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拐点初现 农发行改革步入纵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 00:31 金融时报

  周萃  

  正如人们所预期的,在职能和定位予以明确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正迅速向纵深推进。而改革的部分成果,已经开始初步显现。

  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农发行要进一步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在全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大棋局”中,以“骨干”和“支柱”来形容农发行,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由此得到肯定。

  此后不久,银监会即批准农发行从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业务。农发行新获得的这一业务范围,涵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改造、生产基地开发和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和流通体系建设等领域,属于农业综合开发范畴的中长期贷款。

  这意味着,“画地为牢”的业务限制从此将被逐步打破,今后凡是涉农领域的项目,从种养业、加工流通业,到农村的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农发行都可以为之提供融资服务。

  “正名”并“放行”,取消政策和制度限制后,农发行全面改革迅速驶向“快车道”。

  拐点初现

  2007年6月中旬,一年一度的农发行年中全国分行长会议召开时间略有提前。在对前半年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时候,行长郑晖表示,上半年农发行的业务经营出现两个重要拐点,一是贷款余额比年初不降反增,二是全行从4月份开始出现账面盈利。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发行先后获准开办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和农业科技贷款业务。今年3月份,经
银监会
批准,农发行又获准开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生产资料等支农贷款业务。由于这部分商业性贷款增长的拉动,改变了过去上半年贷款季节性下降的常规,首次出现了贷款不降反增的态势。据统计,上半年净投放的上述贷款达488.4亿元,同比增加393.5亿元。同时,整体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全行从4月份开始出现账面盈利。截至6月末,实现经营利润27.8亿元,同比增盈39.2亿元。对此,郑晖欣然评价:“这两个拐点的出现是多年所没有的,是我们所期盼的,是非常可喜的。”

  从1998年至2004年,农发行长期业务单一,仅从事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等国家指令性业务。扩大业务范围,一直是农发行的发展诉求。两个拐点的出现,证明长期困扰农发行的“生存”问题已经得到根本改善。

  成立于1994年的农发行,历史上曾面临“何去何从”的生存之忧。

  1998年为配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务院决定将农发行承担的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专项贷款业务划转农业银行。农发行仅履行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职能,专门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放粮食收购、调销、储备贷款。之后两年,粮食流通体制开始向全面市场化过渡,农发行独家供应收购资金的格局逐渐被打破。这使得农发行信贷业务的经营空间更加狭小,甚至有些基层机构出现没有新增贷款的现象。

  商业性业务重新向农发行开放后,使农发行的生存空间获得极大拓展,特别是那些非粮棉主产区的分支机构。受业务范围的限制,这些分支机构过去几年业务发展缓慢。放开新业务后,贵州、云南等过去业务发展迟缓的分行信贷业务大幅增加。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贵州增加新业务44亿元、云南32亿元、青海16亿元、广西17亿元、重庆16亿元。

  作为全面改革的一部分,中间业务受到大力倡导。在新的中间业务考核办法中,贴现利息收入和固定资产出租收入被剔除。通过制度手段,各分行开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受到充分调动。目前,保险代理业务是中间业务的大宗,国际结算业务正在积极推进,与工行签署的信用卡业务合作协议正在逐步实施。

  分账管理

  在很多人看来,业务操作上实现"分账管理"是政策性银行防范风险的基本举措,甚至关乎政策性银行改革能否最终成功。所谓"分账管理",即指对于政策性贷款,可由财政兜底,并应由财政部门进行监管;对于商业性贷款,则实行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由银监会进行考核。

  政策性业务依旧遵循财政兜底的原则,由财政与农发行事先确定损失风险补偿机制;商业性业务则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农发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2004年开办商业性贷款业务试点的时候,农发行即被要求把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分别经营、考核、管理,建立两类会计科目即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对两类业务运用不同的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监管,目前仍在探索中。

  而介于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之间的准政策性业务,对其进行有效信贷管理和风险防范更为困难。粮食流通体制向全面市场化过渡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逐渐丧失垄断地位,各种不同所有制性质的粮食经营及用粮企业都可以直接入市收购。根据地区和企业的不同,国家对粮棉油收购实行有选择的财政风险补偿机制。贷款给不具备风险补偿机制的粮棉油收购,形成准政策性业务。

  "三种贷款,最难做的是准政策性贷款。它没有风险补偿机制,总体上说农发行没有真正的决策自主权。虽然在客户结构、客户选择上现在有相应的自主权,但在收购上没有自主权。比如棉花,从维护社会稳定、经济稳定的角度,必须收购。但确实没有风险补偿机制,完全靠市场运作、加强管理来防范风险,这就给信贷管理带来极大挑战。"郑晖行长告诉记者,对这类贷款,农发行要求执行严格的封闭管理。

  数据显示,上半年农发行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比年初分别减少29.9亿元和0.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双降"。业绩指标持续向好,证明在探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方面,农发行正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

  成长之惑

  从一个有着生存之忧的银行,向现代银行转型;从仅仅从事粮棉油收购业务,拓展到几乎可以为所有涉农领域的项目进行融资,其内部管理、监管机制等能否跟上生存环境、业务范围的急剧变化?这些都是需要实践检验的重大问题。

  商业性业务开展以后,信贷需求与规模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2007年,人民银行给农发行的年度计划是1250亿元,而上半年仅新业务一项即投放贷款488.4亿元,若照此速度发展,规模问题将制约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与规模紧密相关的,是资金来源问题。2005年,农发行通过发债获得的资金首次超过央行再贷款,成为新增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发债是市场化融资方式,自然也面临相应的市场风险。

  2007年,为防止经济发展由偏快转向过热,央行出台一系列紧缩措施,特别是近期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趋势更加明显,加重了投资者对利率走高的预期,使得发债难度不断加大,农发行发行债券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农发行偏重安排中期固定利率债券和中长期浮动利率债券等品种,在市场环境不利的条件下,平均认购率达2.29倍。4月中旬,农发行还在政策性银行中率先开办了票据交易业务。

  业务范围获得扩展后,防控风险的问题紧随而来。近年来,农发行制定和修订了多项信贷管理制度,开展了企业贷款资格认定和信用评级工作,逐步完善了贷审会等内控机制。业务流程还实现了"前后台分离",前台即客户部门完成客户营销和贷前调查,后台由专门的信贷管理部门完成贷款审查、风险控制,前后台相互制衡。

  按照计划,从工商银行引入的CM2006信贷管理系统将于今年7月正式上线。

  朝着人们所乐见的方向,农发行改革正在全面推进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