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飚
在介绍完传统巨头(银行)与新兴势力(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金融上的诸多举措之后,我们接下来将为您探讨:两者之间的模式都存在着哪些差异?在这些表层的差异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深层的逻辑、思维及战略上的区别呢?
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
首当其冲的差异,体现在金融业务与互联网这个平台的关系上。站在银行的角度,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在于技术的革新。交通银行前任行长牛锡明曾这样评价互联网金融在技术上的优势:“在数字化金融时代,基于IT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完全可以取代商业银行的功能。”由此,银行业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热衷,一方面是源于客户的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技术的发展使然。
在这样的一种思维逻辑下,银行涉足互联网金融的方式,基本都是将现有的金融服务进行互联网化,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强调的“金融互联网”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依然以银行自身为主导,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把银行的服务延伸到互联网上去。金融在前,互联网在后。
也就是说,在金融互联网这样一个模式下,互联网只不过是银行的又一个渠道,在理想的状态下,这样一个渠道最终所起到的效果是:凡计算机系统能处理的金融交易尽量不用人力,凡电子渠道能销售的金融产品尽量不用网点,凡远程集中能处理的业务尽量借助互联网用低成本人工和场地,凡数据挖掘能找到的目标客户尽量用移动互联网方式营销客户。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专家预言:未来银行的营业网点将全部由智能终端取代。因为银行利用互联网发展大潮中所涌现出来的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的贯通并不困难,类似的摸索也已经在国内展开。
那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呢?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业内已经有相当丰富的探讨,相信很多金融从业者都能说上几句。但反观大部分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企业,他们自身好像并不太在意自己所从事的业务究竟应当被如何定义,或者说,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还依旧很难被定义。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其根源是互联网的分布式、去中心化的思维体系。互联网包罗万象,就像是另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金融只是互联网企业在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客户之后而必将涉足的一个领域,而远非互联网的全部。
从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举措来看,互联网金融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而是“基于互联网思想的金融”。互联网的概念是超越计算机技术本身的,代表着交互、关联、网络。其中的核心是参与者,是人,而不是技术;其中的价值也不是某种技术的研发,而是某种交互、关联方式的革新,某种网络生态的构造。互联网金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一种新的参与形式,而不仅仅是金融互联网模式中看重的传统金融技术的升级。
用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的话来说:“所谓的金融的互联网化服务仍然是自己的客户,看的仍然是自己的企业。而互联网金融化有更广阔的视野,有更广大的服务空间,实现真正的转型从金融互联网化向互联网金融转型这是一个分水岭,转折点。”
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这种模式具备极其强大的包容性和可塑性。在互联网金融这样一种模式下,互联网并非单纯作为一种技术的载体或手段,互联网本身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拥有大量客户的、保持强大黏性的、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前进决定因素之一的强大平台。它自有一套逻辑,自有一套生态规则。银行目前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尚未意识到这套逻辑与这套生态规则的重要性。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银行一方面会在自己的通稿里面强调自己“加强了对于IT系统的投入、提升了电子银行的替代率、电子银行的交易笔数与金额稳步提升”,但却极少关注这些简单的数字背后,客户的使用感受究竟是什么?自己的网银、手机银行界面有没有值得优化的地方?有哪些功能是客户急需的而我们没有做好的?有哪些功能是基本没用而银行却又在重复建设的?这些都是互联网企业在设计、运营产品时的典型思维,但在银行这边并不被重视。
只不过,在当前的市场与监管状态下,金融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大体仍能共存共生。由于金融属于战略性支柱行业,所以银行在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挑战时,仍拥有挑战者们难以企及的三大法宝:1、储蓄户口;2、财务杠杆;3、风险管理。互联网是将改变未来银行的经营模式,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种改变受制于市场的壁垒与政策的监管,来得会比我们想象的要慢一些。
互联网金融的最佳战略究竟是什么
早在2005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商业银行的未来和策略》一文中指出:随着信息化的爆炸,产业分工会越来越细,银行应该将客户营销、财务管理、支持保障等业务条线分包出去,专心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技术创新。
