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17日02:53 上海证券报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上市银行2016-2017年净利润增速预测 

  数据来源: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生息资产增速稳中趋缓(基于上市银行数据) 

  数据来源:上市银行财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上市银行近年来非息收入对净利润增速影响

  数据来源: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上市银行不良资产核销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上市银行年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商业银行运行状况研究

  2016年,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情况略好于市场预期,行业净利润增速预计为1.5%,其中主要因素是净息差收窄幅度低于预期。资产质量下降情况相对温和;资产配置向投资类资产倾斜,贷款和同业资产占比下降;非利息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长预计17.1%。

  2017年,中国商业银行盈利将有所改善,但幅度有限,主要驱动力源(600405,股吧)于净息差的收窄幅度大幅小于2016年,同时不良生成率和信用成本大幅攀升的可能性较低;各项业务发展平稳,公司业务营收贡献有所提升,零售业务营收增长放缓,金融市场业务总体平稳,同业资产负债增速可能继续放缓。 

  为适应新环境和助力实体经济振兴,商业银行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创新。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盈利增速小幅提升,净利息收入增长转正

  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依然面临诸多压力,但整体经营情况将优于2016年,预计上市银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2.5%。净息差、资产减值损失依然是压制行业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贡献-6.5和-2.9个百分点,但总体上边际递减。净息差收窄的幅度大幅小于2016年,预计2017年行业净息差收窄12BP至2.03%,受此影响,净利息收入由2016年的同比负增长反转为2017年同比正增长4.6%。

  非息收入的提高是净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贡献净利润增长5.3个百分点,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贡献2.2个百分点;其他非息收入贡献3.1个百分点。资产规模扩张拉动净利润增长6.6个百分点。成本压降依然是商业银行提升业绩的手段之一,但整体对净利润贡献递减,预计为0.5个百分点。

  1.生息资产结构优化

  2017年商业银行生息资产扩张稳中趋缓,资产配置压力依然较大,预计增速或达9.5%,略低于2016年。整体来看,资本和MPA监管对商业银行整体规模扩张并不会产生过大的压力,但将对激进的中小银行和表外理财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资产荒”依然存在,资产端提升配置能力是各家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风险收益权衡下,银行业资产结构不断优化,投资类资产配置占比显著增加,贷款和同业资产占比有所压缩。 

  首先,在宽松的负债和高收益资产匮乏的格局下,尽管投资类资产增速略有放缓,但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债券等资产仍是重要的资产配置方向,投资策略有加大交易类和可供出售类投资配置的趋势。

  其次,伴随票据业务监管趋严和127号文的执行,以及一些买入返售项目的到期,预计同业资产将进一步收缩,而存放和拆出同业占比将明显提升。

  再次,贷款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整体信贷投向集中于住房按揭、基建项目等低风险或政府隐性背书的领域,而国有大行更加青睐按揭,其按揭占贷款的比重显著高于股份行和城商行。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落地执行,预计按揭贷款占比将明显下降,2017年信贷投向将向零售领域的消费信贷,对公领域的基建投资、战略新兴产业倾斜,更趋多元化。 

  2.净息差收窄幅度明显减小

  2017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仍将收窄,但幅度较2016年大幅下降。2016年以来行业净息差主要受五次降息后贷款集中重定价的影响,叠加营改增和资产收益率下行的因素,全年行业净息差预计收窄30BP,拖累净利润增速-14.2个百分点。由于贷款重定价的影响已经在2016年内基本释放完毕,加之基准利率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不大,2017年息差收窄幅度将大幅低于2016年。

  但考虑到以下因素,息差仍会有小幅收窄。一是当前货币环境趋于紧平衡,总体流动性较2016年有所收紧,银行流动性压力或将增大,活期存款占比已经处在历史高位,负债成本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限;二是新增贷款利率总体略有下行的可能性较大,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贷款议价能力,债务置换推进对资产收益率的压制仍在。在2017年不降息的情况下,预计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12BP。

