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光大银行通过27亿元利润补亏议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 09:2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方会磊 蒋云翔

  1月28日,光大银行股东大会审议了2006年的财务报表及用2006年净利润弥补历史亏损的议案。在2008年召开股东大会审议2006年的财务报表及相关事宜,对于刚刚闯过财务重组难关的光大银行而言,这一幕颇有些戏剧性。

  最终,以上议案都得到了高票通过。依据光大银行提供的数据,2006年年初,光大银行累计亏损为107.47亿元,将2006年度所获27.41亿元净利润弥补亏损后,其历史亏损额度降为80.06亿元。对于未弥补的亏损,股东大会议决,将结转以后年度弥补。

  此次股东大会也向股东们公布了光大银行2007年的经营业绩。在顺利实现财务重组的同时,光大银行2007年的资产质量呈现好转迹象,信贷结构进行调整后,信贷风险敞口得以压缩。

  关联交易基本解决

  事实上,2006年,监管层曾对光大银行财务重组寄予厚望,但最终此项工作未能成行。其中,历史积累下的重重难题阻碍了财务重组工作的开展。

  此次股东大会公布的2006年经营数据也拨开了当时的迷雾。截至2006年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5932.34亿元,比年初增长15.94%;不良贷款余额267.09亿元,比年初减少23.57亿元,不良贷款率7.58%,信贷拨备覆盖率为67%。

  光大银行当时的“红线经营”现状也让财务重组计划举步维艰。据参会人士透露,当时有关部门对光大银行2006年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当时光大银行六项主要问题:资本充足率为负数,严重影响持续经营能力;信贷资产存量风险加大,部分业务信用风险暴露明显;关联交易风险依然突出;部分分支机构信贷管理工作不扎实;内控机制存在缺陷,操作风险隐患较大以及对外信息披露严重不足。

  截至2006年末,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为-0.3%,较2005年同期下降了1.41个百分点,低于最低监管标准(8%)8.3个百分点,“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资本充足率最低的银行。”而截至2006年末,267.09亿元的不良贷款额也使得光大银行成为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存量最大的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高达7.58%,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水平4.59个百分点。

  此外,“光大银行汽车消费类贷款和小企业贷款不良贷款比例分别为33.96%和21.84%,远高于光大银行平均不良贷款比例,表明光大对上述业务的授信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提到信贷资产存量风险时,有关部门点明光大银行存在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的问题,“如光大银行西安分行部分贷款已逾期3个月,但仍被划为正常类或关注类贷款”。

  至于关联交易方面,有关部门认为,截至2006年末,光大银行对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及其下属公司的授信余额为61.63亿元,对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为72.13亿元。与2005年末数据相比,对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增加4.23亿元,且“对光大集团的关联交易全部为不良,风险突出”。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