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2日07:18 21世纪经济报道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本报记者 王晓 北京报道

  产品会被迅速复制,场景会被巨头争抢,未来的消费金融怎么做?

  11月29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消费金融论坛”上,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分享了京东金融在未来消费金融上的思考。

  “对于京东金融来说,我们认为消费金融是未来二三十年值得长期投资的风带。”许凌表示。在中国经济从投资出口转向消费,老百姓的钱越来越多,第三产业、消费品供给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市场将长期存在众多机会,参与者要抱有长期投入、长期培育、长期发展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心。

  京东金融较早推出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白条”,尽管看好这一市场,但火爆来得如此之快出乎从业者的意料。包括支付机构、银行机构、P2P机构乃至保险机构等从各个方向切入这一市场,也坚定了三年前京东集团布局消费金融的计划。

  参与者的迅速扩张让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在2014年2月正式上线白条后六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一产品便被大量竞争对手复制。

  “产品的创新是短暂的,其本质是用户的体验。”许凌表示。尽管以信用卡、车贷、个人贷款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形式存在了二十多年,但过去始终没有蓬勃发展。这是因为用户移动实时的需求体验没有匹配上。因此,消费金融要追求用户体验的极大化、服务实时化和市场服务规模化。

  消费金融必须做好风控,有效的风控是驱动力,以京东金融为例,是通过智能化风控,从海量需求中发现信贷和消费金融的机会。

  而对于各家机构争抢的场景,许凌并不否认其重要性,在过去的两三年,无论是友商还是京东金融的成功都依赖于场景。场景被认为是获得用户和提升风控的重要工具。但许凌认为,场景的意义在于用户的心。就像游客去旅游景点购买的纪念品,尽管绝大多数纪念品产自浙江义乌,但在旅游场景下的消费有自己的情感,消费者会忽略价格。成功的消费金融会做到在场景中“无感化”。

  许凌表示,消费金融始于用户的需求,止于用户的服务。因为受众量太大,需求碎片化,服务端太多,服务产品多样化,用户的耐心更低,服务的紧迫性更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线下人工的模式一定跟不上规模化的需求,未来消费金融一定是数据和技术为驱动。

  许凌介绍,目前“白条”70%的用户是85后,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笔信用服务,50%的用户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是“奋发向上的年轻人”。而在使用白条和相关服务后,在未来五个月的消费能力提升了97%。

  “未来的消费金融一定是利用各种的手段和技术,使得消费金融可实时化、可规模化、体验无感化。我觉得未来消费金融一定要做成金融的快消品,一定要品牌化。”许凌说。

  快消品的特点是可快速获得,可快速消耗,但消费者通过品牌对产品产生信赖,看到产品的时候会对品牌有强烈的好感。而京东金融想做的就是让消费金融成为一种“快消品”。

  京东金融已经开始进行相应的尝试。3月27日,过去主要服务京东商城体系的消费金融产品“京东白条”去掉“京东”前缀,以“白条”的独立品牌亮相,并涉足校园、租房、旅游等消费场景。

  “我们在持续培育京东金融的‘白条’品牌,使之成为一个用户驱动的品牌,这是我们的目标。”许凌说。

  (编辑:闫沁波)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