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南京民企良性发展 机遇良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 18:18 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

  日前,南京市工商联公布了2004-2006年度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南京上规模民企在发展质量、赢利水平、海外拓展、科技创新、融资上市等方面呈现健康发展之势,同时民营企业家在经营管理、承担社会责任、人才培养、依法纳税等方面也树立了健康形象。

  南京工商联上规模民企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06年,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户均税后净利润总额为1.69亿元,比2004年的1.17亿元增长44%,年均增长率为20.18%,低于营收总额而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幅度,盈利幅度低于全国上规模民营企业31.78%的平均水平

  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是南京市工商联通过启用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系统软件,不断积累基础数据资料,逐步建立起本市上规模民营企业样板群,为分析南京地区上规模民营企业发展规律和趋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调研报告对南京地区参与调研的31家民营会员企业的综合经济指标以及企业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力图解读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3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和经营运转特点。

  调查报告显示,2004年-2006年间,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的企业规模有显著的增长。2006年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的户均营收总额为46.03亿元,比2004年的28.9亿元增长59%,年均增长率为26.2%;苏宁电器、雨润食品、三胞集团的营收总额目前均在百亿元以上,高力集团、金浦集团等九家企业的营收总额 则分布于十亿至百亿元区间。2006年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的户均资产总额为26.36亿元,比2004年的20.31亿元增长29.8%,年均增长率为13.92%,表明其资产规模扩张的幅度约为收入规模扩张幅度的二分之一,企业经营能力迅速提高。

  2006年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户均税后净利润总额为1.69亿元,比2004年的1.17亿元增长44%,年均增长率为20.18%,低于营收总额而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幅度,盈利幅度低于全国上规模民营企业31.78%的平均水平。

  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在壮大实力的同时,企业社会贡献度的提升也非常明显。2006年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户均缴税总额为12365.9万元,比2004年的7221.23万元增长71.24%,年均增长率为30.86%,明显高于同期资产和税后净利润的年均增长率,这也充分印证了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财税增长的突出贡献。

  2006年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户均员工人数为6346人,比2004年的4961人增长27.91%,年均增长率为13.1%,其中有5家企业员工人数已超过万人,另有4家企业员工人数在5000人以上,这表明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已能以较高的水平向社会提供就业机会。

  从效率指标来看,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的劳动效率大幅提高。人均营收额由2004年的58.26万元/人提高至2006年的72.53万元/人,增长24.49%;人均利润额由2004年的2.35万元/人提高至2006年的2.67万元/人,增长13.62%;总资产周转率则由2004年的142.28%提高至2006年的174.61%,表明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盈利能力下降的局面下,普遍采用提高企业资产运营能力来提高销售能力。同时,企业的人均指标和周转率指标的不断提高也证实了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规模和效益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劳动效率的提高。资产负债率趋于上升,但仍属安全。

  抽样分析的31家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中,有4家已分别在境内外上市,尚有11家正在谋划筹备企业上市。另外,在这个群体中,有3家在国外建立了生产企业,4家企业在海外设立了销售公司,2家企业在国外设立了研发机构;香港、东南亚、北美、澳洲是企业普遍看好的投资地区,在海外设立拓展办事处和建立销售网络是目前企业“走出去”的最多选择;已有4家企业遭遇过国际贸易摩擦。

  此外,高新技术企业占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合计拥有专利数近200个,以自主

知识产权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9家企业获得过政府的科技资金支持,总额达6411万元;4家企业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5家企业获得过省级科技进步奖;多数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到费用总额的5%-10%,48%的企业技术装备处于国内领先以上水平,55%的企业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以上水平;资金缺乏、人才短缺、政策支持不到位被企业视为影响科技创新的三大因素。

  在这31家上规模民营企业中,77%的企业建立了党委或工会,党委和工会组织健全的企业为19家;97%的企业通过了不同程度的质量管理认证,90%的企业建立了各类企业

信息化系统;在人力资源方面,年薪制和分红作为主要激励手段而为企业普遍采用,多数企业为员工办理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比例均在80%以上。

  银联信分析:

  综合上述经济指标,可以看出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保持了民企营运效率高的固有优势,伴随着全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势头,形成了整体快速成长的发展态势。

  金融机会分析

  从南京民营企业的发展质量看,2004年-2006年间,南京上规模民营企业的企业规模有显著的增长。企业经营能力迅速提高。企业社会贡献度的提升也非常明显。对地区经济发展和财税增长的突出贡献。能以较高的水平向社会提供就业机会。

  从南京民营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实施情况看,有4家已分别在境内外上市,尚有11家正在谋划筹备企业上市。香港、东南亚、北美、澳洲是企业普遍看好的投资地区,在海外设立拓展办事处和建立销售网络是目前企业“走出去”的最多选择。

  从南京民营企业的科技进步情况看,高新技术企业占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以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数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到费用总额的5%-10%,48%的企业技术装备处于国内领先以上水平,55%的企业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以上水平。

  银行信贷提示

  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借助于资金的融通,也就必然形成对相关金融服务的需求,其发展速度越快,数量越多,相关的金融服务的需求就越大。但是,受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企业自身素质以及社会因素等方面的瓶颈制约,致使银行信贷投放与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难以融合。对此,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认真研究和解决,为民营企业腾飞创造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增总量、上规模、上档次。

  

商业银行要正确进行市场定位,按照小额分散的原则,支持自身有能力支持的民营企业,在安排贷款额度时,要安排专项额度,确保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计划的落实,尤其要安排专项贷款用于支持创业初期的民营企业资金需求。尽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评级制度。要尽快成立专业化、承担法律责任、具有权威性的信用评估中介机构,对民营企业资信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给金融部门提供真实可信的信用咨询和放贷依据。

  [本文由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