  3.非息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2017年商业银行非息收入仍将是贡献净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预计贡献净利润增速5.3个百分点,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1.3%,相较2016年提高1.4个百分点,同比增速为12.0%。其中,手续费佣金增长略有放缓,预计全年保持7.0%的增速;其他非息收入增长较快,预计增速为25%。股份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较高,其次是国有大行。

  手续费佣金收入方面,由于监管机构调降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的新规于2016年三季度正式实施,这将对传统的银行卡、支付结算类手续费收入增长形成负面效应;而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理财规模增长,进而影响理财手续费收入,尤其是比较激进的中小银行影响更大。 

  “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背景下,企业“走出去”需求日渐强烈,加之行业整合、产业并购加快,都将催生相应的财务咨询、并购咨询等业务需求。预计咨询与顾问费用收入和额度管理费类收入将保持稳步增长。代理类业务(资产托管、委托收付、代卖保险理财等)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持续稳步增长而增长。商业银行加大力度布局投行业务也将拉动投行类业务的快速增长。 

  其他非息收入方面,2016年商业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增长迅速,综合化经营成效显著的大型国有银行受益于子公司收入增长而表现明显,保险、基金、投行等子公司利润贡献增加。股份制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发展较快带动了其投资收入的增长,债券市场火爆使得股份行债券投资类收入增长较快。在高基数下,预计2017年其他非息收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略有下降。

  4.成本管理将继续显效

  2017年成本管理仍是商业银行主要工作之一,费用支出管理继续对利润形成一定贡献。但其影响相较2016年弱化,降至0.5%,费用收入比控制在27%。各家银行在面对市场化竞争压力时主动降低费用开支、优化人资薪酬制度、积极转型发展、提质增效是主要因素。总的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对费用支出的管理能力较强,费用收入比逐年下降,但整体下降幅度呈收窄趋势,且对净利润增速的拉动作用也将递减。

  相对而言,国有大行的费用管控方面渐入瓶颈;而股份行由于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市场化程度相对更高,相配套的措施更加完善,压降力度较大;城商行受益于利润增长较快,且正处于资产扩展期,成本管控方面尚未完全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商业银行费用收入比有温和上升的压力。这是由于“轻型银行”战略导向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对象正在从成本费用节约型的大中型企业贷款业务转向理财、资管、投资银行等高智力密集度业务,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商业银行的费用支出。

  资产质量下行趋缓 信用风险总体可控

  2016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较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拨备充足水平也较高,资产质量保持平稳运行。受国内经济下行、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及美元走强等因素影响,我国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有所增加,但总体可控。

  2016年全年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运行呈现以下特征:不良贷款增速有所减缓;关注逾期类贷款增长推动资产质量下行;贷款拨备率稳中有升,风险抵补能力继续提升;核销力度进一步加大。

  1.2017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虽然有所减缓,但仍未见底

  一是受经济下行、产能过剩治理和担保圈链辐射等因素影响,加之小微企业自身规模小、经营管理能力相对薄弱,制造类、批发零售类以及资源类等亲周期行业的小微型企业风险管控压力依然较大。2015年不良率前三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副渔(不良率5.5%)、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不良率4.5%)和化学工业(不良率4.3%),2016年这一现状尚无明显改善,2017年这些行业仍将是债务风险高发区域,不良率仍可能会持续高企。

  二是部分产能过剩企业亏损可能会有所增加。随着去产能力度持续加大,工业经济结构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市场秩序和企业经营状况逐步改观。但是由于去产能涉及多个部门间的利益关系,传统产业升级仍旧需要一定的过程,尤其是在钢铁、水泥、建材、船舶、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中,落后产能企业经营困难的程度会持续提升,地方政府对这类企业的支持力度也会减弱,相关贷款的违约行为必然会有所增加,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将会持续存在。