也就是说,理论上,互联网金融的最佳形态应当是:让互联网企业去做营销、做管理,让金融企业来做产品做研发,实现两个业态的完美融合。
只是这种理论的形态无法成为现实的目标。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大潮,无论是传统金融企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谁都不愿意拱手让出自己在某一领域的主导权。虽然两者有相当多的共通性:都是典型的、天然的中介机构,拥有信息&流量&资金的聚合、撮合、沉淀三大功能。但真要让两者加以融合,一方面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缺乏主观的意愿。
这种抗拒的姿态在银行这边表现得尤为明显。面临互联网企业在金融领域发起的挑战,银行的第一反应是:你来抢我的生意,那我也要占你的地盘。于是,银行迈出了向互联网进军的步伐,具备明确盈利潜力、庞大客户基数及强大平台价值的电商业务首当其冲。
由于银行涉足电商的时间还不是特别长,目前对银行系电商的前景下定论确实有些太早。但是银行真的有必要闯入电商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中吗?在烧钱不眨眼,一月一火拼的电商行业中,银行系电商凭什么获得客户的关注?最为重要的是,缺乏互联网基因的银行,贸然闯入已成红海的电商战场,胜算究竟有多少?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大战场上,银行已经失去了先机。这是因为,任何互联网产品与服务都是建立在稳固的入口与可观的流量之上的,目前来看,国内互联网生态中,牢牢掌握网络入口及流量之命脉的,是俗称“BAT”的三大巨头:百度[微博]、阿里巴巴[微博]、腾讯。这三家企业,一个主导搜索领域,一个是电商巨头,一个是社交互动领域的王者。在中国互联网的生态中,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必须处理好与BAT的关系,进入互联网领域的银行,不管在金融领域有多么强大的实力,都很难逃开它们的“阴影”。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调查数据表明,网民平均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接近3个小时,但每个月花在网银上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这是什么意思呢?银行的这些服务只是一个简单的互联网工具,而不是我们所强调的入口。入口在哪里?入口在BAT手里。所以,华夏基金[微博]零售业务总监赵新宇才会在余额宝大卖之后公开表示,未来淘宝、百度、腾讯这些占据了网络大部分入口的互联网公司,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很可能就是未来网络上的“工农中建”。
所以,互联网金融的最佳战略,不应是“你有我有他也有”,而应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一种战略,首先就是银行一再强调的差异化竞争,只不过这次竞争的对象由同业换成了互联网领域的挑战者。
以现在非常流行的“大数据”营销为例。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确实在大数据营销上占据了先机,让银行羡慕不已;另一方面,银行自身却又已经沉淀了大量未被分析利用的数据,却又不知如何下手。数据给金融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是降低成本和风险的主要手段。而在互联网金融的系统中,数据金融的抓取与处理只是第一步,互联网金融引发的在交易主体、交易结构上的变化才是银行最值得期待的。但在这样的期待中,银行往往又很难找准自己的位置,总是和信息不对称、金融脱媒等问题牵连不断……这时候,银行该怎么办?
最好的策略就是差异化竞争。不必非得自建平台获取数据,搭上大数据的末班车,首先应当做好的是现有数据的梳理与挖掘;理清自己在互联网金融中的优势所在,并寻找合适的互联网企业,选准具体的互联网产业链进行“嵌入”;大银行可以跟平台型电商合作,地区性银行则可以选准垂直细分领域电商或本地化电商进行合作……
另外,银行也必须学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中,银行被脱媒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难题。面临互联网金融的压力,与其想着自立一套体系进行对抗,不如坦然接受,主动应对。
目前业界普遍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有利于解决金融系统内资金效率低下的痼疾。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满足了相当多难以获得金融企业支持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小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也让大量的个人储蓄资金获得了在高通[微博]胀背景下谋求更高收益的又一途径。虽然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监管、制度、风控等多方面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只要解决得当,是肯定能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的。
也就是说,目前互联网金融虽然看似波澜壮阔,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诸多被媒体渲染为“门外野蛮人”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未来也必将同银行一样,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这时候,银行要做的,就是积极参与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改革、调整、并购过程中来,利用自己在风控、资金、渠道等多方面的优势,介入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转型升级中。
总之,未来金融业的参与者中将既包括传统金融机构(一批被淘汰,一批转型后生存),又包括互联网金融企业,至于哪方力量将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很难得出结论。何况,这种判断本身不具备任何意义,因为未来两方力量终将殊途同归,最终存活下来的企业必然兼具金融和互联网两方面的基因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