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刘双霞)3月16日凌晨美联储祭出加息政策后,国内市场上央行年内二度全线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中标利率及MLF操作利率,引发市场对于加息的猜测。对此,央行表示,此次中标利率上行是市场化招投标的结果,并非意味着加息。虽然央行快速表态,打消市场顾虑,但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国内利率水平仍处于低位水平,后续不排除进一步调高利率的可能。

  3月16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800亿元逆回购操作,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公开市场7天、14天和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45%、2.6%、2.75%,较上次上调10个基点。央行还进行了303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利率,其中,6个月期MLF操作利率3.05%,较前次上调10个基点。1年期MLF操作利率3.2%,较前次上调10个基点。此外,有消息称,央行上调隔夜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20个基点至3.3%,上调7天SLF利率10个基点至3.45%, 上调1个月SLF利率10个基点至3.8%。

  央行就此次市场利率上行答记者问时称,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是通过央行招标、交易对手投标产生的,此次中标利率上行是市场化招投标的结果。中标利率经常在变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中标利率上行并不是加息。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观察是否加息要看是否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去年四季度以来物价上行导致实际利率下行。

  不过,招商宏观点评央行上调政策利率称,本次上调政策利率是央行主动而非被动的调整,与美国加息时点接近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基本面走势趋同,央行维护市场流动性的态度明确,此次政策利率的调整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有限。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看来,央行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用意有三方面,首先是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基调;其次是前几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长期处于历史低位,当前利率上调是逐渐实现市场操作利率的正常化;最后是美联储再度加息,中美无风险利差有收窄的趋势,因此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有利于保持中美无风险利差,防止资本外流压力。

  除了对冲美联储加息风险等因素,黄金钱包首席分析师肖磊补充,上调利率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国内资产价格近日上涨比较明显,尤其是部分城市房价过热,央行操作有给市场资金面降温的意图。

  事实上,央行在今年已经二度上调公开市场利率。央行曾在2月3日全线上调逆回购中标利率,同时还上调了SLF贷款利率。更早之前的1月末,央行首次上调MLF操作利率,幅度10个基点。当时招商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徐寒飞称,这是央行货币政策全面逆转的信号,意味着2014年以来的货币宽松政策结束了。

  申万宏源宏观团队预计,尽管后续通胀对政策的约束将缓解,但美联储连续加息叠加国内经济平稳,后续仍需继续关注利率再度上调的可能。

  对于央行后续政策,肖磊认为,公开市场利率上调空间有很大的操作性,目前从资产价格的角度看进一步宽松的依据不足,更主要的是美联储加息给全球各国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挑战,央行需要足够的利率差来应对汇率问题,后续不排除进一步调高利率的可能。

  黄志龙也认为,尽管央行今年以来两次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但利率仍处于低位水平,因此在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取向来看,后续公开市场利率仍然有上调的空间。同时,从今年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来看,在多数时间都表现为货币净回笼,这说明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趋势还将持续。

责任编辑:王琛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