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产品刚性兑付神话或被打破

2014年01月20日 01:0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陈莹莹

  近日,中诚信托投资山西振富能源集团的30亿元信托产品因融资方无力如期还款,陷入兑付危机。中国证券报了解到,目前市场高度关注这些信托产品的处置结果。不少信托业内人士坦言,这个案例或成为业内处理产品兑付问题的“标杆”。

  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信托刚性兑付这一“潜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信托行业近几年的爆发式增长。但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刚性兑付难以长期持续,未来依靠配套机制并通过市场的力量,打破刚性兑付是大势所趋。

  “兑付危机”或引爆

  “我们在密切关注他们怎么处理,包括信托公司和地方政府,这30亿元的兑付可能改变信托行业的游戏规则。”一位信托项目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

  2013年12月20日,中诚信托旗下产品“诚至金开1号”,突然向投资者发布公告,称无法按照预期值兑付当期收益。公开资料显示,中诚信托于2010年推出“2010年中诚·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管理期限为36个月,也就是2014年1月31日到期。经过先后两次募资,该产品募集总规模为30.3亿元,主要用于对山西振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由振富能源公司将股权投资款用于煤矿收购价款、技改投入、洗煤厂建设、资源价款及受托人认可的其他支出,托管银行为工商银行。30亿元(优先级信托受益权)由工商银行向社会投资者发售,3000万元(一般级信托受益权)由山西振富集团实际控制人王于锁、王平彦父子认购。但是在2012年5月11日,振富集团副董事长王平彦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立案当天被刑拘。

  此前有报道称,中诚诚至金开1号项目将如期兑付,其中将会由担任该项目的资金托管和代销行的工行承担主要责任,中诚信托承担部分责任。但有消息称工行方面曾明确表示,只代为推介信托计划,风险化解的主要责任在信托公司,工行不会出面兜底。

  不少业内人士担忧,目前被曝光的几例煤矿信托危机还将蔓延。据悉,山西省的振富能源集团、联盛集团等两大煤炭企业如今深陷债务危机,其中涉及中诚信托、吉林信托、北京信托、山西信托等公司数十亿元的信托产品。实际上,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此前发布的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称,在信托公司存量业务中,煤矿项目被视为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据用益信托统计,2013年和2014年是“涉煤”信托的兑付高峰期。2011年,国内共有36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157款矿产资源类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481.29亿元。而这些矿产资源信托产品平均期限为1.5年至3年,2013年和2014年将集中面临到期兑付。

  刚性兑付难持续

  信托业内人士坦言,刚性兑付的隐性担保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信托行业近几年的爆发式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信托机构坚守受益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但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刚性兑付显然难以持续。

  普益财富分析师范杰认为,刚性兑付事实上并无合法性。根据《信托法》,信托公司不能承诺信托计划的收益,也不能履行信托计划正常损失的赔偿义务,刚性兑付不仅无法无据,而且与法违背,对信托公司没有硬性约束。范杰建议,应该转变“只要不出现兑付问题就是没问题”的监管思路,把监管的重心从结果监管转移到过程监管上来,加强对信托公司是否严格合格投资者准入、是否履行谨慎管理义务、是否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和是否侵占受益人委托人权益进行监管。信托公司应该加强自身经营风险监控,防止单个项目的风险向自营业务或者其他信托计划蔓延。

  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依靠配套机制并通过市场的力量,打破刚性兑付是大势所趋。信托行业在经历高速增长之后,应改变经理理念、逐步回归代客理财本源。当然,投资者也需牢牢树立买者自负意识,提升风险判断能力。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代表呼吁公务员加薪:企业增长非常大
  • 体育NBA-杨29分湖人连胜 英超切尔西3-1曼联
  • 娱乐郎朗再登春晚 李敏镐庾澄庆黄渤等献唱
  • 财经2013年经济数据今公布 GDP增速或7.7%
  • 科技传运营商杀入基金电商推类余额宝产品
  • 博客谁在妖魔化当代日本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国大妈海外寻子:妈不逼你结婚(图)
  • 易宪容:中国股市乱象的根源在哪
  • 姚树洁:新年中央一号文件三大要点
  • 海啸希望:中国究竟是钱荒还是钱多
  • 叶檀:中国持有大量美债没啥可指责的
  • 雷思海:中国增持美债的战略账
  • 姚树洁:萨科齐50步笑奥兰德100步
  • 陶冬:股票初现分歧 澳元再积疲弱
  • 杨再平:2013年中国银行业十件大事
  • 肖磊:中国央行为何要秘密增持黄金
  • 谢百三:中国股市一派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