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花旗或关闭在华私人银行 中资行显本土优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6日 22:42  华夏时报

  钱秋君

  在美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下,花旗向结束“金融超市”的经营模式迈出了重大一步。

  1月13日,花旗集团和摩根士丹利达成协议,将合并两家公司的经纪业务,组成一家合资公司。而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花旗集团还将关闭其在中国成立约3年的私人银行部门,该部门的客户将被整合到该行的零售业务部门。

  而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正越来越彰显出本土优势。

  花旗私人银行或撤出中国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的分析数据显示,欧洲私人银行业务平均利润率高达30%,其年均盈利增长率达到了12%-15%,远优于一般的零售银行业务。这样一块“肥肉”,花旗竟然舍得放弃?

  资料显示,花旗集团最近4个季度连续亏损,并可能连续第5个季度亏损,其美国总部正在多方寻求援助,并进行“瘦身”计划。

  “花旗银行此时从中国向外撤离,可能跟前期战线拉得比较长有关系,无论是私人银行业务还是零售业务,前期占用了自身过多的财力和精力。”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教授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花旗在境外投资损失比较大,此时迅速撤出资金,可以用于整合境外资产。”

  当记者1月12日下午致电花旗上海总公司时,相关人士向记者澄清,“我们还没有接到通知,目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也不会暂停”。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周涛对此消息则持另一看法:“主要原因可能与外资银行在国内经营业务受到诸多限制有关。外资银行很多人民币业务不能做,而在人民币升值、热钱涌入中国的背景下,目前一些私人银行客户更需要在国内投资,中资银行这方面经验丰富,渠道更多。”

  “目前外币产品收益普遍不好,很有可能是做一款赔一款,外资私人银行竞争优势在下降。”周涛表示。

  “除了外资私人银行的产品优势下降,私人银行客户量较多的‘私企老板’类客户,则更加看重在国内的投资增值、企业融资等渠道。”郭田勇教授也向记者表达了相同的看法。

  中资私人银行显山露水

  由于外资私人银行优势普遍下降,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优势逐渐显露出来。

  周涛向记者证实:“现在有很多客户是从别家私人银行和外资行过来的。外资私人银行客户转移、客户经理转移的情况也较多。转移过来的客户,有的来自汇丰银行,有的来自渣打银行,有的客户过去还是外资银行财富管理中心的高端客户。”

  郭田勇告诉记者:“外资银行最大的优势在于品牌,而私人银行除了品牌外还要提供服务。这种服务很多是要符合中国国情的,也要按照中国现有的监管框架执行。这就使得外资银行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而这则给了中资私人银行崛起的机会。“由于金融产品本身不具有专利权,对产品的复制和在复制基础上的创新也不难实现,同时中资银行的这种创新符合中国国情及监管规则。”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