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0日08:34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银行委外规模总体下滑成为大势所趋。然而,在一些以往较为激进的银行主动收缩委外规模的同时,记者获悉,中行、招商、光大等此前较为审慎的银行正考虑对一些委外基金适量加仓。

  多位银行资管人士指出,银行委外投资新增有限,主要是优化调整。而优秀的委外管理人仍受到市场青睐。对于债券市场可能存在的机会,银行资管人士表示,或考虑委外合作,或考虑主动捕捉配置机会。

  银行委外投资分化

  面临今年三季度的部分委外到期时点,要不要续作,银行的态度出现分化。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去年较为激进的、依赖同业业务迅速扩张的银行来说,今年在委外投资上表现出一定的压力。而去年较为审慎的大银行,当前却在考虑适当追加部分委外管理人的投资。

  “目前,银行委外新增规模有限,主要是在策略配置上进行优化。优秀的委外管理人会获得更多的委外资金,而不理想的委外投资就要适当收缩。”一位股份制银行资管部负责人对记者说。

  一位农商行分管副行长对记者表示,该行的委外占比并不高,大约在20亿左右,且投向相对分散。总的来看,银行对于委外债券基金的态度是结构调整,对于浮亏大的委外投资,不急于立即赎回,留待观察后续的表现;而对于一些收益一般的、未达预期的基金,银行会考虑到期不续作。

  同时,由于银行所投的委外分布的时间较分散,因而不会出现集中赎回的现象。不过,“考虑到降杠杆的需要,会把有收益的委外基金先落袋为安。”银行人士表示。

  而去年不太激进的银行如中行、招商、光大等,在考虑对部分债券方面的基金专户加仓。“银行会通过基金专户投向债券量化及国债期货对冲来优化自身的策略组合。”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优化配置策略摆在首位

  伴随理财整体规模的下降,银行开始把优化配置策略放在首位。一些银行倾向于自己主动管理,捕捉债券配置机会。另一些银行在自身配置策略的大框架下有侧重地选择投顾。

  在银行资管人士看来,当前债市有一定的配置机会。他们认为,伴随着债券市场收益率的深度调整,从绝对价值来看,债券类资产已经逐步纳入可投资的区域。宏观基本面对债券市场的支撑作用将会逐渐体现,伴随着金融去杠杆的进程,前期过度依赖杠杆策略的委外产品将逐步出清。

  不过,优秀委外投顾仍受到青睐。原因在于,一方面,对于500亿规模以下的金融机构来说,委外的需求仍然很高。因为组建一个投研、交易、风控和技术的团队,成本较高,委外可以协助金融机构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不过,在委外流程上要做好控制,需要有投委会作出分析决策。

  另一方面,“选择优秀的委外管理人也是银行资管能力的体现,银行会根据自身策略组合来优选委外投资。”多位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张文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