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就是这样一个站得高、看得远的资深金融家。不论身为行长还是银监会主席,他总是站在整个全球经济金融业发展的高度,纵览国际经济界和金融界的风云变幻,洞察国内经济金融的新动向,始终保持着浓郁国际化风格的经营管理理念,游刃有余地将中国银行业的管理思想与国际接轨,不断探索中国金融业监管的国际化发展方向。而这一切都来源于他接受了西方文化教育的熏陶,触及到国际上最先进的金融思想。他早年赴英国伦敦留学,获得英国伦敦城市
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名誉博士学位,扎实的英文功底和娴熟的银行业务水平使他通过层层考验被选拔到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工作,熟练的英语口语使他在同国际经济金融业内知名人士交谈时如鱼得水,成熟老道。在2005北京《财富》全球论坛上,他再次与众人分享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理念,将自己的个性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再次展示了中国金融家们的风度和风采。事实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不仅底蕴厚重,更是人才辈出,人文荟萃,一个全景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
2005年5月16日—18日,主题为“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的“2005北京《财富》全球论坛”在京举行,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不断发展的魅力。中外70多位全球500强跨国巨子云集北京,为古老、庄严的都城增添了厚重和欢乐。一些牵动中国经济全局,领衔中国经济发展的官员,也在这座融古老文化和现代商业气息为一体的国际大都市高谈阔论、纵横捭阖。18日,当身肩中国银行业监管重任,引领中国银行业改革浪潮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出现在钓鱼台国宾馆论坛现场,直面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诸多挑战,毫不避讳地向全世界阐述自己的论点时,他妙趣横生的口才、幽默诙谐的语气和富有见地的思想,引起了全场阵阵掌声,给与会的中外政要、金融家、企业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又再次记住了这位2001年《亚洲周刊》评选出的“亚洲之星”。正因如此,这位金融界精英深得国内外经济学界和金融界的青睐,也深受《中国金融家》杂志的尊敬,他随同此次“北京《财富》全球论坛”一同走进了本期杂志的封面。
从1979年走入中国银行至今,刘明康便与金融结下了不解之缘,更与中国银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着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他,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金融宿将”。难怪国外同行称赞说:“刘明康是中国阅历最丰富、最国际化和最精明强干的银行家之一。他拥有超群的业务经验和实践能力,不仅实际经验丰富,作风务实,而且具有远见卓识。”
事实证明了这一切。他精深的专业背景,广阔的国际视野,丰富的工作经验使他一次次在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担任高层,他将国际上先进的治行理念与措施,与中国银行业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审时度势,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积极革新的空气和切实可行的举措。在这次《财富》论坛上,他力主银行海外上市论,强调海外上市对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性……种种思想无不透露着刘明康创新、超前、颇具胆识的银行家本色,让世人充分领略到他的金融才华。
2003年3月10日,“两会”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作为中国银行业监管部门的首任决策者,刘明康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开始了银行业改革,风风火火地进入了监管者的角色,逐步显示出自己独立的监管姿态,被业界誉为“积极的改革者”。
而他的监管思路也非常清楚,就是“抓两头带中间”,即重在抓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并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和监管。而且他的思路也不断向国际最佳做法靠拢,以期从整体上提高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进而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他不仅了解国内外商业银行的运作,熟悉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不同,也明白中国银行业监管与外国银行业监管的差距。他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吸取国外银行业监管的有效经验,处处流露出国际监管思想的浓厚色彩,将中国银行业监管工作进行得得心应手。
2004年3月,银监会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率先把资本充足监管的重要监管理念全面引入到中国银行业,引发了中国银行业在经营方式和竞争理念上的全面调整,初步确立了具有国际视野的银行监管框架;8月25日,刘明康在上海举行的“外资银行负责人会议”上指出,中国银监会将与外资银行监管当局建立起跨境银行监管合作机制;12月8日,他代表中国与美国货币监理署署长霍克在华盛顿签署了《监管信息交换协议》,就两机构间监管信息交换达成一致意见。12月10日,中国银监会又与英国金融服务局签署正式的“双边监管谅解备忘录”;在他的领导下,中国银监会还新组建了由国际知名金融人士组成的国际咨询委员会,他们在帮助制订中国银行业改革计划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政府官员,刘明康坦率务实、富有远见、勇于改革的作风为业界称道,出色的政绩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然而,对他来说,准确把握未来才是决胜的关键。2006年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银行业改革与监管工作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但刘明康对此充满信心,他始终认为: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