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微博]货币政策司司长 张晓慧
编者按:2013年,世界经济复杂多变,我国经济总体平稳,但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我国金融业尽管在转型中面临诸多问题,仍然维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2014年,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将发生哪些变化,金融业发展又将呈现哪些新的特征,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为此,本刊编辑部约请中央银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宏观经济领域的专家撰文,系统梳理2013年经济金融的运行情况,并对2014年发展进行展望。
2013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2013年是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极其复杂多变的一年。世界经济总体缓慢复苏,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变化等导致资本流向多变,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引发各方面的担忧。国内经济总体平稳,但一度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任务艰巨。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按照宏观稳住、微观放活和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的要求,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一是坚持总量稳定。保持定力,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重点是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以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二是促进结构优化。着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更有力地支持结构调整,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三是推进金融改革。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和传导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围绕上述工作主线和重点,2013年货币政策操作的着力点放在了以下几方面:
把好流动性总闸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回顾2013年来的货币政策操作,流动性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这一方面与主要经济体政策预期变化、资本流动方向多变的环境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加快,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在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合理增长方面的作用更为重要。2013年年初,受主要发达经济体加码量化宽松政策影响,外汇流入大幅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宽裕,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5~6月份,由于美国开始讨论退出QE,国内经济亦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外汇流入有所放缓,加之税收集中入库等短期因素叠加,流动性供应暂时出现减少。8~9月份以后,在美联储延迟退出QE以及我国推进改革释放增长潜力效果逐步显现的共同影响下,外汇流入再度显著增多。面对高度不确定的外部溢出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的分析监测,综合运用正回购、逆回购操作、央行票据发行以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做好预调微调,把好流动性总闸门,有效应对了多种因素引起的短期资金波动,促进了货币市场利率的平稳运行。2013年,累计开展短期逆回购操作2.15万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7650亿元,发行央行票据5362亿元,开展国库现金定期存款操作4300亿元。
2013年以来市场利率波动有所增多,各方面都比较关注。从微观角度看,这与外部主要经济体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变化,内部企业税收清缴、市场预期改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以及市场违约退出机制不完善等有关。从宏观角度看,则与金融创新加快以及债务融资扩张较快造成流动性需求上升的大背景有关。实际上,随着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程度提升,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对于经济形势和供求变化的反应也会更加敏感,需要容忍利率波动幅度更大一些,由此起到引导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主体行为的作用。在此期间,各方面难免会有一个逐步适应和磨合的过程,当然也有一个逐步完善机制的过程。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始终注意处理好流动性管理与利率变化之间的度,坚持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向市场传递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坚定信号,并督促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6月中下旬以来,商业银行逐步开始调整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并带动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调整。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同业业务过快扩张和期限错配加剧等问题已有所改善。
适时创新流动性管理工具,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根据调控需要和市场环境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在2013年初创设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等新的工具。前者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以7天期内短期回购为主,采用市场化利率招标方式开展操作;后者则主要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目前以1~3个月期操作为主。创设上述流动性管理工具,既可以调节市场短期资金供给,熨平突发性、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市场资金供求大幅波动,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防范金融风险,并为进一步完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在流动性供求方向复杂多变、国际收支总体仍有较大顺差的背景下,还对部分到期的3年期央票开展续做,把适度冻结长期流动性与提供必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结合起来,兼顾了稳健货币政策下保持流动性适中和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的双重要求。同时,进一步强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通过再贷款和再贴现向部分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继续发挥其逆周期调节及结构引导的作用。2011年初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这一制度将信贷投放与宏观审慎所要求的资本水平相联系,并考虑了各家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程度以及宏观经济状况等,规则科学、透明,具有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保持稳健和调整信贷投放的功能,与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相配合,取得了明显效果。2013年以来,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以及金融机构稳健性状况、信贷政策执行情况,适时对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有关参数进行调整,引导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并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第三季度以来,通过适当调节相关参数,进一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微企业、“三农”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力度。
发挥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在引导信贷结构优化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将支农再贷款的对象由设立在县域和村镇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拓宽到设立在市区的上述四类机构。继续对支农支小的中小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继续推进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工作。继续对达标县域法人执行低于同类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鼓励其将信贷资源主要用于当地。对全国已兑付专项票据的2285个县(市)农村信用社2012年度的改革成效进行监测考核,巩固前期改革成果。
