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09:55 一财网

We want you!2016首届中国波特菲勒奖评选正式开始!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资管能力孰优孰强?请点击【投票】,选出你心中的最强机构!

  原标题:银联为香港保险“设卡”,难阻内地客“打飞的”买单

  记者 杨倩雯 发自上海

  “这两天忙死了。”一名香港大型保险公司代理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10月28日,上周五的晚间,原本应该下班的香港保险公司内仍然人头攒动。这些人来自内地,都是听到一则“消息”之后,蜂拥前往香港保险公司赶“末班车”。

  这则消息就是从10月29日零时起,境内银联卡无法再用来支付香港人寿险的保费了。银联国际在当天深夜23时20分发表声明“辟谣”,称并未停止境外保险类商户的银联卡支付服务,但按照监管政策要求,境内发行的银联卡仅可进行个人旅游、消费类支付,不得用于资本和金融项目交易。一句话,就是对投资险和寿险等“设卡”。银联国际还表示,这只是重申之前的监管规定。

  尽管如此,即便错过了28日晚间的“末班车”,本着对今后监管可能继续趋严的担忧,刚刚过去的周六和周日,仍然有大批内地投保人“打飞的”前往香港,聚在几家著名保险公司内排队投保。“这当中还有从上海、北京等地特地飞来购买香港保险的内地客户。”

  “他们普遍担心未来监管政策会进一步收紧——现在虽不能用银联卡,还能用其他方式来付款,以后就难说了。” 另一名香港保险公司代理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大批广东客户赶“末班车”

  28日下午,一则消息在香港保险圈流传开来:中国银联将于10月29日凌晨0点起,全面暂停以银联为支付渠道缴纳香港保险保费。

  经本报与香港多家保险公司确认,证实10月29日开始银联卡支付保费确实被暂停。“首次投保和续期保费都不能用银联卡来刷卡了。”上述香港保险代理人称。

  事实上,消息传出当天,香港保险公司已经被闻风而至的内地投保者挤得满满当当。

  “我们公司28日营业至晚上12点。客户们说29日就刷不了银联卡了,得赶在之前买掉。这些第一时间来公司排队买保险的一些是广东地区的客户,还有一些是已经抵港但本来准备29日或30日再来签单的客户。”上述香港保险代理人表示。

  10月29日,银联国际发出正式声明,表示这是重申之前的规定。“近期,我们通过商户交易监测发现,部分境外保险类商户存在单卡单商户多笔交易量激增的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近日,我们发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引》(下称《指引》),重申相关监管要求及业务规则,保证境内银联卡在境外的合规使用。我们将继续在监管政策框架内提供境外保险类商户的银联卡支付服务。”

  据了解,《指引》目前在香港地区试行。其中规定,境内居民在境外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时,可以使用银联卡支付;其他保险项目严禁使用银联卡支付。且严格落实外汇政策规定的境外保险类商户单笔交易不超过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的消费金额限制。

  《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到,很少有内地投保人会在香港购买意外、短期疾病等险种,而被内地投保者所青睐的分红型重疾险、教育金等理财型保险,则将跟银联卡“说再见”。

  也有内地投保人对记者表示:“本来考虑买香港保险的,但现在政策风险尚不明朗,可能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步步收紧:还有什么“漏洞”

  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针对内地赴港投保的支付渠道已多次收紧,多个原来畅通的渠道受限或关闭。

  2月初,中国银联及外管局重申了对境外保险类商户单笔刷卡限额5000美元的政策。随后,记者了解到,部分保险公司通过银联刷卡甚至有5万美元这一“天花板限制”;3月,被一些香港保险公司使用的用来绕开银联对于大额保单限制的第三方支付通道也被暂停。而这些限制也被市场解读为监管层对购买香港大额保单造成资本外流的收紧措施。

  不过,在之前的5000美元限制条件下,部分保险公司仍然允许投保人采用多卡、分单刷卡的方式,以规避监管。而现在,这一“漏洞”也被严加管制。

  “这对我们保险中介及香港保险公司的内地业务确实会有影响,尤其是限制了那些使用银联来‘粗暴’转移资产的。”一名香港保险中介对记者表示。

  在层层的支付限制下,未投保的还能“用脚投票”,那么已经购买香港保险的内地投保人就面临续保问题。毕竟,在购买保单之后的前几年如果要退保,损失巨大。

  “得知消息我就担心我的续保问题,第一时间咨询了自己的代理人。”一名已购买了香港保险的内地投保人李想(化名)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根据记者多方采访,发现这些限制对于大额保单影响较大,但一般中产阶层购买的重疾险等,除了银联通道外,还有多种方法可以缴纳保费。

  例如,携带现金赴港缴费,或者在香港开设个人银行户口之后进行汇款,携带支票,使用维萨(Visa)或万事达卡(Mastercard)进行支付,以及转账至代理人处进行代缴费,都能解决缴费问题,不过在金额上都需遵守相关外汇限额规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转账至代理人处进行缴费,道德风险较高。

  而关于现在是否可以用Visa或Mastercard支付,也还没有统一的口径。有香港保险中介告诉记者,目前还可以用上述两个发卡机构的卡付款,但需要支付1.5%左右的手续费;也有香港保险公司代理人表示,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可用。

  而对于大额保单的续费,上述香港保险中介表示,可以将保费分批转账至香港,如突破换汇限制,则可尝试借用他人换汇额度。但据记者了解,内地银行在借用他人换汇额度等方面早已加强监管。

  切勿盲目跟风

  从2月初至今,内地赴香港购买保险的限制逐步加码,不过似乎并未减弱内地投保人赴港投保的热情。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内地客户在香港贡献的新单保费收入为301亿港元,占全港815亿港元的个人业务新单保费比例为37%,额度和比例双双再创新高。

  一名香港保险精算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在人民币贬值的态势下,内地客户配置美元资产的热情高涨无可厚非。但同时,每次一有限制消息出来,一些香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就会进行一番“炒作”,推涨内地投保客赴港投保热情,造成“人满为患”的现象。

  香港保单在近期颇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人民币贬值预期。一方面,一些投保人开始主动选择配置外币资产;另一方面,大额保单层出不穷,也和部分人利用香港保单这一途径进行资产转移有关。同时,香港保单还有避债避税的功能,因此受到不少高净值人群欢迎。

  不可否认的是,热潮之下一些投保人“盲目跟风”,并没有清楚了解风险。对此,保监会在4月末发出《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提示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以及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等多项风险。

  针对赴港投保热潮,保监会前副主席周延礼在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汇率波动是短期因素,而寿险产品则是几十年的,在投保期间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责任编辑:蔡越坤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