  三是大型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仍需重点关注。2016年以来,国内信用债市场进入违约高峰期,涉及的行业和发行主体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16年11月,国内信用债市场已有54只债券违约,违约债券余额超过280亿元,已远高于过去两年的总和。从以往经验来看,参与信用债市场的企业一般为信用状况良好的大型企业,而市场违约的增加表明信用风险高发的领域有由小微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向大型企业扩展的趋势。由于这类企业贷款体量较大,且牵涉面较广,发生风险后往往会对上下游和产业链上的企业产生影响,其违约风险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四是房地产行业融资的风险需要警惕。从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状况看,行业2016年前三季度盈利并未实现与销售的同步增长,高杠杆带来的财务成本压力也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随着9月底开始房地产行业政策的不断收紧,房地产市场销售增长明显放缓,增量资金的来源也受到了限制,未来一段时间内部分负债率较高的中小型房企可能面临比较大的资金压力,应予以高度关注。 

  2.一系列积极因素有助于信用风险水平保持稳定

  随着宏观经济外生因素相对平稳,结构性因素因产能治理推进逐渐有所改善,周期性因素因财政政策积极和货币政策效应显现而明显改观,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改善。当前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正在拓宽,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银行已经发行共计9期,市场化债转股和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也正在落地,目前数家企业先后签署债转股相关框架协议,涉及债转股的债务规模已经合计达百亿级别。

  当前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增加的一系列的不良资产处置措施,促使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有所提高。未来一段时间内,商业银行将会进一步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风险管控力度。随着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银行的进一步扩围、市场化债转股配套政策陆续出台,以及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等不良资产新型处置渠道不断拓宽,加之各种层级和各种类型的资产管理公司的不断出现,商业银行将有更多的空间来充分利用相对较高的拨备对不良贷款增长进行控制。同时,相对平稳的盈利水平也为商业银行保持这种控制能力提供了充足的财务资源。

  因此,总体来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仍处于可控水平,预计2017年全年不良贷款率将会处在1.8%-1.9%的水平。

  公司业务营收贡献提升,金融市场业务分化

  1.2017年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总体上略有好转,预计公司板块营业收入增长4-5%,其在银行总营业收入中的占比预计在45%左右

  实体经济逐步企稳、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以及一系列国家战略实施等都将带动公司贷款需求增长。2016年楼市火爆带动按揭贷款需求激增的情况在2017年将不复存在,商业银行在信贷额度安排上会适当向公司贷款倾斜。2017年公司贷款规模增速可能小幅提高至5%左右。

  2017年公司板块净利息收入将改变2016年的负增长局面,增幅达到4%左右。涉及行业兼并重组、跨境并购以及产业基金设立等领域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空间巨大,现金管理和结算、国际贸易结算和资产托管业务也将保持平稳发展。预计上市银行2017年公司板块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将保持5-6%的平稳增长。

  2.2017年,在净利息收入增长减缓、中间业务收入增速保持平稳的情况下,上市银行零售板块总营收增速将小幅放缓至7-8%,其在银行总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将小幅上升到35%左右

  零售板块净利息收入方面,房地产市场将持续处在调整之中,楼市成交量大幅下降将显著减少住房贷款需求。这将导致个贷总规模扩张显著放缓,银行也会相应调减个贷配置额度。但商业银行持续加大消费金融创新,包括装修贷款、汽车贷款、耐用品消费贷款和信用卡分期等消费信贷具有不错的增长空间。预计2017年上市银行合计个人贷款余额增速显著下降至15%左右,零售板块净利息收入增速小幅下降至4%左右。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仍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代理保险、基金及各类理财的零售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将快速增长。但表外理财监管加强、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条件下,理财规模难以继续快速扩大。预计2017年零售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有望保持12%左右的平稳较快增速。 

  受利率市场化、市场竞争加剧、资本市场动荡、资产荒及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2016年以来上市银行金融市场业务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占比下降。2017年相关外部因素将继续存在,但利息收入有望平稳增长,并将带动金融市场业务收入增长,预计2017年主要上市银行金融市场业务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0%左右,收入占比将提升至15%左右。

