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1日10:57 中国金融杂志

  徐诺金:以供给侧改革去产能

  徐诺金

  编者按:“去产能”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产能明显过剩,大量僵尸企业占用人财物等各类资源,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如何以供给侧改革推进去产能,如何处理僵尸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防范金融体系风险,都显得重要和急迫。为此,本刊特约请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近期,笔者对河南省12家大型钢铁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当前钢铁行业确实存在产能过剩,但过剩的程度要结合经济的长期走势综合分析判断。从长期看,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多的是结构性问题、环保节能问题、行政保护下的隐性成本补贴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解决,防止陷入“去产能—涨价—加产能”的怪圈。一是主要依靠市场而不是依靠行政命令去产能。让市场优胜劣汰规则决定谁该退、谁该减、谁该进、谁该增;让市长主要为市场规则起作用创造条件,解决工人的分流、培训及再就业等公共服务及保障政策等“托底”问题。二是主要通过刚性的环保标准、能耗标准去引导和规范钢铁行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切实解决成本核算不全所形成的价格扭曲及负外部性问题,真正让完整的价格信号成为引导和决定谁该进、谁该退的标尺。三是银行信贷政策不能一刀切,对真正不符合环保标准、能耗标准、没有竞争力的要果断退出,但对环保达标、能耗效率高、竞争力强的也要大胆支持,真正做到有保有压、择优扶植。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及原因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情况

  河南省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钢铁产能利用率为70%左右,高出全国3个百分点,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剩。河南省钢铁行业生产经营困难,销售收入放缓,盈利大幅下滑。2015年,河南省冶金工业利润同比减少9.9%;受调查钢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减少20.1%和233.9%。

  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分化,部分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生产经营有所好转。第一季度,安阳市生产无缝钢管等高端产品的企业产能利用率较高,达到了90%;商丘某特钢企业产能利用率由2015年的72.6%升至第一季度的80.4%。生产螺纹钢等中低端产品的钢铁企业则生产经营困难甚至停产,安阳两家钢铁企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9%和66.7%;驻马店、洛阳两家钢铁企业停产。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

  1990年以来,我国出现过两轮较严重的产能过剩。第一轮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主要出现在纺织、家电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当时经济总体处于上升期,产能过剩问题容易解决。第二轮自2000年开始持续至今,主要出现在钢铁等资本密集型行业,持续时间长、调控频度高,经济处于下行期,调控效果不明显,甚至陷入“越调越剩、越剩越调”的怪圈。全国钢铁产能由2003年的2.5亿吨升至2008年6.6亿吨。2015年达到近12亿吨,产能利用率为67%,较2010年下降15个百分点。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下行期市场需求大幅回落,供过于求的矛盾较为突出。2010年以来,我国GDP增速连破10%、9%和8%,2015年降至7%以下;河南省GDP增速也从2010年的高点12.5%降至2015年的低位8.3%,5年下降了4.2个百分点。伴随经济下行,扩张期掩盖的产能过剩矛盾逐渐显现。二是地方发展经济的冲动强烈,抑制产能过剩措施落实不力。钢铁项目具有经济带动力强、税收贡献度高、吸纳劳动力多等特点。据测算,钢铁行业每投入1万元可以带动8万元产出,缴纳的税金约占其营业收入的17%,除直接提供工作岗位外,还可带动约5倍人数的配套就业。因此,各地竞相提供土地、税收、资源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进钢铁项目。2008年,国家实施了宽松刺激政策,地方采取多种手段保增长,企业不顾长期市场需求进行扩大再生产投资,生产线规格越来越高,产能越来越大。2008年,某市钢铁企业在淘汰4个100m3炼铁高炉之后,新建了4个608m3、1个1080m3炼铁高炉。2009~2012年,河南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4.9%。三是环保执法不力,负外部性没有完全内化为企业生产成本,价格扭曲、市场信号失真等因素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实际运行环保支出远低于环保要求应支出额。据钢联资讯推算,按照欧洲钢铁业2003年的环保标准,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吨钢环保支出应为216~261元,但实际环保支出仅为55元。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性并没有全部内化为企业生产成本,使得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市场价格扭曲,项目利润虚高,企业竞相增加钢铁产能。随着环保执法力度加大,钢铁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支出增加,对生产利润造成较大影响。如,2015年某市钢铁企业仅环保设备折旧高达892万元,由此造成当期亏损1729万元。

