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资本市场风浪急 银行理财产品遭信用拷问(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 03:01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客户与银行的争议焦点

  其实,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的现象由来已久,在此次风波中投资者从幕后站到了台前,和银行唱起了对台戏。

  “真没想到!”购买了东亚银行“利财通1期”的周小姐很是激动。周小姐是位公司白领,对于理财没有太大概念。但是在银行打出“首月保证年收益率30%的固定收益,有机会缩短投资期限只2个月更可赚取15%年红利收益”的宣传口号后,她毫不犹豫地掏了10万元进行投资。“虽然我知道年化收益率是个预期,但是所谓的‘保证’和‘固定收益’之类字眼出现时,我的潜意识已经认为该产品会有很大的投资回报。”

  而东亚银行理财经理表示,产品说明书中就已经很明确表明了它是一款非保本的结构性QDII产品,虽然首月有固定收益保证,但是随着海外市场的波动和本款产品的收益结构设计,产品在到期之前是出现浮亏是正常的市场风险。

  而对于渣打银行的这款保本型“聚通天下”金猪宝贝产品,投资者对其出现年损失5%的怨言也日渐得到媒体和大众的关注。“与当时理财经理的稳赚钱的吹嘘比起来,我只求保本就好。”在去年5月18日购买了10万元该产品的孙女士很是无奈。

  而一位渣打中国的市场部门经理坦言:“次贷危机对美国零售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导致一些服装、玩具以及和消费相关的行业出现了业绩不佳的情况。以上情况同时也导致渣打银行于去年5月份推出的以消费品板块股票为主要投资标的的金猪宝贝系列产品表现一般。”

  风波背后的思考

  在矛盾的背后,我们需要思考,究竟是银行之责,投资者之过抑或监管不力?

  西南财大李要深:投资者和银行都难辞其咎。投资者在和银行签订合同之时就应该对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有个权衡,光是听信推荐或迷信宣传都是很不理性的。在投资观念上,随着浮动收益类产品的份额加大,投资者要做好充分的市场波动对收益影响的准备。如果真有类似挂钩股票市场的产品出现较大亏损,投资者要在权衡好提前赎回的成本后再做决定。有些产品具有累计收益保证功能,如果盲目赎回不但可能错过最终的产品收益,还会由于没有持有到期而损失这块额外收益。

  至于银行,将销售环节理财经理的素质提高并做好产品的信息披露将是更有利挽回形象的良策。另外,我国的银行在危机公关上的处理能力非常不足,多做一些投资者教育很有必要。

  民生银行理财专家:随着广大市民投资理财热情的提高,特别是最近资本市场出现波动,银行的理财产品市场变得活跃起来,投资者很容易陷入以下误区,即只关注产品的收益率,认为预期最高收益率就是最终收益率,只买合同上写明保本保收益的产品和不敢买不写预期收益的产品。其实,大部分产品的收益率都是一个估计值,片面迷信这个数字是较幼稚的想法。认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承受态度是前提,银行一般将理财客户分为保守型、稳健型和积极型三大类,客户自己的准确定位很重要。其次,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了解产品的投资方向是判断产品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关键。此次风波中的大部分牵连产品都是挂钩于境外证券市场,如果提前能认识到风险就不会发生相关的不理解情绪。最后,产品的流动性也值得关注,产品是否可以赎回,费率是多少,能不能质押都是流动性成本。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在有关监管问题上,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确实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有许多银行的产品净值、收益状况收益披露的并不及时,对投资者造成了一定的误导。另外,有些产品在期间就出现零收益现象,虽然不能提前赎回,但是到到期之日银行才告知投资者“惨痛的现状”,很多人至少在情绪上很难理解。我们也期待着监管的相关政策早日出台。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