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信托兑付大限将至 中诚工行博弈结果未明

2014年01月17日 07:15  第一财经日报 

  杨佼

  1月31日,这一天本是农历马年新年第一天。然而,“诚至金开1号”信托的投资人,却对这个本来充满喜庆的日子充满了恐慌。因为这一天是“诚至金开1号”信托的兑付最后期限。这款由中诚信托发行的产品,距离兑付最后时间仅有14天,而融资方目前根本无力兑付。

  资料显示,该信托仅需兑付的本金就达30亿元以上,加上尚未支付的收益,共计至少33亿元。而昨日晚间,中诚信托发布公告称该信托在1月31日前变现还存在不确定性,这更增加了投资人的恐慌。

  距兑付大限所剩时日无几,而中诚信托及代销方工商银行态度仍未明了。

  按期结算存不确定性

  中诚信托在该信托2013年第四季度管理报告中称,信托计划存续期将于1月31日届满,而鉴于王于锁、王平彦、山西振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振富能源”)未按期足额支付股权维持费,亦未按通知提前支付股权转让价款,白家峁煤矿的整合方案尚未获得批复,信托财产在1月31日前变现还存在不确定性。

  信托计划书显示,“诚至金开1号”成立于2011年2月1日,由中诚信托发行,两期共募集资金30.3亿元,期限36个月,年化收益9.5%至11%,资金用于对振富能源进行股权投资,由振富能源将股权投资款用于煤矿收购价款、技改投入、洗煤厂建设、资源价款及受托人认可的其他支出。

  早在2012年5月,兑付危机就已经爆发。振富能源实际控制人王于锁、王平彦父子长期涉足高利贷,当年5月11日,振富能源副董事长王平彦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当天即被刑事拘留。

  按照合同约定,中诚信托应在每年12月31日前,向优先级受益人分配当年信托净收益,收益来源为振富能源分红、处置所持股权所得资金、股权维持费、回购保证金等。

  据投资人介绍,按上述收益率计算,振幅能源共需向投资人支付收益约10亿元,但随着王平彦身陷囹圄、矿山停产,从2012年上半年起,收益就未能正常支付。“我算了一下,去年的收益大概只有3%,有的人可能更低。”他说。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本金能不能兑付。”深圳一名投资者说,相较于本金,拿到投资收益尚在其次。

  据了解,虽名为股权投资信托,但“诚至金开1号”实为债权投资。按照协议,振富能源应在2013年10月,向回购保证金监管账户累计存入约定数额资金,用以回购信托计划,亦即向投资人兑付。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振富能源已累计使用信托资金30.3亿元。而账户余额仅剩566万元,亦未按通知提前支付股权转让价款。加上约10亿元的收益,振富能源共需支付约40亿元,剔除已付部分,目前尚有超过33亿元的资金缺口,这更让投资人充满恐慌。

  中诚信托称,报告期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振富能源及关联公司融资风险化解问题,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但目前均未取得进展。将继续在法律法规框架下积极推动相关事项的解决,不排除通过诉讼方式向相关主体主张权利。

  银信博弈

  兑付大限临近,而相关各方目前仍态度不明,这让投资人越发焦虑。而背后的银信博弈,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中诚的兑付能力是比较强的,但这次主要是规模太大了,谁知道中诚愿不愿意兜底,而且背后存在博弈。”一名深圳投资者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据上海交大去年12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在兑付能力方面,中信信托、华润深国投等五家在国内信托公司中位居前五,而中诚信托也赫然在列。年报显示,中诚信托2012年注册资本为24.57亿元,总资产116亿元。若最终刚性兑付,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上述深圳投资者对本报记者说,若不能如期兑付,他们将要工商银行承担主要责任,他们大多是工行私人银行客户,“诚至金开1号”也是通过该行私人银行部购买。此前也买过工行代销的信托产品,不但如期兑付,而且收益不错。出于对工行的信任,他在购买“诚至金开1号”时甚至连说明书都没有仔细看。

  他称,在项目的背后,可能另有隐情。振富能源信托融资项目最初是工行向中诚信托推荐,后者当时并不是很愿意接手,后来才推出该产品。这意味着,中诚信托只是作为工行的通道出现。危机发生后,工行认为自己作为代销方和托管行,并未直接参与该项目,不应承担责任;而中诚信托则认为,该项目来自工行,工行应负主要责任。

  而目前来看,“诚至金开1号”风控缺位毋庸置疑。在振富能源介入前,白家峁煤矿已涉及多年产权纠纷,之后也一直悬而未决。

  上述投资者表示,投资有风险谁都明白,但关键在于,“诚至金开1号”的尽职调查、风控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

  有投资人称,由于1月31日大限临近,而振富能源兑付无望,工行已计划和中诚信托按同比例实施刚性兑付。接近中诚信托的人士亦称,工行可能自己掏钱兑付,但目前尚未有正式处理结果。

  不过上述说法及工行将出资兑付之事,并未能得到工行和中诚信托方面证实。昨日,本报记者拨打中诚信托网站留下的联系电话,其工作人员称此事需要联系客服部门,而客服热线则称不能转接。而工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马健则对本报记者称,目前正就此事和中诚信托方面积极沟通处理,但他不愿透露详情,仅称一切以中诚信托公告为准。对该行兜底与否,亦未透露任何内容。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明确裸官等6类人禁入提拔考察
  • 体育总局:暂不弃王濛冬奥 否认伤情重于刘翔
  • 娱乐春晚节目曝光 黄渤唱歌张国立说快板
  • 财经去哪儿网被曝售卖加价机票 代理商变黄牛
  • 科技中移动今日正式开售4G版iPhone
  • 博客苗炜:我为何对北京后海和南锣反感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河北农大招聘保安最低需为硕士学历
  • 朱大鸣:跑路潮会刺破房产泡沫吗
  • 叶檀:小心国企越改越有权
  • 安生:闲聊公务员的待遇及其它
  • 刘杉:货币供应偏紧是假象
  • 陈序:赴美购房最佳年度?
  • 唐钧:养老金隐性债务再度来袭
  • 陈季冰:当美元流动性退潮
  • 周彦武:金融危机就在5月
  • 陶冬:中国是不是正在遭遇钱荒
  • 张明:量化宽松究竟是好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