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天津农合行:信用共同体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 17:44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量身打造了“信用共同体”。这种方式有效突破了中小企业没有抵、质押能力的贷款瓶颈,建立的信用机制,不需担保和抵、质押,企业就可以获得信用贷款。 通过这种方式,到2007年5月,花筒2300家中小企业信用发放了信用贷款7.3亿元。天津农村合作信用社系统有12个区级农村合作银行和信用联社,营业机构网点519个,各项贷款余额490亿元,存款余额达到667亿元,市场占有率10%,在全市银行业排名第五。 目前,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创建了信用共同体43个,针对小企业贷款“额度小、频率高、时间急”的业务特点,开展差异化营销服务策略,为小企业提供多种特色服务,包括对信用贷款实行“三免”,即免抵(质)押、免担保、免联保,企业持贷款证随用随取等。新建一批信用共同体,形成规模效应,扩大企业受益面,创造性地为小企业服务。 一、创建“箱式”和“伞式”信用共同体 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在四年前就确立了“做社区型小的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树立‘抓小放大’的经营理念,把经营方向对准民营、私营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及城镇居民。开展信用工程,推出‘信用共同体’的服务品牌,把中小企业作为自己的长期合作伙伴,开发了“箱式”和“伞式”两种信用共同体,形成了以开发小额信用贷款为品牌的城市社区信用体系。 在“箱式共同体”中,管委会的责任就是督促区域内的企业按时还款付息,然后将贷款利息总收入的5%交给管委会,作为对其加强管理的补偿。同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做出承诺,凡是被评定的企业,如果全部按时还本付息,那么从第二年开始,贷款利率将下降一定幅度;如果第二年还是全部按时还本付息,利率将再下降一定幅度。但只要有一户不履行合约,利率就要返回到上一年的水平,如果是两户以上,优惠利率就会被取消。 在“伞式共同体”中,需要建立起担保基金,为被评定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天津农村合作银行过去曾经成立了一些担保公司,来提供担保基金,但担保公司需要收取费用,而这种费用实际上是转嫁到了商户和中小企业身上,加重了它们的负担。现在的“伞式信用共同体”中,是由行业内的骨干企业抽调部分资金作为担保基金,银行相应地取消了对中小企业的部分利率优惠,而将这部分利益作为骨干企业承担担保基金的补偿。这样一来,担保基金就有了比较高的回报,相关企业也更加愿意承担这部分责任了。 两种信用共同体对信用贷款实行的都是“三免”政策,即免抵押、免质押、免担保,信用商户持贷款协议书随用随取;银行对授信额度内的贷款申请,不再增加任何复查内容、保证条款和手续费用;对授信额度内的贷款申请,银行确保资金供应,当日提出贷款申请,当日发放贷款;在信用商户全部履行承诺的前提下,银行对第二年的贷款实行利率优惠,如商户不能履行承诺,利率就返回到原来的水平。 这样就出现了一种结果,即使有一两家企业由于遇到了某些不可抗力,造成不能按时还款,其他的商户、中小企业就会考虑到自身利益,自觉组织起来维护团体利益,将欠款还清。如果出现了个别企业恶意拖欠的现象,管委会和整个商城里的商户、中小企业就会将其驱逐出去,逐渐地形成了小范围内的诚信环境。 二、转换思维,实现“信用共同体”的建设 随着城市的发展,不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逐步进入了城市社区,服务对象和经营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业务迅速增加。面对形势的变化,天津农村合作银行立足现实,转换思维,2003年,在经过全面调查和认真研究,借鉴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初步经验,积极探索服务城市社区的新路子,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延伸、嫁接、引入城市,以私营经济、中小企业、城市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并从实际出发具体刨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症结,推出“信用共同体”的服务品牌,采用先予后取、共荣共赢的方式,建立了良好的诚信环境,与中小企业共同成长。 (一)由注重还款能力的真实性到还款意愿的真实性 在传统的银行贷款业务中,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往往是银行考虑是否放款的首要因素,但面对在交易中心、商城内经营的企业商户,很大一部分属于夫妻、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没有规范的账目核算体系,缺乏信息透明度,缺少有效抵质押物的现状,如果仍按老思维来审核,必然会出现“企业无钱贷款难,银行有钱不敢贷”的局面。