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难消影子银行 中资银行将现融资潮

2013年08月16日 00:06  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利率市场化最大的意义在于促使资金需求方和借贷方更加透明、直接地定价。这表面上似乎可适当降低影子银行存在的必要,实则未必。

  人民银行刚取消了贷款利率下限,光大、平安、广发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就立刻上浮3年和5年期大额存款利率至监管上限。一场争夺未来盈利的“战争”提前爆发。

  “可以预见,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正在酝酿。同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经营失败银行的有序退出机制,将是中国银行业放松管制的必经之路。”穆迪评级副总裁、亚太区金融机构高级分析师胡斌近日接受本报专访时称。

  他表示,放开贷款利率的实际意义不大,但任何形式的存款利率“松绑”则会加速融资成本上升,压缩金融机构盈利。银行利用定价抢夺存款,客观上将使得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涨船高,也会抬高银行资金成本。

  此外,穆迪认为,利率市场化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但是无法根除近30万亿的“影子银行”风险。该机构预期,利率市场化会蚕食中资银行的利润,导致内生资本增速减缓,进而影响个别机构的资本充足水平。胡斌说,由风险资产高速增长所引发的银行融资是不可避免的。

  不会消灭“影子银行”

  根据穆迪的模型测算,中国核心和广义影子银行活动的累计增长率分别达到75%和67%。截至2012年底,包含非银行信贷工具,影子银行的规模达到29万亿元,约占GDP的55%。

  “很多人把中国‘影子银行’的出现直接归咎于利率管制,这是相当片面的。”胡斌分析,利率市场化最大的意义在于促使资金需求方和借贷方更加透明、直接地定价。这表面上似乎可适当降低影子银行存在的必要,实则未必。

  “比如,政府对商业银行每年和每月的贷款额度管控就使得很多融资活动不得不在银行体系之外发生,但是资金却通过各种形式来源于银行。只放开利率定价,而不取消贷款额度限制,利率价格并不真实,也很难控制‘影子银行’的增长。”胡斌表示。

  穆迪测算,仅有约10%的实际银行贷款采用原先0.7倍的贷款利率下限,人行完全放开贷款利率(不包含个人按揭贷款)对实际利差影响有限。但去年人行把存款利率上限拓宽0.1倍,穆迪就2013年的模拟情景显示,净息差(NIM)方面的负面影响可能达到10-13个基点,直接减少净利润796亿元。

  穆迪认为,若进一步放松存款利率上限,高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水涨船高。一旦理财产品发生信用事件(直接违约或延迟兑付),会使相关的金融机构出现重大亏损。因此,利率市场化不会直接减少“影子银行”的风险,其实际意义在于倒逼目前缺失的存款保障和劣质银行退出机制。

  胡斌预计:“信用事件会首先从产能过剩的高危企业触发,企业贷款或者债券的违约会传导至非银行金融机构,最终影响到风控较差的银行机构。存款利率市场化需要一个自律的市场,需要一个市场化的银行退出机制,这将颠覆以往由政府托底的信用市场生态。”

  银行或现融资潮

  “利率市场化对中资银行的盈利前景无疑是长期负面的。融资成本上升,净息差趋降,压缩盈利空间,直接导致内生资本减少。在风险资产增速不减的情况下,融资需要不可避免。”

  以光大银行[微博]为例,一季度末最新披露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为7.53%,勉强达到银监会今年底对过渡期系统重要性银行7.5%的要求。即使参照其他银行标准,其资本充足水平仅可维持在2015年合规。

  “光大银行对市场资本的渴求是广大中小型银行经营现状的写照。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净利息收入减少,盈利下滑,与早先制定的资产计划无法匹配。”

  胡斌表示,多家股份制银行在未来1年到3年可能会保持15%左右的资产增长速度,如果无法达到一定的盈利增长,加上监管机构严格监管同业业务,商业银行监管套利的空间受限,资本充足状况感受到压力,就不得不开展新一轮银行融资。

  8月15日,招商银行公布获证监会核准境外配股方案,A+H股融资总额约350亿元。连光大银行在内,另有10家中小型银行正筹备在香港上市,其中包括上海银行、大连银行、重庆银行等多家城商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190名日本国会议员今日参拜靖国神社
  • 体育U14国足负东帝汶 恒大国脚规定涉嫌违法
  • 娱乐日本知名男优将引退 号称曾床战8000女优
  • 财经杭州经适房上市交易 增值部分55%归政府
  • 科技黄色版iPhone高清谍照曝光(组图)
  • 博客日本天皇靠什么说服全体国民投降?
  • 读书上海书展:唐骏正面回应学历门事件
  • 教育博士论文:女性每高1厘米工资最高涨2.2%
  • 罗天昊:投资补课并非中西部突围良方
  • 冉学东:被绑架的人民币汇率
  • 西向东:日本车占领美国市场(图)
  • 叶檀:中国的身份特权养老制
  • 刘杉:民间集资应合法化
  • 刘杉:电商将颠覆房地产格局
  • 苏鑫:房地产调控还将继续
  • 谢作诗:高房价的原因
  • 郎咸平:中国经济之痛 鬼城与地方债
  • 徐斌:美联储决定中国经济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