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银行首页_银行评论 > 《财经》2005 > 正文
 

2005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可叶公好龙(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 16:44 《财经》杂志

  改革应由国家主导

  国家作为所有者在国有商业银行缺位还表现在中介机构聘请主体方面。建设银行聘请了普华永道;中国银行聘请了毕马威;工商银行则聘请安永作为他们的审计机构。这些审计
机构的使命是帮助国有商业银行摸清家底。而他们的审计结果也是国家出资解决历史包袱的数量依据。

  目前这些中介机构的聘请人实际上是这些商业银行的管理层,而不是作为所有者的国家。的确,普华永道、毕马威和安永都是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他们会十分珍视自己的信誉,因而也会严格按照规则工作。但据了解,其中仍然存在有灰色地带,也仍然存在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比如,国有商业银行对贷款实行五级分类制度,与原来的四级分类相比,五级分类事实上含有更多的主观判断。

  另外,对不同类别的贷款的损失率的认定也包含有相当大的主观判断的成分。从逻辑上讲,由管理层聘用的中介机构,在履行职务的时候,很可能会更倾向于实现管理层的意图。而对于规模巨大的国有商业银行,方寸之间可能就意味着上亿元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所带来的问题可见一斑。

  事实上,在国有银行改革中,无论是对会计数据的认定,与战略投资者谈判还是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都需要有明确的国家所有者进行主导,才能保护国家利益,保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功。

  近两年来,世界银行的工作人员根据国际经验教训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如何加强中国政府作为银行所有者的功能方面提出过重要建议。

  在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方案启动之初的一次研讨会上,世界银行高级金融专家王君博士明确主张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应该由国家主导。

  王君认为,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不是彻底的私有化,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仍然是主要所有者,战略投资者的介入、银行和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等显然是积极的和必要的,但这些都不能取代政府这个最大的所有者在监管和激励国有银行改革和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使将来国家退出股份,也需要在此之前首先改善银行的经营和公司治理。因此,如何加强政府作为所有者的职能,在当前乃至今后多年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而无论是股改过程中还是上市完成后,国家作为所有者的功能都必须加强。

  他主张在商业银行改革启动之前,首先建立高层次的专业化的委员会,专职主导改革。

  在王君看来,在国家所有者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如果银行董事会成员主要由政府官员来承担的话(即使他们为担任董事而辞去政府职务),会严重影响人们对这些银行的信心,甚至还会降低战略投资者的兴趣和公开上市的股价。更为重要的是无法实现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战略目标。

  他非常强调国家所有者代表的专业水平。他说,建立董事会与战略投资者谈判,确定未来经营战略和风险管理方面都需要一个强大的专业的所有者代表机构,否则,国家在银行股改过程中将始终处于被动吃亏地位。

  但是,目前国家作为所有者的功能主要由国有银行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实施。而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成员单位存在广泛的利害冲突和角色冲突,结果导致他们兼具监管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职能。所有者的功能要求由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在既定的时间内专门全职行施,让本来就工作繁重的政府官员在正常工作之外兼顾行施银行所有者功能是不现实的。

  虽然汇金公司名义上是中行、建行的最大出资人,因为其政治地位和机构能力的原因,无法行使所有者的功能。

  王君认为,只有建立了专门的具有专业能力的所有者代表机构,赋予其相应的政治地位和权利,以及足够的资源,责成其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经营承担全部责任,国家才有指望真正建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改善经营的问责制度。

  这种所有者代表机构仅需要二十多人,不会形成新的官僚主义机构。这个机构一旦成立,就可以由其在市场上,根据既定的条件,选聘真正称职的人派到改革银行担任董事,这样一来就有希望在银行建立真正有效的具有专门能力的董事会,这样的董事会才有可能聘用、激励、惩罚管理层,并在经营战略风险管理审计等方面发挥作用。

  王君说,有了所有者代表机构,目前分散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监管部门的所有者功能可以剥离出来,由国有银行所有者机构单独承担。这样可以减轻中央银行等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和经营中的责任。使他们专心致志做好本质工作。并处理还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中涉及到的跨部门的问题。如果没有这种高层次的所有者代表机构,中央银行和多个部委,必然继续在大量本来应该由所有者关心的具体事务中,而且要被迫选派政府官员到银行里充当董事,否则人们会问国家作为所有者的利益如何体现。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专家的意见是值得研究和分析的。四大商业银行的改革无论是从动用资金的数量来看,还是其对将来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来看,都将是一项要对历史有所交代的无比严肃的工作。其成果究竟如何,最后的评判者是市场。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设计好改革框架,并建立及时有效的校正机制,在改革进行到现在这个阶段,显得至关重要。■

[上一页]  [1]  [2]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银行业新闻 全部国有商业银行新闻 全部中行上市新闻 全部工行上市新闻 全部银行股改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