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进展。近些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其他金融改革相互协调、稳步推进,取得了重要进展,利率管制逐步放松,市场供求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利率调控体系建设也不断完善。2013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一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7月20日,取消金融机构除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以外的贷款利率下限,放开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同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二是金融机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建立健全。9月24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宣告成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是由金融机构组成的市场定价自律和协调机制,旨在符合国家有关利率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对金融机构自主确定的货币市场、信贷市场等金融市场利率进行自律管理,维护市场正当竞争秩序,促进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三是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开始运行。10月25日,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在试运行一个月后正式运行,这是市场基准利率报价从货币市场向信贷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将为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定价提供重要参考,对于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强化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同业存单发行交易稳步推进。12月8日,《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发布,随后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发行了首批同业存单产品。发行同业存单,既有利于拓宽金融机构融资渠道,也是稳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有效途径。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2013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双向浮动,汇率弹性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分化。12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0969元,比2012年末升值3.09%。11月末,国际清算银行(BIS)测算的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较2012年末分别升值6.41%和6.99%。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2013年前三季度,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进一步下降至2.2%。继续推动直接交易市场发展,4月10日推出人民币对澳大利亚元直接交易。以货币掉期等多种方式向银行提供外汇资金,支持企业“走出去”。
加强货币政策的宣传与沟通,引导和稳定好预期。在市场深化以及互联网助推下的信息化快速发展背景下,预期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以《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等作为货币政策宣传的抓手,并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尝试运用央行微博等新媒体、新手段,适时向市场传递对宏观经济的分析判断及政策操作信息,释放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重点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造稳定货币金融环境的政策信号,提示相关风险,更加主动地呼应社会热点和市场关切,引导和稳定好公众预期。
总的来看,稳健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预计2013年末M2增速在14%以下,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在9万亿元以内,社会融资总量为17万亿元左右。货币金融环境的基本稳定促进了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GDP增速预计完成预期目标,全年CPI同比上涨2.6%,贸易顺差2598亿美元。2013年经济增长、物价、就业等主要宏观经济预期目标均有望实现。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平稳,积极信号增多,有望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潜能较大,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空间还很广阔,东中西部经济有较大的互补和回旋余地,各方面加快发展的意愿很强,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但也必须看到,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形势依然复杂。
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本身也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总量已较为庞大,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放缓,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发展模式面临调整和转变,潜在增长水平会经历阶段性放缓的过程,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中央银行需要围绕这些变化合理安排调控的策略和思路,更好地处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和金融创新加快,金融活动和金融产品更加复杂,传统数量型调控的有效性受到影响,需要不断完善宏观调控的体制机制。再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政策溢出效应明显,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外部经济政策的外溢影响日益显著,同时国际上对我国经济政策的关注也在上升。在此背景下,传统政策工具运用受到的制约增多,需要权衡把握的因素更加复杂。这些都要求进一步提高调控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展望下一阶段,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同时,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重视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扩大消费者主权的角度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疏通传导机制,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是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水平。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更多依靠流动性闸门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运用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并完善工具体系,适当调节流动性水平,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同时,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自身流动性管理,保持资产负债总量合理和期限结构优化。
二是继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数量、价格与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调控模式,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要继续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并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薄弱环节和国家重点建设领域。研究探索将更多金融活动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三是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商业银行重视存量信贷管理,推动信贷存量周转和结构优化。继续发展直接融资,扎实推进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将直接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节省”的信贷资源优先用于支持小微等薄弱环节和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同时,要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促进产能过剩矛盾化解。
四是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继续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和贷款基础利率(LPR),建设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建立健全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继续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探索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
五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提高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居民的避险需求。■
(责任编辑 纪 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