  

  当前钢铁企业去产能中存在的问题

  

  2016年,国家出台了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关部门制定了土地和矿产资源、职工安置及金融支持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从调研情况看,现实中钢铁企业去产能仍面临较多的困难和问题。

  部分产能过剩钢铁企业去产能主动性不强

  调查显示,面对行业不景气,钢铁企业主要采取了防御型策略,通过减产减员、降本增效等方式渡过难关,普遍寄希望于其他企业缩减产能,等待行业复苏。2016年3月末,受调查企业职工人数、产能利用率分别较上年末下降了620人和0.4个百分点。部分企业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政策优惠、财政补贴等来化解产能及转产转型。某钢铁企业2016年以来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下一步期望通过国家、地方扶持资金和资产处置来关闭产能,解决职工拖欠工资、社保和生活补助及转型转产所需资金问题。当前国家和河南省均未出台钢铁行业产能、企业性质认定标准和细则。部分商业银行反映,其总行也没有针对去产能制定细化的、操作性强的信贷投放政策,对钢铁行业的信贷投放基本处于维持原有存量状态。一方面出于帮助企业脱困及避免抽贷、断贷、限贷误解的考虑,不敢贸然退出、处置落后产能和企业的贷款,另一方面也没有创新产品、扩大投放支持优质产能和企业。3月末,河南省钢铁行业贷款余额222.2亿元,与2015年末贷款规模基本持平。

  企业偿债能力降低,债务化解较为复杂

  受调查企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由2014年的0.78、0.45降至2015年的0.73、0.43;多数受调查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但个别企业超过了90%。企业资金运转效率降低,2015年,受调查钢铁企业资产周转率为0.88,同比下降0.21个点;应收账款余额21.9亿元,同比增长60.7%。

  从调研情况看,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钢铁企业主要依赖贷款(见图1),但债权债务关系比较复杂,也涉及联保、互保等担保圈问题。如,某钢铁企业通过担保获得了1.61亿元贷款,目前该公司处于停产状态,清偿银行贷款会影响5家建材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某商业银行的一家民营钢铁企业客户形成不良贷款5000多万元,占该行全部钢铁企业不良贷款的6成以上,主要原因也涉及担保圈问题;某家钢铁深加工企业由于为上游企业债务担保代偿形成了1.34亿元不良贷款。

  金融机构支持去产能面临诸多障碍

  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委出台了金融支持去产能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对钢铁、煤炭行业贷款投放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原则。从调研情况看,多数金融机构对产能过剩行业实施了差别化信贷政策,严控总量、优化结构、分类管理,但在实际执行,由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明确,无法准确甄别先进产能和落后产能、优质企业和僵尸企业,信贷投放存在“进退”两难境地。一是落后产能贷款退出难,“僵尸企业”资产处置、不良贷款核销难度较大;二是优势产能和优质企业贷款精准投放难,行业内信贷资金不能有效置换和调整。钢铁企业贷款质量下滑,2016年3月末不良贷款余额9.5亿元,同比增长42.3%,不良贷款率4.3%,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受此影响,金融机构对钢铁行业的贷款审批政策严格,投放权限主要集中于总行,严控新增贷款,续贷也面临较多困难。据调查,当前银行仅对钢铁企业开展流动资金、贸易融资、信用证等形式的短期融资,一般不发放中长期项目贷款,钢铁企业技术改造、转产转型面临资金约束,如第一季度某大型钢铁企业中长期项目资金缺口达10亿元。

  新动能短期内难以培育和形成,地方面临较为严重的经济增长、税收和就业压力

  2015年,在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家居占24.3%,分别低于传统支柱行业(45.3%)、六大高载能行业(33.2%)21个和8.9个百分点,传统产业占比仍处于绝对优势,新旧动能仍处于转换之中。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去产能面临较大的现实困难和障碍。如,2015年某大型钢铁企业职工人数占所在城市市区在职职工人数的13.3%,税金占全市税收的16.4%;加上围绕这些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上下游中小型企业,钢铁企业对就业、税收、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更高,地方政府对钢铁企业去产能态度谨慎。

