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王亚亚
“隐形冠军”的某些特质,比如高度创新精神、研发文化,正是当前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所需要的。
如果不是特别的介绍,很多人都猜不到安静、闲适的县级市太仓竟然落户了超过600家的外资企业,其中德资企业近190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被刷新。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代表,德国一大批中小企业尽管默默无闻但极富竞争力,在众多细分领域拥有“隐形冠军”的桂冠。
2013年6月,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国德企之乡”太仓。这里引进了多家德国本土“隐形冠军”企业,并获得了国内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的荣誉。他们的实践证明,制造业并不过时,中小企业制造也大有可为。
隐形冠军的风采
漫步在太仓街头,这里安静、闲适,就连太仓工业园也极其静谧:从外面几乎看不到厂区人影走动,也听不到任何机器的鸣响。有的厂房甚至连门头都沒有,一点不像生产车间,倒像是研发机构的驻扎地。
“落户太仓的德企绝大部分分布在精密机械和汽车配件行业,其在细分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其产品都是不可替代的。”太仓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下称“管委会”)冯玉良副主任说道,从引进的多家德资中小企业身上,大家能够看到德国制造业隐形冠军的风采。
克恩里伯斯有限公司是专门生产汽车安全带卷簧的。别看小小的卷簧,这家公司却占领了世界60%的市场份额,主要是为世界排名一流的汽车厂商供货。威格玛机械设备公司的母公司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塑钢窗成套设备制造商。舍弗勒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发动机零配件的制造,其生产的滚针轴承为上海大众、一汽等企业配套。海瑞恩是全球汽车行业车削回转类元件领域的领跑者,其在全球汽车汽油及柴油喷射系统领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如今,这些隐形冠军都在太仓建立了自己的子公司。
“2012年,我们在中国主要销售3款产品,销售额达1.6亿元,生产产品七百多万件,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海瑞恩精密技术(太仓)有限公司生产总监方超介绍说。海润恩是家族式的小企业,在德国总部也不过是四百多人,目前仅在欧洲波兰、亚洲太仓设有子公司,但其在汽油及柴油喷射系统领域的地位无人可及。
著名的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曾分析过,德国出口的真正引擎并不是西门子或奔驰这样的巨头,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却在某一个窄小的行业里做到顶峰的一千多家中小企业。它们有不可动摇的行业地位,有稳定的员工队伍和高度的创新精神,还有丰厚的利润回报。赫尔曼?西蒙将其称之为“隐形冠军”。
笔者参观了海瑞恩(太仓)生产车间,24小时恒温恒湿,工人工作环境舒适。包括门卫、厨师在内,这家不到200名员工的企业2012年创下了1.6亿元的收入,是德国企业“小规模、高产出”的典型代表。究其高产的原因,最根本的是技术研发实力。
“进驻太仓的德企,其自身发展的历史短一点的有50~60年,长一点的有100~150年,大多是家族企业。它们在某个细分领域,经过长期研发创新,开创了自己的品牌,并在工艺上精益求精。这也是德国制造之所以品牌影响力深远的原因。”冯玉良说道。
如今太仓已成为中国德资发展最好、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08年11月,其被国家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共同授予全国第一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称号;2012年5月,又被国家工信部授予中国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称号。
强大的支撑体系
德国经济总体发展实力雄厚,其在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欧债危机中仍表现强劲。究其原因,强有力的德国制造是根本。而与德国制造光环息息相关的,就是这些数量广大却默默无闻的隐形冠军。赫尔曼?西蒙研究认为,隐形冠军的诞生主要得益于德国强大的科研体系和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
德历届政府十分重视制造业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建立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知识传播和人力培训为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它的最大特色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统一: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负责对企业和科技界进行沟通和协调;企业承担2/3的科研经费,剩下的1/3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买单。为了使“制造科技”能够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可持续发展,德国政府确立了三大发展目标:“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德国人始终相信一句话:真正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是研究与开发,而不是别的不能把握的客观因素。因此,德国企业对研发投入毫不吝啬。目前投资太仓的德资企业主要的研发中心都还设在德国总部,那里有强大的科研支撑环境。