进一步考虑这些企业商户往往有着丰富的经营经验,发展得好,活力也是最强的,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天津农合行认为,企业有无合乎规定的标准偿还物作抵押,当然是重要的贷款选择标准,而现金流频率最能体现商户把握商机的能力,既然他们市场定位中的服务对象是“面向民营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城镇居民”,与其执著于合乎规范的抵质押品,倒不如充分利用还款意愿这个软性标准,在信用共同体中为他们创造条件,为中小企业贷款难开辟一条通途。 (二)先予后取,一个专为市场定位而设的制胜法宝 进入气派的天津民企鑫茂集团的行政楼大门,你会发现与其他办公场所炯然不同的是,大厅进口一侧是市农合行营业部鑫茂分理处,一侧是集团信用服务中心。银行不是建在闹市街头,而是建在共同体场所内,这种设置充分体现了天津农合行又一个崭新经营理念----先予后取,以信用共同体建设来确立银行和客户、场地所有者间的利益平衡点,并以此设置机构。摒弃分支机构设置以存款源为主,将繁华商区、闹市街头作为首选的常规模式,现在天津农合行则是在封闭或较封闭的小环境中以商城、贸易市场、商会等经济实体为载体,与商户、市场管委会或商会形成利益对等的结合点,组成“箱式”或“伞式”信用共同体,向商户发放信用贷款。这种模式天津合行首创并已成功运作了3年,8.1亿元贷款无一笔不良。 在信用共同体内发放贷款中,除缜密细致的书面资料外,倾注更多心血的是关注行业动态及行业走向,关注商户在交易过程中的发展意愿,把握单笔、小额、先予后取的原则,最终实现他们做大做强的愿望。农合行大毕庄支行天津物流中心分理处,4名员工以建立信用共同体始,3年来放贷5000万元,而目前他们的存款已净达两个亿,就有力地诠释了他们的经营理念。 (三)三方利益的捆绑效应为信用贷款加装防护锁 在构建信用共同体框架时,天津合行将市场管理方列为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信用共同体这种运作模式制约,商户与商户、商户与市场管理方及合行自身,随时都在进行着动态诚信博弈。对于商户而言,一人违约,就可能遭遇下一年度整体利率上浮、共同被惩戒的扩大效应;对于市场管理方而言,市场经营受阻、人气不振,即意味着整个市场丧失了竞争力;对合行而言,合作者不能协同作战,也就锁定了信用共同体的颓势败局。这是三方都不情愿看到的。因此,这种潜在的违约成本令理性的三方自觉履行相互监督、相互沟通义务。 三、信用共同体服务城市中小企业成效显著 天津农村合作银行深化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而专门量身打造了“信用共同体”,这种融资模式主要依靠企业信誉建立信用机制,不需担保和抵、质押,企业就可以获得相应额度的信用贷款,有效的解决了中小企业抵押不足、信用缺失的贷款瓶颈,为银行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在6月6日举办的“首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上,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展位前热闹非凡,该行推出的“信用共同体”备受参展企业的热捧。 银联信分析: “融资难”已经成了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之一,当然这种状况的形成,除了与国内各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贷款门槛较高,融资产品结构单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较少以外;中小企业抵押不足,缺少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以及财务透明度低,银企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现象,均为贷款难的重要原因。根据权威机构的调查,有46%的中小企业是由于类似的原因而贷款失败。 商业银行要拓展中小企业贷款市场,必须围绕解决信息不对称这个中心难题进行探索,这个思路已成为各商业银行的普遍共识。但是,从实践的情况看,不少商业银行由于对微小企业生存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不很清楚微小企业信用资源特点与大中型企业信用资源特点原本存在的重大差异,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以往适用大中型企业的套路,试图辟出解决微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难题的路径,结果成效并不明显。通过认真分析大量的实践案例便不难发现,在我国现实存在的、处在稚嫩发育期的微小企业群体,尽管普遍缺乏第二偿债能力,但是未必普遍缺乏第一偿债能力;尽管普遍缺乏提供反映信用状况硬信息的资质,但是未必缺乏能够真实反映信用状况的软信息。 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构建起来的征信、评信、授信融资规范,明显带有倚重硬信息、偏重企业第二偿债能力的体制特征。