  

  钢铁行业去产能的建议

  

  从长期看,产能过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体制机制特征,是地方过分追求GDP增长和不合理保护的结果。我们认为,应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一方面,推动过剩产能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形成新动能;另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和处置劣质企业,防止虚假升级改造,再次陷入“去产能—涨价—加产能”的怪圈,切实解决产能过剩行业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

  减少行政干预,通过市场化方式处置过剩产能

  一是真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优胜劣汰规则决定产能的去留、增减,避免行政干预和过度保护;政府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大幅减少对市场的不当干预,取消对产能过剩企业在土地、资金使用等方面的优惠和补贴,解决人员分流、培训和再就业等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等问题。二是制定刚性的环保标准、能耗标准,有效解决成本核算不全产生的价格扭曲和负外部性问题,切实发挥完整价格信号在去产能中的标尺作用。依法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用法律手段解决兼并重组、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问题。深化资源、环境税费改革,促使企业环保成本显性化和内部化。三是银行要真正把“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落到实处,加大金融对优势产能和优质企业的支持力度,坚决退出落后产能贷款,积极化解劣质企业不良资产。

  尽快出台认定产能和企业性质的具体指导意见

  按照市场化原则,尽快分行业出台化解产能过剩的具体指导意见,分类施策,明确细分支持类、退出类行业和产品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金融机构做好对优势产能和优质企业的资金支持,促进企业产品升级、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提高传统产能供给质量和效率,创造新供给、形成新动力。具体细化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的技术、能耗、环保及财务标准,有序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化解过剩产能。同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便于银行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支持与服务。

  妥善解决去产能中面临的资金问题

  银行机构要按照政策要求,分类制定金融服务措施。一是对于技术先进、环保到位、暂时出现困难的企业,银行要与它们共进退,避免抽贷、断贷、限贷行为,采取并购贷款、银团贷款、债务重组等形式,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和杠杆率。二是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担保链圈问题,建立良好的银企信任机制,对暂时出现资金紧张但市场前景广阔、关联辐射性强的核心企业,应及时续贷和扩大投放,避免资金断裂引发的不良连锁反应。三是对贷款金额较大、涉及机构较多的企业,协调推行主办银行制度,明确最大债权人作为主办银行,协同支持企业稳妥去产能和优化升级。

  有序化解企业债务问题

  一是审慎界定“僵尸企业”。对无能力还本付息的企业,应主要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的方式处置债权。对身陷严重经营危机、发展前景无望、安全环保不达标的企业,果断处置存量贷款,做好呆账核销和抵债资产处置工作。二是完善不良资产处置核销办法,赋予金融机构更大自主权处置风险,利用不良资产打包处置、证券化等方式化解金融风险。三是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监测和排查,建立完善重点关注风险企业数据库,强化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行动,加大对企业逃废债务的惩处力度,以法治化方式维护银行债权,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

  (责任编辑 许小萍)

责任编辑:孔瑞敏 SF16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深扒万科狗血八卦中的赚钱机会

前有安邦举牌民生银行,后有宝能举牌万科企业,这些案例一而再再二三告诉我们,股权分散的优质资产(一定要是民营啊,国企有主管单位,有党委,你搞不定),尤其是市值较大的金融地产,是大资本追逐的目标。

全民炒地炒房的局面如何扭转?

各地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上获得收入,炒高地价房价,先买入的或者炒房地居民成了中产阶层,相当多的中产家庭不是投资兴办实业形成的;炒地炒房利润高,搞实体经济利润低,甚至亏损,高地价和高房价实际上是摧毁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伦敦将丧失欧洲金融中心地位

英国脱欧将终结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欧盟已明确表示,英国脱离欧盟单一市场将终结伦敦在欧盟经营金融业务的自动权利。这些事实,足以令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下半年楼市四大“黑天鹅”

楼市在上半年疯狂后下半年将陷入调整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2016年下半年开始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有可能会来临,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日光盘”频现的现象也会就此而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