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每笔0.3元的举措从6月1日开始执行,此举出台仅1个多月以来,引发了来自消费者和高层人士的共同关注。记者昨天获悉,上海市民邓维捷已将银行收取跨行查询费一事诉至法院,被列为被告的有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就此项收费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紧急建议近日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目前“是否会考虑停止收取这项费用”已经列入中国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国家审计署三部委的议事日程中。在磕磕绊绊中出台的跨行查询收费方案引起了新的一
轮质疑,中国银联再次陷入两难境地。
跨行查询收费遭遇上下夹击
前天,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的邓小姐一纸诉状将交通银行上海漕河泾支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支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和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一起告上法院。6月14日,当邓小姐持该银行卡到交通银行上海漕河泾支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支行的ATM机进行查询时,发现银行卡余额都会减少,经过询问后得知,包括建行、交行、工行等在内的几大商业银行根据中国银联的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开始对银行卡跨行查询收取手续费每笔0.3元。这引发了邓小姐的不满和质疑,于是她一纸诉状将四被告告上法院,并请求法院判四被告返还银行卡跨行查询手续费人民币1.5元,同时她要求银行停止侵权行为,取消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而在邓小姐提起诉讼之前,就有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上书人大,建议暂停银行收取跨行查询费,最近这项建议也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明确答复。据了解,中国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国家审计署三部委已考虑暂停银行收取查询费。
此外,在跨行查询收费举措出台前后,业内专家也纷纷予以讨伐,普遍认为银行如此收费存在违约又违法之嫌,认为银行及中国银联征收跨行查询费即使有据可依,在宣布收费标准前也应当依照《价格法》规定,进行必要的听证程序。
收费依据成本界定谁也说不清
据了解,0.3元每笔的收费标准并非一蹴而就,这个标准的出台经过了复杂的演变和谈判过程,具体标准也经历了0.15元、0.1元、0.2元等多个版本,最终确定为0.3元。收取此项费用的单位也从最初的银联组织、收单行扩大到了银联、收单行和发卡行三大机构各分一杯羹的均衡状态。这也意味着,银联的收费举动,不仅仅牵扯到银联和持卡人的利益,同时也是各家银行和银联共同争利的结果。而在这个过程中,收费标准也从0.1元演变到了现在的0.3元。据悉,在0.3元的跨行查询费中,银联收取0.1元、发卡行收取0.1元、收单行收取0.1元。
根据中国银联最新一次公布的收费标准,跨行查询费境内每笔为0.3元,境外为每笔4元。但这个标准除了得到了银联和各家商业银行的认可之外,其制定标准究竟又从何而来?成本究竟如何界定?银联官方的说法是,根据专家团的测算,每笔跨行查询费的成本在1元左右,这其中包括了终端机具、网络维护、人员成本等各个方面。对持卡人所收取的0.3元费用只是消费者承担了一部分跨行业务的成本。然而至今为止,银联尚未出台具体的成本明细来支撑这项测算。
业内专家则认为,由于目前中国的银行卡系统落后,而且每家银行各自为政,系统复杂性过高,最终导致了跨行交易成本过高。
记者观察
银联到底错在何方?
从银联计划实施收取跨行查询费到银行正式对消费者征收这项费用,大约拖延了半年时间,经过了几轮折腾,收费举措几近夭折,在各方压力下,银联甚至曾经一次次辟谣发出了“跨行收费没有具体时间表”的表述。
从商业法则来看,ATM跨行查询交易与取现、消费等其他基本交易一样,也是一种金融服务,需要占用系统和网络资源,对银行卡ATM跨行查询交易收取一定的费用,是符合市场经济有偿服务原则的。同时,按照银联的解释,对ATM跨行查询适当收费有利于减少部分客户不必要的查询,减少对银行卡系统和网络资源的占用,提高系统响应速度,从而提升对大多数客户的服务品质。要说银联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但为何收费之举激怒了上亿持卡人?
从2003年6月至今,银行的收费项目已增加了20多项,有小额账户收费、零钞点钞费、银行卡年费、跨行查询收费等等,虽然每一项收费都引起强烈反对,但从未像跨行查询收费引发如此大的反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百姓对各种各样的单方收费和涨价行为已经积怨颇深,跨行查询费的收取就像一根导火索,让这些牢骚集中爆发出来;另一方面,银联和银行的半遮半掩行为,也终使自己陷入了尴尬状态。
据记者了解,在正式确定收取跨行取款费前,不仅没有任何听证和有持卡人参与的讨论,甚至连公告都挤到了不得不发的时候才遮遮掩掩地发布。交通银行是惟一在收费前20天通过网络和网点进行了公示的银行,其他几家收费银行都是在银监会“变更收费项目必须提前最少10个工作日”的要求下,最后一天才改口表示将收取此项费用,个别银行甚至在其网点和网站上根本看不到有关跨行查询收费的任何表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联和银行过于霸道的做事风格和充满垄断气焰的作风也将本没有那么重要的事件演变成了中国银行业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收费事件。
商报记者 和平/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