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银行首页_信贷风险 > 正文
 

国内银行业坏账生成机制并未根本破除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7:52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根据银监会披露的数据,到2005年6月底,全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637.3亿元,比年初减少5545.2亿元,不良率8.79%,比年初下降4.4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行政策性剥离了6340亿元不良贷款。如果剔除这一因素,今年6月底,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将增至17977.3亿元,比年初增加794.8亿元。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将增至16474.7亿元,比年初增加723.8亿元;其他商业银行增加了71亿元。

  中国银监会统计部专题分析组10月公布了《当前银行业信用风险状况及原因分析》的报告。报告预计2005年不良贷款余额又将新增300多亿元。

  这一切还都只是公开披露的账面数字,实际情况可能比这还要糟糕。通过直接隐瞒——不调整贷款形态和技术性隐瞒——借新还旧周转,国内银行业真实的不良贷款数据可能要远远大于已公开的。其实,在银行业内部,这已是公开的“秘密”。

  所以,可以这么说:国内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远没有监管者、相关学者及研究人员,甚至

商业银行高层所看到的那么乐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国内银行业的坏账生成机制并没有得到根本破除;二是严格的监管与处罚措施,让问题暂时被隐藏了起来。

  近两年,国内各商业银行不断加大了对信贷业务的管理,力图在评级、授信、审批等环节强化风险控制,防止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并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严格行业准入、上收审批权限、电子实时监测、实施责任追究等措施,部分行还对本系统的信贷流程进行全面再造。在宏观层面,国家对重点商业银行实施了产权改革,引入海外投资者,以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低劣的难题。应该说,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防止国内银行业信贷资产进一步恶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破除国内银行业的坏账生成机制。

  第一,国内投融资体制对银行信贷的高度依赖,使银行不得不承担起全社会的投资与经营风险。从改革之初到2003年,银行贷款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87,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系数达到0.996。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几乎都要依靠银行信贷的支撑。在这种体制下,只要市场上存在投资与经营风险,银行就不可能从根本降低或避免信贷风险。

  第二,现有的司法体系与司法状况,正在鼓励借款者逃避还贷责任,逃废银行债务。在全社会没建起完备的信用体系的条件下,法律这个最后的裁决者,理应扮演合法利益的保护者这一关键角色。但是,无论是法官素质、司法水平,还是司法腐败、政府干预,都让银行债权失去了最后的依靠。这种状况如此普遍,以至于逃废债务成为一个正当而流行的趋势。而银行对债权的追讨,也演变为银行与债务人、银行与法院、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当法律对违法行为不能正确裁判和有效制止时,其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鼓励人们采取违法行为。

  第三,银行内的信贷改革与再造,并没有真正提高其对风险的识别与预防能力。首先,专业人员的缺乏,让国内各商业银行无法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甄别与判断。信贷制度与流程制订得很好看,但操作人员不知道手头上项目的风险在哪里。其次,托管责任与激励措施不对称,让管理层与操作人员没有充分的动力与足够的约束,去履行好托管职责,做好每一项工作。严格的处罚会制住其违规的脚步,却不能激发其主动工作的动力,甚至会诱发员工行为的短期化。另外,信贷业务的集中上收审批,可能会在合同风险、行业风险的预防上有所帮助,但对更为多见的借款人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却无能为力。

  第四,国内银行业的盈利模式与盈利压力,决定着商业银行的贷款冲动难以遏止,新的不良贷款也难以避免。由于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成熟和金融工具的不发达,银行的资产运用受到限制,靠放贷来赚取收入的经营方式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再者,在国家控制存贷款利差的前提下,银行只能通过多存多贷才能赚到钱,才会有更多的利润来消化不良贷款。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更多的贷款将换来更多的呆坏账。

  基于上述分析,在国内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要从根本上破除银行的坏账生成机制,还要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改革司法体制、完善托管机制上着力。

  [本文由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www.unbank.info)授权新浪网独家发布,未经银联信或新浪网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2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