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坚持市场化融资道路 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2日 04:08 金融时报
访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丁杰 FN记者 高国华 2004年7月2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首期政策性金融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由此走上了农发行通过市场化途径筹集资金的改革之路。三年来,农发行市场化发债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始终坚持稳健和创新的宗旨,在稳健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截至2007年6月底,共发行各期限金融债49期、金额5389亿元,债券余额达3661亿元,金融债已经成为农发行的重要资金来源。在农发行金融债发行三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丁杰。 记者:今年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发债三周年。三年来,农发行市场化发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果。请您介绍一下三年来农发行市场化发债的主要情况。 丁杰: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农发行于2004年7月2日通过市场招标的方式成功发行了第一期金融债券,迈出了市场化筹资里程碑式的一步。经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债券发行规模从小到大,发行品种由少到多,发行方式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具有农发行特色的金融债券品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债券发行规模逐年扩大。在市场化发债之初的2004年,全年发债总量只有408亿元,2005年、2006年年发债量均超过2000亿元,今年计划发行债券2500亿元,农发行已成为全国银行间市场上除央票外的第三大发债主体。二是债券发行品种与方式不断创新和完善。我行已经成功发行了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等标准期限品种债券,此外还以贴现、追加、增发、含权等方式发行了多期债券,农发行债券收益率曲线已初步形成,为投资人提供了丰富的资产管理工具。三是债券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债券营销理念,赢得了市场成员的广泛信任和支持。三年来累计兑付到期债券本金1728亿元,兑付利息78.9亿元,每一期本息都能及时准确划拨。期间,曾有多期债券发行日突遇货币政策调整,但我行都能从投资者利益考虑,宁可当期债券利率稍高,也从未更改发行日期,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树立了农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良好的市场形象。2007年,我行债券承销团成员已达70家,较2004年增加了20家。目前,农发行初步形成了以人民银行再贷款为依托、市场发债融资为主体,各类存款以及同业拆借、票据交易等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融通模式,拓宽了信贷支农资金来源渠道。市场化发债作为我行新业务发展主要的资金来源,必将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记者: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度改革的产物,农发行实行市场化筹资对国家宏观调控、活跃金融市场以及加强自身经营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丁杰:农发行走市场化发债筹资的路子,对国家宏观调控、活跃金融市场以及加强自身经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实行市场化发债以前,农发行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人民银行再贷款,由于收购贷款投放所具有的刚性特点,使得央行不得不持续投放基础货币以保证供应,不利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农发行实行市场化筹资后,新增贷款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发债解决,减轻了人民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为国家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创造了条件。其次,有利于活跃金融市场。农发行所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券相当于国家主权级信用,具有信用等级高、流动性强的特点,为市场成员开展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了更加理想的金融投资产品,有助于市场成员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三,有利于提高农发行自身经营效益。近年来,农发行经营效益连年攀升,仅2006年全行经营利润就达87.7亿元。这其中也包括市场化发债对经营利润的贡献。三年来,通过市场化发债,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累计为我行节约成本超过31亿元。 记者:通过市场化发债筹集到大量资金,为农发行各项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请问您对今后农发行市场化发债工作有哪些设想和要求? 丁杰:市场化发债作为主要的筹资手段,为我行业务发展提供了保障,业务范围不断拓宽,金融服务职能不断完善,信贷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经营效益同比提高。至5月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8957亿元,比年初增加113亿元;各项存款(含同业存款)2413亿元,比年初增加498亿元,存贷款业务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 今后,随着我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债券发行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大。我们的目标是将农发行金融债继续做大做强,不仅仅使发债成为我行的筹资手段,还要通过发债工作,更多地承担建设和发展债券市场的任务。一是继续创新我行债券品种。通过加强自身的研发实力,积极与市场成员沟通,加大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力度,力争创新债券发行方式和品种,满足市场投资者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做好我行债信评级工作。开展债信评级是当前市场上各大发行体普遍采取的做法,对今后我行进一步开展市场化融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行已聘请国际知名评级机构做相关的评级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动评级工作,尽早向市场公布评级结果。三是积极筹备发行外币债券。我行正在筹办外汇贷款业务,一旦此项业务开展起来,我们将考虑适当时候在国内银行间市场或者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外币债券,进一步拓展我行市场化融资渠道。 记者:据我了解,农发行决策层对资金营运工作非常重视,去年下半年专门成立了融资中心,专司债券发行和资金交易工作。刚才您介绍了债券发行有关情况,您能否再介绍一下农发行的资金交易业务情况? 丁杰:我行从2005年4月开办人民币同业拆借业务以来,同业拆借成交量连年攀升。2006年拆借发生额达2897亿元,居同行业第二位。今年上半年,共完成拆借业务200笔,成交金额1920亿元,为上年同期的3.1倍。此外,为了丰富资金交易品种,提升头寸调剂能力,我行于今年4月份率先在政策性银行中开办票据交易业务。截至6月末,已办理票据交易业务21笔,成交金额93亿元,既调剂了头寸,又增加了收益。我相信,随着我行资金交易业务的不断拓展,我行与各金融机构之间将有着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记者:三年来,农发行坚持走市场化筹资的路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您如何看待农发行市场化筹资工作今后的发展前景? 丁杰:三年来,伴随着市场化融资业务的拓展,我行在筹资方式和融资理念上有了重大转变,初步建立了依托市场筹集信贷支农资金、通过市场交易进行有效流动性管理的新型资金经营机制,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市场化筹资这条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走市场化筹资的路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目前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资金面收紧的形势下,如何保证每期债券发行不流标,且发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此外,我行融资手段仍然比较单一,资金调剂余地受到限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正在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开办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业务。通过开办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业务,将会对我行更好地开展流动性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我相信,随着资金交易手段的不断完善,市场经验的不断积累,农发行市场化融资工作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必将为我行加大支农力度、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