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平安银行将推行垂直管理 5年内零售业务占比50%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4日 16:08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袁满 上海报道

  理查德·杰克逊的名片很快就得重印了。

  6月18日,当记者在上海见到这位平安集团银行业领军人物的时候,他递来的名片上依然印着“深圳市商业银行行长”的头衔。但仅仅一天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下称:平安集团)就得到了旗下深圳市商业银行与平安银行合并获批的消息。

  两家银行合并后将更名为 “深圳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平安银行)。这意味着,理查德来到平安集团后,将第二次变更他的头衔。此前的20个月,在刚刚加盟平安集团时,他的职务是集团首席金融业务执行官。

  频繁的职务变更表明,随着平安集团银行战略的日渐清晰,拥有20年花旗银行经验的理查德也将披挂上阵,宝剑出鞘。

  “我不会以国内、国外的概念来思考问题,因为在很多国家工作过,所以我更加相信国际做法的概念。我觉得我们的任务要谨慎,要一直寻找持续发展的因素。”说这话时,这位英国绅士语气平静而坚决。而在深圳平安银行内部,酝酿已久的变革已经展开。

  搭建全国网络

  《经济观察报》:两家银行合并后的“深圳平安银行”,虽然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但现实中只在上海、福州、深圳三地经营,这很难与平安集团保险业的全国性布局相配套,未来,您打算怎样弥补这样一个短板呢?

  理查德:我们需要三样东西,第一,强大的基础设施平台,包括风险管理、IT、产品、人等;第二,监管的允许;第三是分销渠道。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如设立新分行,发展新业务、新科技,当然还有一种方法——未来更多的并购案例。

  《经济观察报》:在深圳平安银行近期的网络规划中,已经锁定在11个城市设立分行,是这样吗?

  理查德:我们确实有8到10个城市属于优先事项级别当中比较高的那种。依据集团在深圳、上海的影响力,东莞、广州、杭州这样的地方自然是考虑中的。但是,这一切的进展完全取决于监管层的批准。

  《经济观察报》:您在深圳平安银行业务当前的发展策略上是利润优先,还是规模优先?

  理查德:业绩。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搞清楚哪些是投资,对于投资性的事项,比如信用卡,几年之内,投资都是很大的。为此,我们要确保这类投资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也就是一直朝着你所期望的回报发展。

  《经济观察报》:那么您预期平安的信用卡业务,什么时候能够达到预期的回报呢?

  理查德:在全球,通常要花4-5年时间来赢利,中国信用卡市场很年轻,所以信用卡需要好几年的投资才行。

  5年内零售业务占比50%

  《经济观察报》:平安的银行业务已经明确了中小企业和零售业务两个重点,能谈谈具体的发展规划吗?

  理查德:我们会有一个较好的业务模型,有专门服务中小型企业的团队,有专门的产品,同时也有特殊设计的、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式。

  目前SME(中小企业)是最重要的客户群体,但是未来,我们的零售也会很快增长。几年之后,两部分业务旗鼓相当。

  《经济观察报》:现在国内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把业务目标都纷纷指向中小企业业务,但一些国内大银行曾提出中小企业业务风险比较大,您怎么看?

  理查德:在任何经济体里,中小型企业都是一个发展的驱动力。有一些人说中小型企业更有风险,因为失败的几率大,但全球的银行业历史证明,大银行从来不会因中小企业业务而陷入危机。过去100年里的全球信贷危机案例,从来不是中小型企业主导的。

  银行业是个很简单的行业,所谓成功和不成功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策略不一样,区别在于执行方面,在于细节,这些东西决定成败。

  《经济观察报》:那么您说的企业业务和零售业务一半一半的平衡,多长时间能够达到呢?

  理查德:可能5年吧,也许更快。在年底前,我们会有12个理财中心。我们还将以支行平台为基础开展新的中小型企业业务。

  垂直管理变革

  《经济观察报》:国际银行业通行垂直管理,也就是对私和对公业务都由总行垂直管理,您是否也希望在深商行内部推行这样一种管理方式呢?

  理查德:是的。垂直管理与矩阵管理必须并行。

  比如说,在一个支行中,支行行长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负有监管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产品和服务层面,银行更加注重客户细分,并提供切合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要求在分支行层面具备不同专业技能的人员,通过他们给客户交付很好的产品,并且在市场上提升竞争力,这就是垂直管理引进的一个概念。

  矩阵就是考虑到不同的地区,支行行长作用的重要性。矩阵和垂直两种管理模式之间没有矛盾,在全球这是一个普遍的做法。与这两种模式相互依存的就是独立的风险管理和运营的集中化,它们属于同一种模式下的不同概念。

  《经济观察报》:但是因为对当前的改革有看法,有些支行行长离开了,这种变动会不会影响您改革的进程?

  理查德:不会。我们有一个三不原则——不辞退员工、不降薪、不改变内退政策。我们不是一个大银行收购了一个小银行,而是向深商行进行了投资,并且把它变成了一个总行,想在未来几年之后把它打造成一个更大、更加成功的银行,这种构想是很激动人心的。

  平安银行业务的管理团队也是各个因素的融合,包括了深商行原有的一些人员,也包括平安过去的,还有新进的人。融合不是一方压倒、取代另一方。此外,我们还有一个两年的转型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未来打造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平台。

  我不会以国内、国外的概念来思考问题,因为在很多国家工作过,所以我更加相信国际做法的概念。我觉得我们的任务要谨慎,要一直寻找持续发展的因素。

  《经济观察报》:但是企业可能还会有本土的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或者说当地的行业造成的一种思维习惯。比如,现在一些深商行的高管是从国际机构中过来的,他们推行的风险监管的方式相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方式来讲比较严格。另外,您刚才谈到的垂直管理,一些支行行长感到权力缩小了,所以选择了离开。这些您怎么看呢?

  理查德:曾有人这样说:风险控制就像刹车一样,大部分人觉得要刹车是因为要减速,但事实上,你需要更好地刹车是为了让车跑得更快。如果刹车不好,最好不要开快车。这个也是我们对风险控制的定位和思考。

  今年前几个月的数据显示,深商行在深圳市场的贷款份额增加了,这次增加发生在很长时间的下降趋势中。如果说我们保守的话,增加的趋势是不会出现的。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有计划地发展一些资产信贷组合,而不希望把资产信贷组合过度地集中在某一个领域,而是希望在整个信贷审批过程中会有更多的问责。

  我不会以国内、国外的概念来思考问题,因为在很多国家工作过,所以我更加相信国际做法的概念。我觉得我们的任务要谨慎,要一直寻找持续发展的因素。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