它能比较有效地解决大中型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却显然不能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小企业、微小企业的信用状况,从而不能有效解决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天津农村合作银行认识到了我国小企业、微小企业普遍与所在社区经济、社会人文资源有着共生互动的密切关系,呈现出依托血缘、亲缘、业缘、地缘诸多信用关系网络群体性生存的特点。从解决问题的关键着手,立足社区构建形式多样的信用共同体,依托这些载体低成本地共享目标客户的信息,有效解决小企业、微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难题。并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就。 事实上以上分析的客观真理性早已被大量的案例所证明。不论是深发展“1+N”供应链金融理念的运用与实施还是前不久建设银行、阿里巴巴携手推出企业信用度贷款服务,这些在微贷市场取得可持续突出业绩的银行,其赖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就在于有着对于小企业的信息优势,也显示了对接小企业群体信用共同体对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巨大功效。 具体而言“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跳出了单个企业的传统局限,站在产业供应链的全局和高度,从更宏观的高度来考察实体经济的发展,从关注静态转向企业经营的动态跟踪,从核心企业入手控制了风险,这将从根本上改变银行业的观察视野、思维脉络、信贷文化和发展战略。同样“e贷通”同样解决了银行与企业之间没有信息沟通平台,缺乏良好信用关系的难题。 当然,这些方式目前都可能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产品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提供了一种新思维。同时这些机制的具体实施也会加强企业的诚信建设,培育企业家的信用观念,增强企业重合同、守信誉的自我约束意识。 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完善,未来的发展将是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信用体系、以企业为中心的商业信用体系和以政府为中心的政府信用监管体系“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些创新产品的推出都打通原本独立的两者,不仅为中小企业资金链短缺困局贡献出创新性的解决思路与多方共赢模式,同时亦有望实现银行现有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只有在良好的信用环境下,建立和维护良好的银企关系,企业才能赢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也才能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解读】 1.信用共同体。“信用共同体”指,为了适应民营经济、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城镇居民融资需求,根据金融监管规定,结合社区经济发展状况,打造的一个以银行小团队应对企业大集群的合作双赢的信用模式,是一种以信用为号召力和影响力,慎终如始,恒信立业,精细服务,智慧经营的协调互信。 2.箱式共同体。“箱式共同体”是以集聚在一定区域内的商户、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将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商户较为集中的大型批发商城、批发市场、物流中心、贸易货站等固定场所,视为农村的一个行政村,将其封闭起来,以这个商城的管委会为载体,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天津农村合作银行通过组成由银行、管委会、商户代表等多方参加的信用商户评定小组,逐户评定辖区内商户的信用等级,确定授信额度,发放小额贷款,并由银行、管委会、信用商户三方承诺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组建成“箱式”信用共同体。 3.伞式共同体。“伞式共同体”是以行业内分散的商户、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以固定的商会、促进会为载体,组成信用共同体。同时,银行从入会的企业中选出经营稳定、资信良好、资本金充足,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一家或多家行业骨干企业,建立起担保基金,为被评定的商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这种由银行和中小企业共同组成的信用共同体,使入会的中小企业可以在被评定信用等级的基础上,得到优惠贷款支持。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