美元的手续费,但是我开户的这家储蓄银行就不收。我们选择的余地还是非常大的。”一位留美多年的生物学博士也向记者证实。市场细分是必由之路
因此,小储户们大可不必担心所有银行都对自己摆出冷脸。随着中国银行市场日渐细分,各银行将确定符合自己特点的战略发展目标。世界金融发展实践证明,服务于中小客户的储蓄银行、社区银行,必将在一国银行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大银行不吸收储蓄存款了,自有小银行来填补这块空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指出,一些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来源本来就不丰富,他们正恨不得大量吸收存款。“而对于中农工建这样的巨无霸来说,存款不是优势反而是负担!”
反观前几年的国内商业银行,业务高度雷同,盈利依赖存贷差,各行间还大打“储蓄战”,结局是外敌尚未交战,自家人倒元气大伤。早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尽早进行市场细分,抓准各自优势,走特色银行的路子。
“建行清理一些小额账户,可以看成是银行业内进行业务细分的开始。值得鼓励。”王松奇指出,四大行不愁存款,制定服务大、中型客户的策略是具备条件的。而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资本金规模和跨区经营两方面的限制,肯定搞不大。它们将来可能发展成支持中小客户的储蓄银行、社区银行。邮政储蓄,一个好的开始
事实上,银行业市场细分已经初现端倪,邮政储蓄银行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诠释。
7月26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一般社会舆论认为,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成立将对原有的四大商业银行形成有效竞争,银行服务业质量将获提高。但实际上,它的含义可能更加深远。
“邮政储蓄银行的定位就是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这种理念和国外一般讲的储蓄银行不谋而合。”王松奇说。
前述华夏银行研发部人士亦指出,邮政储蓄网点众多,其硬件几乎都是现成的。将其办成服务中小客户的储蓄银行是最合适不过了。
至于四大行发展定位,王松奇认为还很难说,“外资入股后,由于战略投资者的不同,各行今后的战略发展目标也不一样。但大的方向上来说,四大行肯定是向商业银行发展,经营企业贷款,提供高质量的中间业务服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