  受监管趋严、科目腾挪及同业存单供需两旺等影响,2017年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负债增速可能继续放缓,占比分别降至6%和15%左右。资产荒背景下银行对于优质资产的竞争可能带来同业资产收益率继续下行至2.4左右;金融脱媒、流动性紧平衡及对低成本同业负债的争夺可能导致同业负债成本率进一步下降空间受限,或将保持在2.3%左右。市场主体理财需求旺盛背景下,2017年银行理财仍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但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高基数及资产荒等可能使银行理财增速进一步放缓。理财回归资管大背景下,非保本理财产品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在银行理财规模快速增长、优质资产稀缺及银行资管投研力量难以满足大规模投资需求背景下,委外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7年上市银行债券投资有望保持25%左右的增速,但受业务到期、优质资产缺乏及监管等影响,应收款项投资科目将继续被动收缩。

  业务转型全力推进,经营创新力度加大

  2017年商业银行为适应新环境,助力振兴实体经济,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创新。商业银行将努力把握宏观经济增长机遇,通过积极探索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创新融资方式,优化业务流程,有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商业银行通过投贷联动创新介入高新技术产业有助于新利润增长点的形成、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发展中间业务和确立自己的特色化定位。

  但同时,投贷联动业务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风险。投贷联动业务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科创企业风险较大的现状,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较大挑战。相关的配套措施还有待明确和完善,投贷时间的错配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短期财务压力。

  通过提供贷款和发债、理财资金对接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和支持PPP发展,为轨道交通、城镇化建设和能源开发等贡献力量。未来商业银行将从“六个创新”着手,研究参与PPP业务合作。创新体制机制,提升PPP业务的重视程度及指导精细度;创新服务思路,提供多元化、全流程的PPP金融服务;创新金融工具,延展PPP项目的融资期限;创新业务筛选流程,提高PPP项目审批效率;创新定价方式,赋予分行更大的灵活性;创新增信方式,形成多维度、操作性强的增信体系。同时,商业银行还多管齐下,增强风险识别能力,积极缓释来自项目自身以及各参与主体方的各类潜在风险。

  按照相关政策指引和要求,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开展债转股,尝试设立专门的子公司,在化解自身不良压力的同时,促进企业尽快走出经营困境。本轮市场化债转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后者能否在实施过程中掌握主导权。从短期账面影响来看,商业银行对债转股贷款类型的主导权是关键,不良类贷款债转股对商业银行当期利润、不良率及拨备覆盖率等指标的作用优于对正常类或关注类贷款债转股。从实质影响来看,无论实施债转股的贷款是否出售给银行自身所属机构,标的企业质地、债转股定价和操作方案均是实施债转股对银行经营影响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的金融科技在监管的逐步规范中快速发展,市场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商业银行不断尝试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全面应用于普惠金融、财富管理、支付清算等领域,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科技的策略将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有效融合现有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产品,加速金融科技向纵深发展;强化银行内部对金融科技的跟踪和研究;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提升金融服务黏性、拓展新客户群。 

  在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新型金融技术日益普及的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传统的网点营运模式面临着实体网点盈利能力弱化、成本高企、不能满足客户的新需求和技术更新滞后等诸多挑战。未来银行网点将会趋向小型化、智能化和综合化。银行网点转型将有效结合客户的需求布局,对网点功能进行差异化布局,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多元化地布局实体网点的触点和触面,提高网点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加强与其他网络渠道的配合和协调,发挥银行各种服务网络渠道的合力。 

  表外理财资金运用项目纳入广义信贷将直接推高商业银行广义信贷增速,商业银行要实现宏观审慎评估达标则必然会放慢表外理财业务的增长。对委外业务而言,表外理财业务整体增速放缓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委外投资的资金供给,但出于提高业务整体收益率等因素的考虑,委外业务受重视程度可能进一步提高,委外投资的规模仍有继续增长的动能。政策调整对表内信贷资产影响有限。新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在进一步完善银行表外业务内涵的同时,对治理架构、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的职责分工、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详细的要求。

  (报告负责人:连平、周昆平 报告执笔:武雯、赵亚蕊、鄂永健、刘健、李超、范林凯、夏丹、汪孟艳、马可哪呐、许文兵) 

责任编辑:张彦如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