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东亚银行的3张王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2日 14:55 《大众理财顾问》

  文/本刊记者 苏扬

  在国内首批获准注册成立法人银行的4大外资银行(其他三家为花旗、汇丰、渣打)中,东亚银行的身份最为特殊。作为中国人自己的银行,东亚银行在这场金融改革中将扮演什么角色?既没有中资银行的庞大网点的支撑,又没有花旗、汇丰等外资巨鳄的庞大资本平台,东亚银行靠什么竞争?

  然而,就是这家曾在1995年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外资银行的银行,2007年业务规模和客户数量比2006年翻了两番,击败众多对手,获得《亚洲银行家》(The Asian Banker)杂志颁发的中国最佳外资零售银行奖。东亚银行胜出的秘诀是什么?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林志民先生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海外攻略:华人牌

  据林志民介绍,东亚银行是1918年在香港成立的,当时只是一个服务于本地居民的区域性银行。发展至今,东亚银行已是香港最大的本地银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东亚银行走出海外,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广泛设立网点,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银行。

  在海外业务拓展中,东亚银行清醒地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非常聪明地把海外华人作为自己的目标客户。“初到海外,我们肯定无法和本地银行竞争,比如在美国,东亚肯定做不过花旗。所以要寻找自己的定位,我们发现海外华人认可东亚的服务,于是,‘为海外华人服务’就形成了东亚银行的特色。”

  林志民告诉记者,东亚银行在海外设置网点的时候,最关注华人聚居的地区,比如美国的唐人街。习惯了讲当地语言的海外华人,走进东亚银行后听到地道的国语,那种回到家乡的亲切感便油然而生,东亚银行也因此大受欢迎。

  林志民给记者讲了个故事:1997年,东亚银行在台湾设置分行,当时有人担心当地居民会不认可。不少媒体也表示,香港回归之后,东亚银行便与大陆的关系很近,而两岸长期处于不和谐状态,客户可能会感觉不安全。但事实打消了这种顾虑,“有一天,两个客人到东亚银行来办理业务,我们了解到,他们是1949年以前到台湾的,对大陆有很深的怀恋之情。当他们知道我们在内地有广泛的业务以后,表示了极大的合作兴趣。最后,他们通过东亚银行到内地做了几笔投资。我们发现,很多上岁数的台湾人虽然离开大陆一段时间,但他们的心还在内地。”林志民笑了笑,略带自豪地说,“无意间,我们做了一个沟通两岸三地的桥梁!”

  主打“华人牌”,是东亚银行开拓全球市场时的首选武器。

  内地攻略:亲民牌

  东亚银行在洋人的地盘主打“华人牌”,当然极为有效;可是在内地开展业务,华人银行的招牌也许就不再引人注目,东亚银行又会出哪些新招儿呢?

  “我们是亲民的外资银行。”林志民用一句简单的话总结了东亚银行的内地攻略。

  与中资银行相比,东亚银行的主要弱项在于网点少,客户开发是个长期过程。对此,林志民先生表示,东亚银行有两条策略应对这一困境:一是尽快铺设物理网点——包括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入股中资银行,目前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大连、沈阳、珠海、厦门、西安、重庆、成都、青岛、成都等地开设了15家分行、26家支行、4个代表处;二是推广其国际化服务标准的外资银行理念(具体可表现为理财室内统一的红色格调布局)。1918年成立的东亚银行总部虽设在香港,但其业务遍布全球,具有很多中资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