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招行发行40.92亿元首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17:13  新浪财经

  这标志着招行在此次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正式成立后,达到了预定的三个目标,即贷款出表、释放资本金、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这意味着,在此次信托成立日的当日,招行就可以中止确认已信托予受托人的40.92亿贷款,腾出等额贷款规模;资本消耗大幅度降低;此外,招行还可以通过提供贷款服务和持有高收益级证券的方式,获得可观的贷款服务费收入和证券投资收益,预计贷款服务费收入约2000万元。

  据了解,在前后两年多时间里,招行多次对资产池进行重大调整。由于受到宏观调控、美国次贷危机等事件的不利影响,审批机关对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审核尺度日趋严格,数次暂缓了招行项目的审批进度,几经波折,最终获得监管层的批准。

  “在目前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能够获得监管部门的审批同意,充分体现了监管机构对于招行的信任。”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

  金融创新仍当鼓励

  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十分普遍,而在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也一度备受争议。

  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是一种以银行间市场的专业投资者为发行对象,通过证券分层进行内部信用增级,在法律、会计等层面更为严谨、标准化,规模更大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手段。

  以此次招行发行40.9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例,招行通过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实现诸多目标,其中包括可以将贷款风险转移给投资者,从而降低风险资产权重,减少风险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可以将贷款的未来收益提前变现,回收流动性,从而加快银行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流动性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水平;可以提供贷款服务通过收取贷款服务费而产生的中间业务收入,从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并可以有针对性的将某些行业、地区的贷款进行证券化,分散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资产证券化在欧美发展到极致后被妖魔化,变成了造成金融动荡的罪魁祸首。

  “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在资产证券化上出了问题,是有其自身的深刻原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华尔街一些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资本金严重不足;此外,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在证券发行时提供担保,掩盖了证券真正包含的风险,在证券大规模违约时造成巨额亏损和流动性不足。但最重要的是。贷款发放机构对于贷款自身的风险认识不足,大量高风险的贷款被证券化,导致贷款违约风险被金融机构的高杠杆放大,最终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秩序。

  “资产证券化本身,是作为一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手段和创新工具,不应因为这场金融风暴的发生而被否定。”分析人士认为。实际上,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无论是中国金融监管层、业界还是研究界,都坚持认为适度的金融创新之于中国的金融市场,是应当继续鼓励和支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