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资私人银行尴尬起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 01:24 新京报
北京8月中旬一天的上午,两名行色匆匆的男子走进北京王府井一座大厦内,乘电梯直达11层。早就等候在门口的一名年轻女子把他们带进一间东南亚装饰风格的密室内。10分钟后,两人决定采纳这名女子的建议,将300万元转入某私人基金,谈妥后两人乘电梯悄然离去。 上面这场景并非什么神秘交易,而是国内刚刚兴起的私人银行业务。两名男子所投资的基金与平常市面上见到的基金不同,因为等他转入300万元后,他也成为这只基金的创办人之一,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中意的股票随时随地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证券投资。 和这名男子一样,中国金融市场也是经历了一番迟疑之后,开始打开门放行私人银行业务。恰似婴儿初生,脚步蹒跚,正在学步的中国私人银行业自一出生就面临着一系列的尴尬。 尴尬1 300人中找不到一个客户 1562年—1598年,法国爆发“胡格诺教派战争”,一群金匠为躲避宗教迫害,逃到瑞士,他们合伙创办世界上最早的私人银行。随着后来欧洲国家间战争和大规模革命运动频发,为逃避战争和革命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多的欧洲富裕家庭选择将财产托付给这些私人银行。 相比之下,生于太平盛世的中国私人银行业却没有那么幸运。出生之初,就面临着客源不足的尴尬。 据中行一名人士透露,作为中国最大的外汇兑换银行,中行拥有大量的身家在100万美元以上的高净值客户,但中行私人银行开业前,平均300个客户中都很难找到1个愿意成为私人银行的客户,以致开业之初客户数量仅为20位。 据最新的亚洲整体人群财富分布情况数据,中国占了亚洲(除日本外)整体人群财富的39%,其中超高富客户的占比为29.1%,亚洲第一富国日本超高富客户为30.6%。在具有如此丰富超高富客户资源的国家,竟然很难找到愿意成为私人银行客户的人,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正在试验私人银行业务的其他几家国有银行也面临同样的情况。记者到部分网点看到,财富管理中心的布局和装修以及人员配置上,与部分外资银行的私人银行差别不大。 一名工作人员透露,财富管理中心开业后,由于客户少业绩表现一直不太好,有一家财富管理中心甚至被省分行停业,准备整顿后再开业。 他透露说,之所以客户少,一方面是客户有不愿露富的顾虑,另一方面是由于零售网点不愿“放人”。因为这些客户是这些网点的“VIP”,如果流入到私人银行部门,会影响该网点的业绩考核。 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邓俊豪也表示,中资银行成立独立的私人银行必将面临其实力强大的各零售分支行的阻力,因为后者不希望失去最大的客户。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来源很少靠自己开拓,相当部分是从分支网点无偿划拨,对网点没有任何激励和补偿措施,因此造成网点不愿意将客户自愿奉献出来。 一名支行行长对记者表示,“财富管理中心开业是好事,但一定要对我们下面这些网点进行补偿。” 尴尬2 “VIP之VIP”不是金融保姆 世界上最古老的私人银行瑞士隆奥达亨银行有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服务信条,意思是向客户提供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相关金融服务。 200多年来,这家银行有一群律师、会计师和银行家终其一生忠心耿耿地为古老而富贵的家族客户打理投资、避税、收藏、继承。 岁月消磨,客户从爷爷换成了孙子,银行合伙人也世代接替,薪火相传。这家银行在几百年的岁月流逝中也成为全球最称职的“金融保姆”。 私人银行提供的全面服务使得许多欧洲富裕家庭的财富平静度过战争、革命和灾荒,财富代际相传一直绵延数百年,长达十几代。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通过多年资本原始积累以及受益于近几年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中国的造富进程急剧加速。 这些迅速富裕的人群要求银行为其提供的绝不仅仅是与个人相关的理财服务,还需要如退休、教育、子女培养、保险、避税、财富跨代转移、收藏等以一系列服务。当前中国富裕群体需要的绝对不只是一个“理财师”的角色,他们也需要无所不能的“金融保姆”。 从已开业的中资“私人银行”来看,目前没有一家推出真正量身定做的私人银行“金融产品”,与原来的高端理财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门槛有所抬高,实际上只是“VIP之VIP”,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私人银行。 从花旗银行和中信银行之间的比较,不难看出两家私人银行之间的巨大差异。 花旗银行英文网站显示,他们的私人银行能为全球超过2万名的客户提供投资服务、房地产交易、信托服务、融资及现金管理服务、法律咨询服务以及金融咨询服务等。 中信银行的服务要狭窄得多,基本只停留在提供更便捷的零售银行服务以及信托、寿险等服务,这些服务只不过较VIP客户享受更大程度的优先权而已。 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解释说,众多业务受到既有政策和行业现状的限制,比如,中资银行不能进行全权委托资产管理,需要通过和信托公司合作来满足客户需求,中资银行不能替私人银行客户直接交易香港、欧美股票,大多数通过设计结构性产品来满足客户的境外投资需求等。 尴尬3 地下私人银行业暗流涌动 在国有银行大张旗鼓准备进军私人银行之际,京城的地下私人银行其实早已悄悄展开。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目前有多家资产管理公司和理财咨询公司实际已经悄悄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向公司客户提供诸如自由账户和动态权证配置账户等高端服务,门槛有的高达1000万元,每笔交易在50万元以上。 一名外汇交易员透露,他们公司目前正在代人做一种称为“外汇保证金”的交易,这种交易可以绕开目前的政策限制,将投资者的资金通过特殊渠道转移到国外,直接投资外汇交易,杠杆比为1:100,利润不菲。 地下私人银行服务暗流涌动的秘密在于两点,一点是中国富裕阶层目前普遍浮躁,另一点是私人银行服务的利润很大,让人不惜铤而走险。 民生银行总行外币产品总监郭建宁表示,目前境内投资者的心态很浮躁,只求急功近利、一夜暴富,对不到2位数增长都不看在眼里。 据美林咨询分析报告显示,占人口极少数的私人银行客户带来的利润能够达到银行普通零售业务的10倍左右,美国私人银行业务过去几年的平均利润率高达35%。高额的利润,自然来自高额的佣金,吸引大批机构暗中与银行争食。 一名外资银行工作人员对记者解释道:私人银行是什么?用句大白话解释,那就是,你走进这里是因为你有钱,我们的努力是希望你一直有钱下去。因此,对私人银行客户来说,两个词最重要,一个是“有钱”,另一个是“一直”,但对很多人来说,只看到前者而没有想到后者,这就是为什么地下私人银行服务出现的原因。 本报记者 周鹏飞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