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年内第三次加息:购房者月供加压 保险直面阵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08:20 每日经济新闻

  ■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小幅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时隔两个小时,国务院又发出通知,对《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作出修改。

  ■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提高存贷款利率,也是我国八年来首次调整利息税。

  ■此次加息、减税“双管齐下”,对房地产、理财、保险等领域都将产生影响,房贷不良率也会随之上涨。

  这次加息、减税政策,对房地产个人贷款而言可谓是“温水煮青蛙”。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认为,房价本身就在上涨,加息、减税之后,购房者的贷款成本提高了,尤其对那些拿工资还贷的人来说,累计三次加息,使他们的还贷压力大大增加。

  “房贷不良率随着一次次加息上涨得很快。”陈晟表示,一次加息对购房者还贷压力不大,但是今年以来一直在累计,购房者就有些抗不住了。而且,此次加息、减税使得部分欲购房者变得谨慎,因为他们对未来的政策风险预期加大。

  陈晟说,更糟糕的是,现在还贷还不上,如果想卖,就是亏本都很难卖出去。因为出卖房屋的税费提高了,使得出卖人要附加税在房价上,而购房者又不想承担这部分费用,使得卖出房子困难重重。所以他提醒购房者,一定要量力而行,能买则买,能租则租。

  东亚银行上海徐家汇支行行长林伸茂则称,他算过一笔账,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假如贷款额为100万元,加息至今,每月增加了300元左右的利息,这个数目让普通老百姓很难承受。不过他同时称,房贷是贷款中风险最小的贷款,此次加息后,房贷不良率上升幅度会有所回升,但是对于东亚银行来说,影响微乎其微。

  北孚地产研究所所长刘光东认为,这次加息、减税主要是针对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并非针对房市。单从这次加息的影响来说,更大的影响还在于对未来政策的预期。这个信息面的影响将远远超过这次加息的影响,购房者害怕加息还不起贷款,从而观望。

  刘光东认为,对于这次加息,房市需要一段时间消化,最终的成本还是会转嫁到购房者身上。但住房矛盾最终会通过别的方式得到解决,高房价、高利率的情况将会得到调控。

  月供加压 房贷者应早做准备

  本轮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后,房贷客户月供压力又有所提升。以贷款80万元20年为例,执行最优惠利率,原本月供5787元,本次利率上调后,月供将上升为5857元。而根据“月供比例不超过家庭月收入30%”的现代理财标准,家庭月收入至少要在2万元左右才能避免成为“房奴”。

  因此,在加息周期内,固定利率房贷业务比较优势逐渐得以体现。沪上已有的同类产品,3年、5年、10年最优惠利率分别为5.55%、5.73%、6.12%,全面低于加息后同期贷款利率。目前,招商、光大等银行还未对利率作出调整,但相关银行表示,虽然加息后,银行不会中断定息房贷的受理,但利率调整不可避免,市民抢搭优惠利率“末班车”的可能性不大。这也提醒投资者,应对加息要早做准备。陈珂

    加息减税后的理财产品

    活期存款利率上调 仍不敌理财产品 

    卜春艳 陈珂 每日经济新闻

  此次央行加息将活期存款利率由0.72%上调至0.81%,为2004年开始加息以来首次上调。理财专家称,上调活期存款利率有利于增加个人储蓄存款收益,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仍在收益上占优。

  某银行人士分析认为,此次活期存款利率上调的意义有二,一是多次加息后的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间的收益差距拉大,二是存款活期化特征显著。今年上半年,沪上中资金融机构新增的储蓄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达134%,同比上升83%,在活期储蓄利率上升后,或许将会使沪上投资者储蓄活期化趋势更明显。

  尽管如此,从理财的角度来说,加息后的活期存款仍“不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目前市场上门槛较低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包括工商银行“利添利”和中信银行“新股支支打”,前者与货币式基金“捆绑”,后者参与“打新股”。上述产品不仅保持了活期存款的高流动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储户收益。

  此外,加息减税还对国债、教育储蓄等产品形成巨大冲击。以6月11日发行的最新一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为例,期限2年,票面年利率3.42%。加息后,二年期的存款定期收益税后达3.762%,国债较储蓄收益已出现倒挂。招行理财顾问表示,国债、教育储蓄本来的特点就是免利息税,原来20%的税收空间对部分保守型客户有吸引力,而这次利息税降为5%,国债、教育储蓄利率却未调整,恐怕很难再吸引投资者。目前上海已有固定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一年期收益在4.2%左右,且仅收取0.7%左右的托管费免利息税,因此,未来此类产品或可取代国债等保守类投资品种。