德国中小企业的成就离不开富有活力和高水准的技术工人。在培养技术工人的过程中,德国注重推行双轨制职业教育,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学校负责传授理论知识,企业为学生安排到一线实习和培训。政府对数百个职业制定毕业考核标准,以确保教学和人才质量的评判水平。
为了满足进驻德资企业的需求,太仓市从2000年开始大力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并以德国的技工培训方式来实施人才培养。“最初的培训班,就是太仓市与两家德企合作来办,完全按照德国模式,请德国老师,用德国教材。学生70%的时间都是在车间实践,30%的时间上理论课。”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首次培训效果很明显,培训生在市场上很抢手。随着进驻太仓的德企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需要的人才也日益多元化。目前太仓市已经建立了5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培训中心,并希望最终能建立一个从蓝领技术工人到高级职业经理人的完整培训机制。
除了政府牵头打造员工培训平台之外,不少太仓的德资企业也会定期安排员工前往总部培训,短的三四个月,长的是四五年,从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到管理人员,甚至是负责公司食堂的大厨都在培训的名单之列。
海瑞恩(太仓)生产总监方超,是一名80后。其在入职海瑞恩(太仓)之前,已经在海瑞恩集团接受了4年时间的培训。在那里,一个德国师傅带两个徒弟,一边学习语言,一边学习技能,参与工艺开发、稳定生产、确定成熟工艺等多个环节。
“海瑞恩是中型的家族式企业,这里的员工归属感非常强烈。德国总部为研发中心,新产品、新工艺在德国,技术成行之后转移至波兰、中国的工厂。其产品主要就是针对欧洲与亚洲的市场。近两年海瑞恩发展快速。”方超介绍说。4年时间,让方超感受到了务实、可靠、安全、精密、耐用的“德国制造”的精髓,也让他认可了海瑞恩的家族企业文化。如今,他已是海润恩(太仓)一名年轻的高管。
带给中国企业的反思
进驻太仓的德国企业大多都是家族企业。同样是民营企业,同样是中小企业,为什么德国中小企业发展程度如此之高,而当下我国中小企业却频频遭遇困境?观察对比德国企业与中国企业,有三个突出的区别值得关注。
其一,就是企业家的个人素质。德国推崇工程师教育,崇尚制造业文化。德国人一旦进入制造业就会一心一意做制造业,心无旁骛,专注在产品与技术本身上,而不会想着挣“快钱”。但是中国企业面临的诱惑太多,很多中国制造业老板赚了钱,一看其他行业比较赚钱,就会转到其他行业,很难专注下去。赫尔曼?西蒙认为,企业要想成为市场领先者,企业管理者必须有所追求,要胸存远大的志向,以自己的勃勃雄心感染普通的员工,积极地在自己看准的领域里耕耘每一个细节,使之做到最好。
其二,管理模式。尽管德国企业主要是家族企业,但如果家族里的人不能够胜任管理职位,企业就会聘请职业经理人或通过建立基金帮助其打理,以保留企业品牌,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对德国企业而言,企业管理的头号目标,就是创造利益相关方的价值。为此,企业的管理层必须照顾好社会的利益、社会的未来和企业的未来。在太仓的德企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就是见证之一。
其三,制造业工人的素质。德国蓝领技术工人训练有素,这是德国双轨制教育机制的结果。而在中国一方面是招工难,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反思中国的教育机制显然很有必要。
罗兰?贝格曾表示,“德国模式”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好的借鉴。他还认为,德国的教育体系和企业的治理文化也都是中国需要认真思考的。而隐性冠军的某些特质,比如高度创新精神、研发文化,正是当前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所需要的。
“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在对中国制造业与德国制造业进行对比分析后指出,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数字和巨大的国内市场,无论是从创造就业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考虑,中国都应该依靠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
当下,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水平的制造能力,但需要在科技创新与占据终端市场上投入更多。中国企业需要在全球所有的重要市场上构建自己的销售网络;中国企业还需要直接与顾客接触,而不是仅仅接受采购订单,把这些关键的价值创造环节拱手让于他人。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企业要到不同的市场上去积累经验、培训人才。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十年。中国中小企业要修炼成隐形冠军,必须成为全价值链的企业,研发、创新、制造、销售、营销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