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邮储银行放贷试点起步谨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 15:42 《财经时报》

  邮储行的分支机构已被定位为社区银行,这与农信社的改革方向十分相近,二者在农村金融领域的竞争将如何演变?《财经时报》在调查中还注意到,自银监会批准在湖北开办邮政储蓄发放小额贷款试点以来,当地邮储并未立刻大量放贷

  □ 本报记者 贺江兵

  “襄樊邮储局何时开始发放贷款,要看省邮政储蓄管理部门方案何时出台。”湖北省襄樊市银行系统的一位负责人3月6日向《财经时报》透露。

  尽管邮政储蓄银行尚未正式成立,但为了积累发放贷款经验,今年初,湖北省的9个地区被中国银监会确定为邮政储蓄银行发放小额贷款的试点。《财经时报》未获知其他8个地区是否已经发放贷款,但襄樊至今还未开始。襄樊是除武汉之外,湖北省人口与面积最大的地区。

  由于确定为试点的时间较短,湖北省仍在筹划具体的试点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3月7日,正在参加“两会”的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突出强调,即将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的定位将为“社区银行”。这与农信社的改革方向十分相近,二者在农村金融领域的竞争将如何演变?(相关报道详见B3版《农信社PK邮储行》)

  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已经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仅次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最新情况显示,邮政储蓄系统的报表、财务、人事、资产等已经与邮政系统基本划断。

  谨慎试水

  邮政储蓄银行发放贷款将是其成立以来的第一遭。长期以来,根据中国央行的定位,邮政储蓄只能开办存款和汇兑业务,而不能开展贷款业务。这正是以往邮政储蓄到处张贴的宣传标语——“只存不贷最安全”的根本原因。

  这种“只存不贷”的定位,在2005年7月就被彻底改变。

  当月,国务院通过《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确定成立邮政储蓄银行;2005年底,国家邮政储汇局向银监会递交了邮储银行的筹建申请;在今年1月召开的中国银监会工作会议上,刘明康表示,将尽快批复邮政储蓄银行的筹建方案,以确保2006年内该银行各级机构均能组建到位,正式对外挂牌。

  这一系列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今后邮政储蓄银行将开办贷款业务。

  《财经时报》在调查中发现,邮政储蓄银行目前在湖北“试水”小额贷款的步伐相当谨慎,生怕被“呛”。

  湖北邮政储蓄银行即将推出的小额贷款业务,主要是针对城乡居民个人开办存单质押贷款,但条件是申请贷款的城乡居民需持有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和有效证件。每笔贷款金额不超过存单总额90%的贷款,最高为10万元。

  《财经时报》就贷款步伐为何相对谨慎向襄樊市银监局咨询,相关官员表示,这主要是因为邮政储蓄机构从来没有办过贷款,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考虑,先开办风险最小的质押贷款、让经办人员熟悉贷款程序更为稳妥。

  在他看来,未来邮政储蓄银行发放贷款的范围肯定会扩大。

  依旧侧重农村

  2006年1月21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

  在试点的湖北省,当地省委省政府制订的2006年“一号文件”也对邮政储蓄机构提出了类似要求。比如,“引导和鼓励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增强农村资金实力”等。

  由于缺少优惠配套政策,正规的金融机构纷纷从农村撤出。如何“引导”邮政储蓄银行将资金返还农村,《财经时报》在最新的采访中注意到,目前依然没有详细的制度安排。

  不过,在上海银行张吉光看来,邮政储蓄在农村有一定的优势。张吉光长期研究农村金融及邮政储蓄系统,在此方面颇有建树。

  张所谓的优势,主要是指邮政储蓄系统早在1995年即已建立了全国邮政计算机网络,即绿卡工程。2004年底,邮政储蓄联网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发放“绿卡”2500多万张,自动柜员机4580台。

  在农村,邮政储蓄的网点优势明显,有部分地区还在村里吸收了“协储员”。

  更重要的是,邮政储蓄与邮政局有密切联系,大批穿梭于不同村庄的邮政投递员,对各村、甚至各户的情况都相当熟悉,他们普遍对农户的家庭状况、资信情况有所了解,这为邮政储蓄拓展农村贷款市场提供了前提条件。

  战略投资

  从正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传来的消息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最早将于今年6月挂牌。目前,中国国家邮政局正在为设立邮政储蓄银行,与中国电信集团和中国联通集团就入股事宜进行接洽。

  中国电信集团同时在上海、香港、纽约三地上市;中国联 通也是香港和纽约的上市公司。这两家公司的高层即便有意入股新将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也还需分别召开股东大会,相关过程在短期内难以完成。

  中国电信与邮政储蓄在第一次邮政改革之前,原本就是一家。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邮政“三定”改革方案,国家邮政局将重组作为邮政监管机构行使政府对邮政监督管理职能;企业职能剥离给新组建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拥有邮政储蓄银行的绝大部分股份。

  根据银监会颁布的《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规定,新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起人股东中应当包括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这一“实施办法”已于今年2月1日正式生效。

  这是否意味着邮政储蓄银行也需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

  据媒体报道,邮政储蓄银行暂无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计划。

  如果不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邮政储蓄银行是否违背了银监会的上述规定?银监会会否破例允许邮政储蓄银行在成立时不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

  《财经时报》注意到,刘明康在“两会”期间表示,银监会并非强调国内银行必须选择境外投资者,且邮政储蓄银行是否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问题仍然在研究之中。

  这可能暗示,邮政储蓄银行或许会成为一个特例。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