    加息减税后的保险产品 

    保险产品直面“改朝换代”阵痛 

    胡金华  每日经济新闻

  上周五加息、减税“两箭齐发”,将使保险市场真正面临“结构性调整”,分红型产品2.5%的预定收益率优势将丧失贻尽,各大中资寿险公司的传统寿险或将大面积退市,一个保险产品“改朝换代”的时期正在来临。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专家分析,两大措施的出台,让现在一年期利率(3.33%)扣除5%的利息税后,利率水平仍达3.2%,比市场上分红保险的保底收益2.5%还要高出0.7%。虽然保监会不断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保险资金在去年的投资收益也已达260%,但与投保人购买的分红险相比,保险公司的收益还是要高很多,因此监管层必须考虑在现行情况下是否要改变2.5%的收益,而一旦突破,提高多少比例是合适的?

  一家合资寿险公司的精算师称,目前各家保险公司设计产品正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尤其是以银保分红险为主打产品的公司,受到的冲击更大。他表示,保险公司精算师设计产品都是以保监会的上限为底线,如果这个底线不打开,很难在分红险产品的设计中有大的突破。

  在目前的市场上,分红型保险产品已经乏人问津,而真正能大举拉动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均来自银保渠道,投连产品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但是市场人士却认为,由于投连产品对购买对象、保额等的限制,销售对象要比一般的分红险对象狭窄得多,保险公司通过一个单一的险种来拉动保费收入也会显得“势单力薄”,短期内仍然无法挽救保险产品的销售颓势。

  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则认为,未来的保险产品将走更多元化道路。在未来,监管层或将真正放开产品设计的闸门,客户通过保险渠道从海外市场受益,也将成为保险公司提高保费收入、扩大投资收益的不二法门。

   加息减税后的储户 沪上银行未现转存热潮

   卜春艳  每日经济新闻

  加息后,沪上银行并未出现储蓄存款转存热潮。记者上周六在浦东多家银行网点采访发现,办理业务的客户数量没有明显增加。工行某网点大堂经理表示,多次加息已降低了大部分储户的敏感度,办理转存的数量远少于去年加息的时候。

  某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储蓄转存是否划算,还要看已办理存款的天数。中长期存款转存的收益提高较为明显,但近年来客户并不热衷于办理3年或5年储蓄,大部分短期储蓄的客户对转存表现出得很无所谓。

  “加息之后很可能再加息,反复办理转存实在是折腾,”有客户边排队边对记者说。他认为,一年期定存加息0.27个百分点,只有那些资金较大的才会转存收益明显。而实际上,资金大的客户对储蓄不感兴趣,购买理财产品的收益明显高于定存。

    加息减税后的专家看法 

    抑制投资冲动消费有望被拉动

  加息、减税已有三天,市场反应却平平。经历了前两次的利息调整,再加上期间经济学界对加息的预期,使得市场有了足够的适应能力。

  事实上,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强调,调控政策并非针对股市和楼市,而是为了防止现在国内经济增长过快向过热转变,也是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等问题。那么,此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能为中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起多大作用?本报记者据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为投资、消费和出口。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经济的主要带动力还是以投资和出口为主,虽然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15.4%,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但是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长期处于末位状况依然未改。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认为,此次的“加息减税”方案是想拉动国内消费,“因为从长远来看,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应该还是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增长都不具有持续性”。

  他强调,投资需要消费来做支撑,而出口则已经出现了贸易摩擦和

汇率问题。拉动消费主要体现在提高贷款利率,抑制
房地产
投资以及增加储蓄收益上。

  江苏省宏观经济院院长顾为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次加息减税的紧缩政策下,投资资本增加,使得投资者停顿观望。

  他打比方说,过去投资股市和房市的投资者,现在由于利息收益提高,投资成本增加,投资者肯定要考虑风险和收益,从而要观望一段时间。但是他强调,在观望的同时,资金还是要流动,这种流动则体现在消费领域,以拉动了消费。

  他同时认为,在这一轮投资退出以后,大部分人都是有所收益,从而改变了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最典型的就是旅游消费。据他预测,目的地旅游在今后三到五年中,比例将会有所上升,“此次加息减税对我们的服务业是重大利好消息”。

  赵晓指出,“加息减税”的作用就是抑制投资,让老百姓的钱从投资领域退出来。而现在国家很多政策也是为了刺激消费而准备,比如说最近一直强调的增加工人工资、提高福利、医疗待遇等。刘春香

    刘春香 陈珂 卜春艳 胡金华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