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工行中保密洽联姻 催生内地最大规模银保合资(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按中保国际2006年年报与2007年中报,工银亚洲已持有中保国际6.9%的权益,并直接持有太平保险12.45%的权益。在上述合资方案所涉的四家公司中,中保国际分别持有太平人寿与太平保险50.05%和40.025%的股份,而太平人寿、太平产险与中保国际的全资子公司中保资产管理,分别持有太平养老60%、12%、14%的权益,也分别持有太平资产管理50.1%、9.9%和12%的权益。

  由此计算,合资公司整合之前,工商银行在太平人寿、太平保险、太平养老和太平资产管理中所控制的权益便分别为2.46%、10.83%、4.23%和2.99%。

  中保集团分别通过全资的香港中保、金和发展有限公司、民利投资有限公司及中国保险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持有中保国际51.81%的权益,并直接持有太平人寿与太平保险25.05%和47.525%的权益。按上述方法,可知中保集团目前实际控制太平人寿、太平保险、太平养老和太平资产管理50.98%、68.26%、48.56%和57.30%的权益。

  除了工商银行与中保集团,在即将设立的合资公司中,还将涉及富通集团的权益再分配。目前富通集团直接持有太平人寿、太平养老和太平资产分别24.9%、10%和8%的股权。此外,富通海持有工银亚洲8.23%的股权。

  而按目前各投行对中保国际2007年的分部门业绩预测的平均水平,太平人寿在四家公司中占绝对的权重,贡献约95.77%的估值。则中保集团、富通与工商银行在即将成立的合资公司中的实际市值持有比例为51.65%、24.16%和2.77%。

  显然,欲完成如上述人士说法的最终股权结构,中保集团与工商银行均需进行增资。若富通不增资,则中保集团与工商银行对合资公司的增资额约为82.64亿港币和220.96亿港币。

  但前述人士表示,由于是次成立合资公司对各方的战略意义大于财务意义,中资两方尤其是工行,并不需按市值支付如此高的并购成本。

  太平人寿冲入第一集团?

  对于包括中国人寿(2628.HK,601628.SS)与中国平安两家大鳄在内的众多寿险企业而言,工行入主太平系都不是个好消息。

  按中国保监会披露的统计数字,在过去的2007年中,全部53间寿险主体共录得保费收入4948.97亿元。其中,银行代理渠道销售的保险占三成以上的比重。众多分销银行渠道中,网点甚众的工商银行,又是银行渠道的龙头。以广州市场为例,过去数年,工行分销的保险产品均在当地占据半壁江山,2007年,这一数字更高达54%。

  由此,若按广州份额计算,2007年工行全系统分销出的寿险产品总额约在700亿元以上。若将其作为一间保险主体进行比较,这一数字已超过了寿险市场的探花太平洋寿险(506.87亿元),距榜眼平安人寿(791.77亿元)也只有一步之遥。而当年太平人寿的保费只有158.42亿元。

  按目前国内银保深层次合作格局,合资公司成立之后,太平人寿的保费暴涨已然可以期待。近期的一个案例便是招商信诺,该公司在与招商银行理清股权纽带关系后,招行宣布在渠道中排他性代理招商信诺的投联产品。于是,在2007年,以往名不见经传的招商信诺一鸣惊人,录得280.72%的保费增长,并在当年8月技压外资一哥友邦,斩下7.82亿元保费。2008年1月,该公司再次超越所有合资公司,录得7.17亿元原始保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